2017年,市城乡建设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1-10月份,全市完成城乡建设投资1483亿元,建设行业完成地税收入205.2亿元,占全市地税总收入的38%。全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5亿元,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240项。
一、年度业务目标圆满完成
2017年市城乡建设委承担13项业务职能目标,均按计划实现,6项目标提前超额完成。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出台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平度市、黄岛区泊里镇等各类新生中小城市试点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成效显著,在全省新型城镇化考核中位列前茅。分类指导构建四级特色小镇格局,特色小镇建设开局良好。目前胶州市李哥庄镇、平度市南村镇2个镇获评国家特色小镇,城阳区棘洪滩动车小镇等11个镇进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行列。崂山智谷小镇、西海岸海清茶叶小镇、王台纺机小镇等特色小镇初具规模。1-10月份全市村镇建设完成投资95亿元。
(二)四项改造惠及群众20余万户。
积极探索棚改新举措,打造棚户区改造“青岛模式”。今年我市已启动棚户区改造4.8万套(户),提前完成开工任务,同时主城区棚户区改造腾空土地优先用于停车场、绿地等民生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协调力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今年为1万多户已入住未办证居民补办了不动产权证,盘活固定资产100多亿元。实施精准扶贫,完成105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对1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改造范围并提前完成改造。改造老旧住宅小区项目285个,惠及居民12.3万户。出台了加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保暖工程政策文件,完成节能保暖改造24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2万户。在全省率先出台老楼加装电梯奖补资金管理办法,7个项目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城乡居民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三)城市功能日益提升。
城市路网持续完善。东部城区主干线深圳路全线竣工通车,全市共续建、新建、改建城市道路37条;打通未贯通道路16条,完成95条重点道路及胶宁高架等24座重点桥梁整治提升,新建、改建12处港湾式车站。推进交通拥堵治理,交通拥堵缓解明显。全市建成公共停车泊车位1万余个,完成市级智能停车一体化平台开发,“宜行青岛”停车APP上线运行,已接入车位约5.4万个。公用服务设施更加完备。加快推进全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9个升级改造项目,其中麦岛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升级改造。城乡环卫一体化收运处理体系更加完备,广泛开展了“千村洁净”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出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统筹推进燃气供热向区市延伸,“四区三市”共49个街道办事处已全部实现通气。新建燃气管网201公里,新增燃气用户近9万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29万平方米,均提前超额完成建设任务。1-10月份,全市城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43亿元。
(四)重点项目建设精益求精。
33个市级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加速推进,全年新增完工项目13个。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图书馆、青岛中学等4个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市儿童福利院、24届省运会新建6个场馆等项目年内基本完工。新开工建设配套学校幼儿园3所,竣工交付配套学校幼儿园4所。一批教育、医疗、体育项目的建成进一步增强了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实施建设领域“标准化+”战略,推行建筑工地、市政工地“标准清单”制度,充分发挥样板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头修订发布了相关技术标准19项、技术导则15项、各类管理规程33项。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五个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了轨道交通标准化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实效、全生命周期覆盖。新增绿色建筑865万平方米,136万平方米获得星级标识。17项工程先后获评2017年度全国“鲁班奖”“国优奖”“詹天佑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五)城乡环境更加宜居。
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国家“双试点”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全市累计完成海绵城市项目建设60平方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30公里,顺利通过住建部考核。黑臭水体和河道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14处黑臭水体治理全部完工,转入河道整治常态机制。园林绿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新改建绿地316公顷,新栽植乔灌木157万株,新建道路绿篱6万延长米;山头绿化10处,整治裸露土地面积181.9公顷,城市绿量不断增加。2017年榉林山绿化提升整治工程等37个项目获省级示范称号。建设工地环境不断优化。对全市现有1497个建设工地实施精细化整治提升。在建筑、市政、拆除项目中全面实施扬尘在线监测,全市800余个施工现场安装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数字化、实时化监管。“美丽青岛”建设正在行动,围绕打造“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向往”的更加美丽的海滨城市目标,“市政道路、绿化美化、城区河道、铁路两侧、建设工地、棚户区改造收尾、路灯照明”等提升城市品质行动全面展开,青岛将更美丽、更宜居。
(六)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1-10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145亿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出台了保持和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相关政策,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依法依规盘活了国隆幸福城、公元海等烂尾楼项目,确保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1-10月份建筑业产值1391.3亿元,同比增长34.6%;预计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2%。扶持本地建筑企业做大做强,7家企业晋升建筑业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实施“一路一带”外向发展战略,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150多家中小企业“走出去”发展,1-9月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33.8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2.99亿美元。建筑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获批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出台了青岛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奖励资金政策,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310万平方米。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开工建设8.69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20万平方米。
(七)审批服务更加便民。
实施优化管理、职能、流程、服务,推行“互联网+行政审批”的“四优一推”改革,1-10月审批再提速办结各类审批事项5490件。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及时取消、合并各种繁琐手续和证明,率先实现100%的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受理、“只跑一次腿”审批,房地产企业开发资质等48%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零跑腿”审批。加大对企业的诚信考核,搭建建设市场监管与信用信息一体化平台,进一步强化批后监管。
2016年三民活动中共收到市民意见217条,全部办结。其中增加停车场建设、加大节能保暖等意见均纳入我委2017年重点工作目标,切实做到听取民声、顺应民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我市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明显存在,比较集中表现在:一是棚户区改造收尾工作还需要加快推进。目前主城区需要抓紧拆除腾空房屋,以便统一规划,用于建设停车场、绿化等城市配套设施。二是停车场建设还不能满足市民需要。目前停车场建设速度还跟不上车辆增长的速度,停车资源空间分布和停车需求时间分布不平衡,独立建设的停车场项目用地不足,亟需扩大停车场增量,因种种原因闲置的已建成停车场要加快投入使用。三是节能保暖工程进展较为缓慢。节能保暖工程备受百姓关注,特别是一些年代久远的住宅,居民改造愿望迫切,目前改造数量还满足不了居民改造需求,改造范围需不断扩大,改造进程需不断加快。
三、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全市城乡建设工作总体思路是: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按照省、市的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驱动、实现城建经济增长方式和行业监管模式两个转变,加快建设、实现城市功能、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三个优化,民生为本、持续加强棚户区、农村危房、老旧小区和节能保暖四项改造,标本兼治、实现美丽青岛七项整治提升,努力促进全市城乡建设均衡充分发展。
(一)创新驱动,实现两个转变。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城建经济增长方式新转变。按照“一业一策”工作部署,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增强建筑业、房地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青岛建造”品牌,实现建筑业、房地产业提质效、提规模、提价值,释放新的发展活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行业监管模式新转变。推进监管职能和监管方式从注重事前行政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结合诚信平台建设,建立制度化、程序化、网络化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二)加快建设,实现三个优化。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加快城市道路改造升级。继续牵头抓好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优化城市路网系统。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启动东海路泵站及压力管道改扩建工程,完成李村河、团岛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城乡发展环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编制实施青岛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规划;出台全市关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意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基本实现我市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转得出、留得下”。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城市公共服务。高效推进市级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建设,配套教育设施建设新开工3所、竣工3所。
(三)民生为本,持续加强四项改造。
持续加强棚户区改造。启动棚户区改造3.5万套(户)。持续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改造农村危房1200户。持续加强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整治改造老旧小区建筑面积27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5万户。持续加强节能保暖工程改造。完成改造500万平方米。
(四)标本兼治,实现美丽青岛七项提升。
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美丽青岛三年行动部署,2017年开展美丽青岛七项提升行动。一是对133条主要道路及21座市管重点桥梁开展实施市政道路整治提升,努力做到“路面平坦无车辙、井盖平整无沉陷、标线清晰无破损、设施完善无缺陷”。二是对水清沟河等30条重点河道实施整治提升,让城区河道成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景观。三是对城市道路、公园广场、山头、裸露土地、单位小区、河道等的绿化实施城市绿化档次提升。四是美化、净化、绿化铁路两侧环境,对铁路两侧实施整治提升。五是加强建设工地出入口周边环境治理,加强工地场容场貌管理,实现建设工地环境整治提升。六是加快棚改腾空后土地利用工作,增加停车场、健身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棚改收尾整治提升。七是对2002年之前建设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路灯及供配电不稳定的设施进行更换,实施路灯照明整治提升。
编辑:广夏 综合整理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