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特色小镇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就受到全国各地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一股特色小镇建设之风也随之吹遍全国各地。
当前,我国部分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更多的特色小镇面临生存的考验。国家发改委规划司负责人近期指出,特色小镇发展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概念定位不清晰、盲目发展引起质量不高、同质化无特色、政府主导下市场程度不够、注重形象工程、盲目举债加大风险、房企过度参与带来地产化等。对此,国家发改委发文表示将对国家级特色小镇进行定期测评并优胜劣汰。
国内市场向来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跟风,一旦一个新的风向标确立,就会有众多的单位、企业蜂拥而至,大干快上。就拿特色小镇建设来说,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公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就受到全国各地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一股特色小镇建设之风也随之吹遍全国各地。
国家倡导特色小镇建设,各地积极响应支持,原本是好事,有利于借助特色小镇建设,打造旅游市场品牌,推动本地经济发展。据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省级特色小镇、企业主导建设的特色小镇等总量已达2000个左右,超出了国家级特色小镇1000个目标的一倍。而地方特色小镇总量的爆发,显然是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合力推动所形成的结果。但是,盘点全国特色小镇的建设情况,似乎并不令人乐观。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特色小镇发展存在多个风险,包括小镇建设的房地产风险、政府过度负债风险、低质量规划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以及可持续运营的风险等。
特色小镇建设的风险正在不断出现乃至累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已经显而易见。有专家指出,目前不少特色小镇建设呈现“热情很高,但办法不多”的景象,除了房地产化倾向和同质化趋势比较重之外,一些地方政府把特色小镇作为了融资平台,大规模举债,继续延续以往的思维和模式建设特色小镇,使得特色小镇建设既缺乏鲜明特色,发展后劲也严重不足。国家发改委曾有数据测算,一个核心面积一至三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三年投资一般为50亿元左右,这对不少财力窘迫的地方来说,无疑是一笔数目不菲的巨额投资。而从投资角度看,投资后一般要维系八到十年的运营才可能实现盈亏平衡乃至盈利,同时,这期间的持续投入也是不小的金额。一些地方的财力能否支撑起这个特色小镇项目的发展?显然也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其实,特色小镇建设并非越多越好,尤其是一些缺乏鲜明特色和基础条件薄弱的地区,跟风上马特色小镇建设,不仅不会带来地区经济的发展,甚至还会出现“赔本赚吆喝”的窘况,最终使得特色小镇演变成了烂尾工程。此外,一些省市临近的特色小镇,往往存在着互相攀比、争资源、争投资的情况,这也使得特色小镇建设不宜过多过滥。有专家明确表示,未来一些增加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化倾向严重、无鲜明特色产业的特色小镇或将面临淘汰。如今,各地特色小镇建设经过一轮“一哄而上”的热闹后,已经显现出参差不齐、优劣分明的状况,其中已经存在着不少的风险。因此,笔者以为,对目前全国正在上马建设的特色小镇,有必要进行重新评估,对于具有当地特色和发展潜力的特色小镇,要大力支持,而对于一些无鲜明特色乃至风险过高的特色小镇,该叫停的要叫停,该止损的要止损。
不然,任由一些不合资质的特色小镇再继续盲目干下去,或许今后的财政窟窿会越来越大,包袱也会越来越重,到时候特色小镇没有建成,反而拉下一肚子的饥荒,劳民伤财,如此岂不是更加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