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4年1月5日,国务院原则批准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报告)和《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并作了重要批复,对我市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984年1月5日,国务院原则批准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报告)和《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并作了重要批复,对我市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国务院这次的批复不仅确定了青岛的城市性质,同时也指明了青岛市的城市建设方向一一把青岛建设成为以轻纺工业为主,经济繁荣,环境优关,科研、文教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风景旅游和港口城市。

市区三组团改变南北狭长发展格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岛市的城市规划工作全面展开。1984年1月5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施行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重新确定了青岛的城市性质。规划范围为市区4县县城、小城镇、风景区。城市的性质确定为“轻纺工业、外贸港口、海洋科研和风景旅游城市”,城市定位有了很大调整。城市布局根据带形城市特点,采取以李村河、海泊河两条自然带将市区分为三个组团和独立的黄岛区的总体布局形式。在东部发展新居住区,同时发展近郊工业区, 开发卫星城镇。近郊工业区为棘红滩工业区、马戈庄工业区。

据此规划,市区三个组团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组团内发展各有侧重:海泊河以南的南组团以发展风景旅游和港口为主,东部建设科研和高教区;李村河与海泊河之间的中组团重点进行居住区的改造和建设;李村河以北的北组团逐步完善楼山工业区建设,以沧口区为中心在东部发展新居住区;黄岛区发展成为以港口、旅游、外贸加工为主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新区。这种总体布局结构初步改变了青岛南北狭长发展的格局。

在区分组团的同时,规划还改变了以前不合理的规划指导思想,注重搞好住宅、商业网点配套、园林绿化和风景  旅游规划,使生产和生活相结合、“骨头”和“肉”协调发展,奠定了青岛多功能综合性城市的基础。

4件大事助推总体规划全面实现

为切实加强对贯彻《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成立青岛市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主要负责审定实施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办法,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同时提出,进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和住宅的建设。其中包括宁夏路、威海路、台柳路等三条路的局部拓宽工程;杭州路立交桥工程;胶济铁路复线与城市道路立交的市政工程等。在住宅建设方面,坚持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抓好五个新住宅区的建设和旧区成片的改造,并搞好居住区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

为了逐步使总体规划全面实现,决定1984年在城市建设方面要办4件大事:重建第一海水浴场,结合改造南海路;把市区的十个山头建成公园;对宁夏路、威梅路、台柳路三条路的卡脖子路段改造拓宽;拆除违章建筑,整顿市容。据统计,今年共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700多处,总面积为十一万多平方米,是1981年7月到1983年底拆除违章建筑总数的2.3倍多。

●1月5日,国务院批准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务院批复要求把青岛市建成以轻坊工业为主、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科研文教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风景旅游和港口城市。

● 1月31日,为乔迁新区市民提供方便,周口路、郑州路、旧小白干路、开平路,金陵路,长春路、燕儿岛路和宁夏路,共7条新路道车。

●2月12日,市委 市政府批转法制宣传月办公室调查报告,坚决实行男女职工平等的分房原则。

●2月15日,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和实施总体规划的决定》。

●3月4日,为贯彻落实青 岛市总体规划,市城建综合开发公司成立。

●3月7日,青岛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成立。4月7日,我市试行《青岛市建筑工程植标、投标、议标试行办法),这对于一直由建筑部门指定施工队的老办法是一项重大改革。

●8月8日 青岛市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和顾间专家图开会讨论青岛市对外开放的三个规划——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薛家岛旅游区规划、崂山石老人旅游区规划。

●8月15日青岛市重点工程长速通信枢组楼在山东路破土动工。

●8月31日中共青岛市委决定成立青岛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9月1日,同日 青岛市换房工作总站和市内5个区分站成立。

●12月12日 青岛市建筑材料交易中心开业。

数字1984-

1984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显示,全市社会总产值为141.7亿元,国民收入59.9元,分则比1983年增长14.1%6、17.2%、工农业总产值113.8亿元,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六五“计划相标。全年竣工住宅面积80万平方米。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