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岛城很多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繁忙的施工打破了多日的沉寂。在加强防控的基础上,院士港二期、信联天地

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岛城很多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繁忙的施工打破了多日的沉寂。在加强防控的基础上,院士港二期、信联天地、国信金融中心、环球航运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率先复工,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来自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日,全市房屋建筑工程共复工1403个,复工率72.5%;其中市内三区165个,复工率69.9%。与此同时,一些工地还引入了AI智能测温门等防疫“神器”,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科学防疫。

复工复产进行时

现场1

防控不放松复工步伐加快

一边“筑”牢防疫屏障,一边加快复工脚步。在位于西海岸新区唐岛湾南岸的中央美院青岛校区项目,施工作业场地上,工人们正戴着口罩忙碌着。“目前的复工人数有百余人,这些工人都来自省内,满足相关健康要求,后面还会有工人陆续复工。”作为项目施工方,中建八局四公司项目经理黄树利告诉记者,复工前,公司已经准备了口罩、防护服、消杀工具等防疫物资,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投入工程建设,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此次春节后复工,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复工要求的安全标准和防控标准一丝都不能放松。”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城建重点项目事关民生,受疫情影响建设进度有一定滞后,目前全市正科学有序加快推进项目复工,要求各项目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统筹安排工序,加快施工步伐,在抓好质量安全的同时,全力把疫情损失的工期夺回来。

隧道式智能洗车台。施工人员通过AI智能测温门。

现场2

工地防疫有了“黑科技”加持

企业复工,防疫当先。在建设工程复工前,各工地都按照相关要求配齐了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防疫物资,与此同时,防控措施也在不断升级完善。记者近日探访发现,一些工地采用AI测温等“黑科技”战“疫”手段,提高疫情防控的质量和效率。

近日,澳门路小学项目正式复工,起吊春节后第一根钢梁。为了遏制疫情蔓延,保障安全施工,项目团队建立健全防疫机制,快速推进包括“五大常态化布防”“三步隔离法”“一人一档”“两队一站”等在内的七大措施制度建设。最为特别的是,项目部还引入了新设备——AI智能测温门,过检无停留,测温不接触,快速“刷脸打卡”,不仅提升了通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这款AI智能测温门能够快速检测人员的体温,还可以对人群进行面部识别,即使戴着口罩也可以快速识别人员信息。”在澳门路小学项目工地上,中建八局四公司项目经理赵杰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演示,“人经过时,屏幕上就会显示出头像、姓名、体温以及往日测温数据等,非常直观。”他告诉记者,AI智能测温门功能强大,除基础测温功能外,还有口罩监测、实名制测温、测温数据智能分析等多种功能。“如口罩监测系统,可实时智能检测区域里人员是否佩戴口罩,若检测到有未佩戴口罩的目标,立即播报并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赵杰说,项目复工后,在新设备的加持下,进场员工每日体温监测可以做到准确筛查,提升效率,为项目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类似的防疫“神器”,在西海岸燮里村庄改造项目也得到了应用。“项目复工后,出入工地人员相应增多,尤其是工人上下班密集时段,使用温度计、测温枪这样的设备可能会影响通行速度,所以我们项目部特意采购了人体测温热像仪设备。”中建八局一公司项目经理候磊告诉记者,他们在施工现场2号门外搭建临时测温通道,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测温环境,通过热像仪(非接触式方式)初步对人体表面温度进行检测,可快速找出温度异常的个体,有效降低检测工作量,提升效率。

李沧区融海国际酒店项目采用的隧道式智能洗车台也颇为“硬核”。“这一洗车台原本是去年为防控扬尘购置的,现在我们又增加了消毒这道工序。”新华友建工项目执行经理王冠超介绍,加入消毒液后,洗车台变成了“智能消毒通道”,一台硕大的工程车驶入后,几十条水柱同时喷射,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洗车、消毒两套程序,堪称“抑尘防疫两不误”。

■相关新闻

“点对点”接工人全程“云监管”

本报3月2日讯“点对点”“家对厂”,随着复工的建筑工地越来越多,包车外地接工人的现象在我市已成常态。近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安监站安排专人利用网络,对由青建集团承建的地铁运营控制中心周边改造项目外省建筑工人“点对点”接运过程进行了全过程监控和服务。

网上监管不仅实现了对接运过程的全过程精准防控,对有关事项办理流程和要求进行了明确,也创新了监管方式,拓展了监管服务范围和深度。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进一步总结外省建筑工人“点对点”接运的经验,从而帮助更多有此需求的项目尽快复工,实现疫情期间精细监管,精准防控。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