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国GDP同比下降6.8%,创下40年来新低。疫情冲击之下,没有城市能独善其身。实现正增长的只有南京,而降幅在两位数的则有武汉、泉州,武汉达到40.5%。
2020年一季度主要城市GDP数据出炉,最新排名如下:
全国GDP同比下降6.8%,创下40年来新低。疫情冲击之下,没有城市能独善其身。实现正增长的只有南京,而降幅在两位数的则有武汉、泉州,武汉达到40.5%。
笔者所处的青岛,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一季度青岛生产总值为2504.87亿元,同比下降了7.1%。降幅不上不下,不尴不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特别之处在于,去年全国排名GDP排名前十五城市之争,网友吵个面红耳赤,新的数据带来新的改变,多少又将让人不得安生了。青岛、郑州提升了两位,双双超越宁波无锡。而郑州、无锡、宁波三城间的差距不超过十个亿,郑州比青岛差45亿,青岛和天津的差距只有300亿。
2019年,青岛GDP排名先后被无锡、宁波超越,跌到第14位,而身后的郑州距离青岛也仅有151亿元的差距。因此,2020年也可以视作青岛保卫“北方第三城”地位的关键一年。
四座城市发布的经济运行报告中,虽然同比降幅方面,郑州最高,青岛次之,但总量方面仍然以微弱的优势超越无锡宁波,对郑州优势有所扩大。能看出今年中国城市群竞争的激烈程度,尤其与宁波、无锡、郑州、长沙,围绕GDP万亿城市“中层”榜首争夺战,决定了青岛今年会背负极大的经济发展压力。
接下来,谁能率先找到破局之道,或许就能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占得先机。
一季度主要城市GDP变化给青岛的启示
1、南京为何能一枝独秀?
南京一枝独秀逆势实现了1.6%的正增长,与南京的复工力度、产业结构有关。
早在2月7日,当许多城市还在诉诸“封城封路”时,南京就已出台“宁惠十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南京产业以电子、石化、钢铁、汽车、电力为传统支柱,且多以国企和大型企业为主,复工复产速度更快。
2、成都、杭州、西安何以能超预期?
成都实际增速为-3%,西安-4.1%,杭州-4.8%,增速均快于青岛。
主要也与复工力度和产业、投资有关。成都自2月3日起仅用23天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复工,在全国位居前列。
成都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加30%以上。西安一季度投资逆势转正,增速为0.5%,高于全国16.6个百分点,主要投资源于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4%。杭州则是来自数字经济的贡献,增加值增长6.1%,占GDP的24.2%。
3、天津、苏州、佛山为何跑输全国?
天津主要是缺乏经济增长新动力,传统产业本身还面临去产能的约束,在经济新周期中的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而苏州、佛山都是外贸城市,面对春节人口大迁徙,加上疫情导致的延迟复工,以及全球贸易萎缩的重重压力,这些城市受到的冲击,远远超过一般城市。
青岛经济增长需要打造新产业
今年,青岛提出全年GDP增速达7%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一季度GDP较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需要产业创新突破。毕竟,一季度传统产业增长乏力,且后劲明显不足。
青岛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发展目标。市委书记王清宪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说信息技术制造成就了深圳,消费互联网成就了杭州,那工业互联网成就的必须是青岛。”在《人民日报》4月29日刊发的文章中,王清宪指出新型基础设施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自身创造的价值,更在于其是未来新产业形态的基础或平台。自2019年以来,青岛便一直将“平台思维”列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思路。
新型基础设施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为百业赋能。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不只是要关注新基建本身,更需要关注如何借助新基建,让企业获取新动能、创造新模式、抓住新机会。
青岛的发展机会不是等来的,说来的,当下最重要的是真抓实干。能不能凝聚全部发展力量,调动每个单元的创新激情,考验青岛市经济管理能力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