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经典的电影台词,无疑是当下国内各大城市“抢人大战”的真实写照。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经典的电影台词,无疑是当下国内各大城市“抢人大战”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国内多城密集出台落户新政,门槛一降再降。而在此背景下,流入人口如何由“量变”转为“质变”,成为摆在各大城市面前的一道考题。
无房也能落户!这两座城市落户门槛“史上最低”
本月起,济南、南宁两城同时开始实施本地的户籍新政,落户门槛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低”。
依照济南的《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施细则》,政策提供了人才、院校学生、居住、就业、投靠等多种途径落户,并放开落户限制。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无房、投靠亲属者、灵活就业人员等均可落户。
另外,毕业季到来,济南还针对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出台了便利政策。
根据济南市委市政府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济南全面放开对高校在校生、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毕业生来济南均可先落户后就业。
在南宁,根据本月起施行的《南宁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户口迁移实施办法》,城镇落户条件也全面放开。
《办法》以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为户口迁移的基本条件,取消了以往的参保、居住年限、就业年限等落户条件的限制,申办户口材料进一步简化。
另外,南宁还对新落户城镇的农村籍大学生实行“来去自由”的落户政策,同时允许相关申报资料“容缺”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座城市已经不是今年第一批调整户籍政策的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包括天津、苏州、沈阳、重庆、青岛等在内的多个大中城市出台新政策降低落户门槛,南昌、昆明两城市也取消了落户限制。
成效初显:特大城市再扩容
按照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中国的城市按照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被划分为五类七档。
这其中,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500万至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100万至500万的为大城市。大城市又以300万为界,分为Ⅰ型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
根据住建部今年公布的《2018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与2017年相比,中国城区人口超500万的特大城市由13个扩大到了15个,西安和青岛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而城市落户条件放开已在稳步推进中。
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时隔一年,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印发了《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要求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政策松绑结合近年来的几轮“抢人大战”,效果已逐渐显现: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常住人口都出现明显增长。
如,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年末,西安全市常住人口为1020.35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9.98万人。
成都2019年末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均出现增长,其中户籍人口突破1500万人。
杭州在2019年常住人口首破千万达10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4万人。
相反,北京市常住人口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此前发布的《北京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3.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万人。
“量变”之下能否有“质变”?
各地的“人才争夺战”打得不亦乐,但人们更关心的是,除了人口数量出现变化,城市是否真正吸引到了需要的人才?
一些城市的调查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
例如,来自西安市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3月1日西安“户籍新政”实施,到2019年4月30日,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西安全市共迁入落户115.1万人。
另外,根据西安市公安局数据,截至2018年底,西安户籍人口平均年龄为38.07岁,户籍人口平均年龄比新政实施前下降了1岁多,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也降低了1%。而从迁入人口文化结构看,学历落户和人才引进占比高达64.05%。
再来看成都,据统计,自2017年7月20日实施人才落户新政以来,成都市已累计吸引大学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28.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10.2%,30岁及以下年龄占比达80.4%。
另外,2017年底,成都市新增户籍人口36.4万,人口老龄化率下降0.25个百分点,实现近10年来首次下降;截至2018年底,成都市新增户籍人口40.7万,人口老龄化率进一步呈现出下降趋势。
中青年、高学历人才无疑是各大城市最为青睐的群体。他们对于优化城市人口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各大城市抛出的橄榄枝也一个比一个“诱人”。
例如,此前,杭州就提高了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给予A类顶尖人才“一人一议”最高800万元购房补贴。
苏州则瞄准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直接参照个人薪酬按比例给予重奖,最高每年可获40万元。
从科研经费,到安家费,再到购房补贴……各地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只为留住人才。其成效也将体现在最终的客观数据中。
显然,对于越来越多加入“抢人大战”的城市来说,如何从“量变”到“质变”是未来需要解答的一道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