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9月16日,天猫与易居联合发布消息:天猫与易居已经达成战略合作,并且将联合推出“天猫好房”平台。同时,天猫好房还承诺,将在未来3年(至少3年)内不会赚钱
9月16日,天猫与易居联合发布消息:天猫与易居已经达成战略合作,并且将联合推出“天猫好房”平台。同时,天猫好房还承诺,将在未来3年(至少3年)内不会赚钱,会将平台上的收入全部补贴给购房者。
继线上卖车之后,天猫终于要线上卖房啦。过去十几年淘宝、天猫等线上商城给零售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线上卖房会给房地产的交易模式带来哪些改变?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天猫的到来可能是“搅局者”,但绝非零售业那样的“革命者”。
体验线上购 尚不成熟
在天猫宣布进军房地产之后,记者也第一时间登录“天猫好房”,界面分为二手房和新房两个板块,其中新房还有“百亿补贴”的字样。点击浏览后发现,在二手房板块青岛本地房源中,以“法拍房”为主。新房板块中,也仅有“中南环球春风南岸”、“即墨紫云集”、“即墨樾府”、“青岛世纪城”四个楼盘项目入驻。点击购买链接,跳出的是缴纳“998元诚意金”的按钮。楼盘介绍页面,也只是户型图和简单的楼盘卖点,比起贝壳找房、链家地产等专业房产网站,体验感并不很好。
不过,凭借天猫巨大的技术潜力,目前可能只是个开始。据悉,在未来阿里将利用3D模拟技术,把房子的室内空间、室外景观,甚至于噪音光照等数据都结合起来,利用网络实现让顾客仿佛身临其境般地看房,创造最接近真实的直播看房。在交易方面,尽管房款的交易量相对于普通的商品交易显得十分庞大,但由于现在网络交易的逐步完善,只要在正规的交易平台,安全性基本都是能够得到保证的,购房者在线上看完房之后,天猫将打通整个购房交易链路,在房企的天猫旗舰店里完成楼盘体验、定金认购、金融服务等过程,购房者可以在天猫平台上,完成线上看房、选房、买房这一系列流程。甚至还能拿到各种现金“满减”,或者“买房子赠送装修代金券”等专属优惠。
网络卖房改变的只是销售方式
天猫进军房地产,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并不是个大事儿,买房这样的“大件”,网购的模式肯定“没戏”。然而,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天猫庞大的资金和技术储备,可能会改变传统房地产的销售模式,网上卖房这事儿还是“有戏”。
没戏
在认为天猫卖房“没戏”的业内人士看来,老百姓买房可是绝对大事,先不说几百万元的交易额,还要涉及贷款等繁杂的手续。仅仅是看房,线上就无法完成,房子的位置、朝向、周边环境等等,都要现场体验,即使VR技术再成熟,也无法替代现场看房。有人类比了天猫推出的线上卖车平台,“十几万元的汽车都需要现场去看、去试驾,更别说几百万元的房子。”
天猫推出线上卖房,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可能会成为房地产诸多销售方式的一种,还是类比线上卖车的例子,消费者可以通过网上交定金、线下提车的方式来完成。然而,线上只是成为房产销售的一种“引流”渠道,至于改变传统地产销售模式,线上旗舰店取代线下售楼处,并不现实。
有戏
认为天猫卖房“有戏”的相关人士,看好的还是天猫巨大的客流量以及背后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以看房为例,线下看房可能只能看到某一时段光照情况,现在的虚拟看房技术已经具备了根据周边环境,还原整个白天,不同时间段光照效果的技术,可以成为线下看房有效的辅助工具。
另外,天猫并非要取代房地产销售和二手房销售,他们要做的是搭建销售平台,邀请开发商和二手房中介入驻。“说白了就是一个有商家入驻的百货大楼,天猫负责客流,店铺负责卖房。”当然,天猫巨大的客流具备和开发商“议价”的能力,可以要求开发商给予更多的折扣,线下看房线上买房可能会成为市场一种主流选择方式。
入局容易变局难降价不会太简单
网上曾流传马云对于房价的预测:房价如葱。
眼下,天猫入局房地产销售,而且承诺三年不赚钱。很多购房者开始期望房价会因为天猫入局出现下跌的情况。他们的论点很简单,淘宝曾经让众多商品的售价大幅下降,以服装为例,实体店1000多元的一件衣服,网上可能只要两三百,天猫卖房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吗?对此记者认为,房地产与服装等快消品在成本方面存在巨大差别。快消品生产成本较低,后端包括线下实体店的装修、人工,包括品牌维护成本往往占去了商品价格的大头,线上销售可以降低实地店的店铺和人工成本,自然有巨大的降价空间。但房子不一样,和拿地、盖楼相比,后期线下销售成本所占比重较低,天猫卖房只是能在技术上提供更好的购房体验,或者凭借自己的客流量来争取更大的议价权,给消费者争取“满减”或“家电券”、“装修券”这样的小福利,大幅降价超过开发商的成本,根本不现实。
另外,业内人士格外看好天猫未来在购房服务方面的巨大潜能。天猫宣布成立天猫好房的同时,还与易居联合发布了“不动产交易协作机制”,该机制将基于新的产品升级,提供新房、二手房、特价房和拍卖房四大交易场景,承载房产线上交易过程的多项服务功能。再结合支付宝平台对各领域的渗透,未来一键办理购房手续或许会成为可能。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