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位于鞍山路北侧、抚顺路南侧棚户区12月底改造,涉及38栋筒子楼、1583户居民。记者实地走访鞍北棚户区,目前这里生活环境恶劣,房屋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含

    编者按:日前有媒体报道,搁置多年的鞍北片区拆迁改造有了最新动向,其中涉及的38栋筒子楼、共计1583户居民有望在年底拆迁改造。

    据了解,此次鞍北改造分为三大片区(A1、A2、A3)分别进行改造,其中A1片区位于祥泰家园以东、鞍山一路以西,共有14栋筒子楼,546户居民;A2片区位于鞍山一路以东、鞍山三路以西,共有11栋筒子楼,333户居民;A3片区位于鞍山三路以东、鞍山二路以西共有13栋筒子楼,704户居民。

    说起鞍北片区,许多青岛市民都很熟悉,由于这里地处原市北和老四方的交界位置,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被老青岛人称之为进入四方的门户,在老市北与老四方合并之后,这里成了市北区的中心位置。而鞍北片区旧城改造项目也就成了长久以来备受岛城市民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过去的许多年里,鞍北片区改造曾被多次提上日程,都未能如期进行而因不同原因被搁置,此次再传改造喜讯,青岛新闻网记者也在第一时间来到这里进行实地探访。

    追忆鞍北:曾经老四方的骄傲 最早矗立起小楼房的片区

市北鞍北片区拆迁改造月底启动

鞍北整齐排列的筒子楼能让人想象到60年前的热闹繁华

    老四方是青岛城市文化的发源地,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这里在“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年代里曾被定义为真正的青岛城市中心,许多土生土长的老青岛人喜欢居住在这里。此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也被灌注“四方情结”,纷纷在老四方安定下来。随着青岛城市版图不断扩大,老四方没落了,老工厂纷纷搬迁改造,让位于新兴的居住小区,如今的老四方,正在经历着脱胎换骨的过程。

    老城区的快速发展令人欢喜,但老城区整体规划中总不免留有一些区域停滞不前,最终形成了与周边繁华景象极不相称的落后棚户区。此次记者走访的鞍北片区就是其中的代表。鞍北片区坐落于鞍山路北侧、抚顺路南侧区域,由于该片区地理位置特殊,是原市北区和老四方区的分界处,所以曾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老四方的门脸”。

    既然是“门脸”,鞍北片区自然要撑起整个区域的良好形象,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鞍山二路西侧、人民路北侧、鞍山路北侧、抚顺路南侧合围区域开始大力兴建二至三层楼房,这是包括针织一厂、港务局等多家单位的职工宿舍楼。

    在那个年代,能够入住三层小楼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1953年,是我和其他工人拉着一车砖瓦把这片筒子楼建起来的”,年近八旬的仲大爷向记者描述着当年的情景,手指着自己当年用汗水搭建的宿舍楼,仲大爷满是自豪。“这里去哪儿都方便,之后为了工作便利,我也就跟着搬了过来,一住就是几十年”。

    据当地的老居民介绍,鞍北片区是周边最早能看到楼房的区域,也是老四方区最先繁荣起来的片区之一,“60年前这里的确好得没话说,以前周边是没有现鞍山二路、人民路这些道路的”,市民王大爷这样告诉记者,“东侧理工大学、北边中心医院都是农村田地和一栋栋低矮的平房,唯独这里的房子最高,当年能在这里居住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