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住房为民生之本。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青岛始终将棚户区改造放到重要位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通过解困工程、安居工程、“两改”工程,数以万计的岛城市民实现了“住有宜居”的梦想。
住房为民生之本。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青岛始终将棚户区改造放到重要位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通过解困工程、安居工程、“两改”工程,数以万计的岛城市民实现了“住有宜居”的梦想。
2013年,国务院下发2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由市城乡建设委牵头抓住“完善政策、资金到位、征收落地”三个关键环节,推动全市相关工作驶上快车道。截至2017年,全市共启动棚户区改造18.4万户,在副省级城市名列前茅。
棚改工作的持续推进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青岛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2.7平方米,较2012年年底提高4.8平方米。在棚户区改造推动下,城市土地资源实现了更高效的配置,城市发展空间得以进一步拓宽,从而为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破败的棚户区影响了城市形象。
■棚改后建设的现代化小区。
统一部署 迅速行动
青岛仅有一百多年的城市历史。1891年晚清政府在青岛沿海设防,意味着青岛作为一座新兴城市开始萌动。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1914年和1937年,日本侵略军两次占领青岛,直到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这座城市才重新回到人民手中。新中国成立后,青岛除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和区域性的一些西方建筑外,更多的则是旧时代留下的大片大片的老旧危房和拥挤狭窄的棚户区。一家几口住七八个平方、老少三代住十几个平方的现象比比皆是。遍布全城的大杂院和筒子楼里,几十户用一个水龙头一间厕所很正常,人们都见怪不怪了。“居者”是有“其屋”了,但住在这样的屋里,无论是富是穷,根本谈不上有品质的生活。间壁子,打吊铺,院子里盖小屋……被逼无奈的城市居民,为了居住空间大一点,可以说什么办法都想了。
改革开放后,青岛市的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城市建设就成为市委、市政府理应承担的重中之重的任务。在城市建设一揽子计划中,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又是一项不能忽视的重头戏。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青岛市的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就开始了。我们所熟知的台东仲家洼、西镇十大院、市北小鲍岛、四方棉纺宿舍、铁路宿舍等片区老旧危房的拆迁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于是,从住房“解困”工程到“安居工程”;从“两改”工程(旧城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到棚户区改造工程,青岛市缓缓拉开了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大幕,几十年蜗居的市民看到了希望。
2013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青岛市立即行动起来,下发了青岛市人民政府(2013)24号《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写明了改造范围、改造目标任务、改造方式、实施步骤和建设要求。还专门成立了青岛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城乡建设委牵头,各区市政府为主体,市直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全力推进。指导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制定有关政策和计划,决策棚户区改造重大事项。在中央和省的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直各有关部门和各区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了房屋征收、规划建设、土地供应、资金管理等政策,陆续出台了包括地方性法规、指导性意见和配套文件在内的十五个法规政策文件,系统地构筑了棚改法规政策体系。
齐抓共管 破解难题
这一次棚户区改造,覆盖了全市的危旧房、陋旧村和筒子楼。对于棚改的安置住房,不仅要求面积和质量,还要考虑周边环境,如医院、学校、交通等等,一定要给搬迁的居民提供最大的方便。青岛市从上到下,组织发动了多个市直部门、各区市政府、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委会,同心协力,决心打好一场艰巨的战役,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胆魄和气势!但是,当下的棚改工作,早已与“一帆风顺”绝缘。有的居民观念的复杂性超过二十几年前。个别被征收居民的期望值过高;有的房小地大,有的分户杂乱,有的权属不清等等,这诸多因素,造成了棚户区改造的坎坷和困境。面对征收难,资金难,平衡项目难等诸多当下棚户区改造的突出问题,惟有各级政府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下定决心、锲而不舍,棚改工程才能顺利进行下去。为此,青岛市城乡建设委抽调精干力量常驻各区,协同各区棚改工作人员“进现场,解难题”。
应该说,从1990年到2010年,二十多年间,一轮又一轮的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主要采取以地产企业为主导的改造模式,如今该用的地段基本都用了,遗留下的项目,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政府接手主导,纯属公益性质,没有利润要求,完全是为了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而且还面临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尤其是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和以往的旧城改造绝不可以相提并论。
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保障棚户区居民迁入现代化新居的丰厚而坚实的物质基础,绝不允许出现半点疏漏。为此,市政府出台了青岛市主城区棚户区改造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规定了资金使用范围和具体管理制度,保证每一分钱都专款专用,做到万无一失。青岛市棚户区改造的资金,来源于多方面,中央有专项补助资金,青岛市政府和所辖各区市政府有财政投入,金融机构,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开发银行,给予了青岛市棚改工作极大的资金支持。
各区也将棚户区改造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每个项目均成立现场办公室。市南区实行了领导包项目制度,做到包方案论证、包手续办理,包协议签订,包信访稳定;市北区实行了“四个一”工作模式,即每个项目有一个区领导挂帅、有一个责任主体、有一个现场联合办公室、有一个居民监督委员会;李沧区实行了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区领导联系街道、街道领导联系社区,社区领导联系楼座,抽调干部联系到户。
欢欢喜喜 幸福安居
棚户区改造,谈何容易!大片大片的老旧危房、筒子楼和城中村里,门挨着门密密麻麻居住着成百上千户人家。每家都是老住户,有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单位福利分房搬进来住的,还有的是爷爷甚至老爷爷辈就住在这里……棚户区改造,青岛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每项政策都竭尽全力为居民着想,要保证老百姓得到实惠。
位于中心医院附近的开平路15号,原来是几栋老旧的筒子楼,其中,就有青岛肉联厂的职工宿舍。2013年,开平路15号随着青岛市主城区第一批棚改项目而动迁。幸运的是,15号的居民搬出筒子楼几年后,可以再回原地,住进漂亮的现代化居民小区里。这个小区,就是现在位于开平路22号的“水清新居”。“水清新居”小区共有六栋居民楼,是全封闭式的小区,楼是新楼,漂亮的咖啡色,院子里有绿化,地下有停车场,还有专门的物业公司管理。
矫洪军今年67岁了,她过去当过居委会书记,所以到现在邻里百家还有人喊她矫书记。矫洪军是从自行车厂退休的,丈夫是肉联厂职工。矫洪军说,1975年她和丈夫结婚时,就住进了开平路15号的筒子楼里。她家是20.5平方米,里外两间。她在筒子楼里一住就是四十年,提及过去,矫洪军感情复杂,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上世纪70年代,青岛年轻人结婚,大都和老人挤在一起蜗居,能有一处自己的住房,简直比登天还难!她和丈夫真是太幸运了,一结婚,就住进了开平路15号这里外两间的房子里,当时小两口能在筒子楼里有自己的房子,就像现在年轻人结婚住进了别墅,很让人羡慕。有许多和她一样的同龄人,结婚没住房,只好和父母挤在一起,晚上睡觉要么搭地铺,要么爬吊铺……
可这种筒子楼住长了,起初的兴奋就荡然无存了。一共五层楼,每层11户,11户共用一个厕所,三个蹲坑,那个别扭啊……冬天取暖生炉子,从烧煤块到烧蜂窝,往家提多少煤,就得往外倒多少煤渣……矫洪军坐在“水清新居”自家明亮的客厅里,边回忆边摇头,很有些往事不堪回首的样子。矫洪军是2017年住进新居的,新居是两室一厅,71.56平方米。矫洪军说,她只贴了九万元。
65岁的王桂花、李桂芝,70岁的赵华美,她们是矫洪军住筒子楼的邻居,搬进新居后,她们和矫洪军住同一个户型,正值冬季,集中供暖,家里都是暖和和的。矫洪军倒没什么,那几位老人家有些受不了,说热得睁不开眼,头晕。其实她们家里的室内温度也就二十一二度,是个很舒服的温度。只是因为几位老人家在筒子楼里住了几十年,习惯了冬天生炉子十五六度的室温,出现了短暂的不适应。
最有意思的是李桂芝。她本来不想搬进新居,后来一打听,煤价已涨到一千多元一吨了。一冬生炉子取暖要烧三吨煤,不划算。搬进新居后,只需要交上一千多元钱的供热费,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过冬了。
位于李村汉川路777号的上臧家园,是李沧区目前最大的城中村改造安置项目,占地十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十多万平方米,共有四十七栋楼座。上臧家园是封闭式小区,园区内现代化设施应有尽有。走进小区,第一感受就是安静、整洁、草木青翠。谁能想到这个地方在七八年前还是一个自然村,叫作上臧村,村子里臧姓、陈姓居多。上臧村共有一千三百多户人家,和青岛地区其他村庄一样,村民们的生活方式老旧而传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烧煤做饭,打水洗衣……
2011年,上臧村作为城中村列入的改造项目,几经周折,村民们前后搬出。2015年,代建单位卓越地产公司开始动工建设新的住宅小区。2017年7月小区建设完工,8月份,村民们陆续搬入。
42岁的臧忠胜长得胖胖乎乎,圆圆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他们一家四口原来在村里住着三间平房带一个院子,总面积119平方米。说到现在的新家,臧忠胜憨厚地笑了,他说他一共分了两套房子,都是套二厅,一套85平方米,一套86平方米,比原来住的平房面积大多了。提及搬进现代化小区、村民变市民的感受,臧忠胜说自己尽管从小就在农村生活,但毕竟是年轻人,喜欢新鲜事物,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村子改造之前,周围早就被迅猛发展的城市元素包围了,那时候他就盼望着村子早日改造,自己也正儿八经当上城市人。说着说着,臧忠胜又笑了,他说在上臧家园,不光他自己分了两套房子,还有父母和弟弟呢。父母分了一套,弟弟分了两套,面积都和他的房子一样大。
卓越公司负责上臧家园项目的经理宋松介绍说,上臧村的村民,大部分都在安置小区里分得了两套房子,凡是分两套房子的,都是一套是高层,一套是多层。至于楼层高低,也都是村委组织村民抓阄决定的,公平合理。
这些村民转变了农民身份,成为城市人。他们告别了他们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他们享受着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楼房、井井有条的物业管理服务,清洁的卫生条件,优美的居住环境,每一户人家都喜出望外。
功能完善 品质提升
棚户区改造到底给一座城市带来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是改善了居民的住宅条件和环境。仅仅是这么单一吗?非也。棚户区改造,在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与环境的同时,还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有关专家认为,首先是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品质,增强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一座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指标和自然风光,如果城区东一片西一片、南一群北一群破旧危房竖在那里,就像人体上一块又一块大大小小的伤疤,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实在有碍观瞻。消灭棚户区,建成现代化居民小区,可以使整座城市焕然一新。棚户区内,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切都是老旧的,原始的。如上下水、供暖、如厕、绿化、交通等诸多问题都无法与当下时代发展的步伐合拍。现代化居民小区就不一样了,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居民能真正享受到时代发展的实惠,从而也提高了城市综合竞争力。
原先的西镇,历史上就是出了名的棚户区。上世纪60年代,西广场棚户区拆迁,政府出资在四川路盖了一栋七层的筒子楼,都轰动一时,被市民称之为“幸福楼”。而现在去西镇看看,用美轮美奂形容绝不过分,一栋又一栋的高楼大厦各具形态,现代化居民小区随处可见。小区内整洁、美丽、安静,进进出出的居民脸上都溢出幸福的神情。从前海最美的风景区栈桥一路向西,经过八大峡、金茂湾、再到轮渡,这条弯弯曲曲的海岸线历经几番旧城改造,风貌大变,优美生动。
还有老台东,还有老四方,还有老沧口……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这些原来破破烂烂的城区都焕发了青春,青岛市各区域的差异越来越小,城市的肌体越来越健美。经过五年的棚户区改造,青岛市已经大变样,如果现在要形容,那就是一块“镶着金边的丝绸”,从里到外,都洋溢着青春的美丽。
棚户区改造,可以让一部分低收入群体过上了有品质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安全,社会更加稳定,加强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棚户区改造,还科学合理重新分布了城市的人口密度。从这个角度说,可以缓解城市各区域的交通压力和空间拥挤。
徐年宝原住市北区无棣三路父母留下一处老旧危房里,18个多平方米。无棣三路是2014年动迁的,2016年,他住进海岸路一安置小区内。套二房,90.92平方米,自己掏了四万元。徐年宝虽然离开了从小长大的“小鲍岛”地区,住在了“老四方”的地界,但这种住宅条件和住宅环境的改变,对他来说就像做梦一样。每天下班回到家,那种宽畅感、舒适感是他从未体验过的。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青岛市的经济发展不断跨越。城市富裕了,政府在公共设施方面的投资也日益完善。现在,青岛市的公共交通网异常发达,城市的四面八方都有公交车通往,在交通便利的同时,城市环境也逐步均等。那种“宁要市南一张床,不要沧口一间房”的说法早已成为旧闻,也一去不复返了。政府有关部门规划,这次棚户区改造,腾退出的土地要建停车场、学校、街心花园等,可以大大提升城市整体水平。
从2013年到2017年,五年的时光转瞬即逝,青岛市五年的棚户区改造硕果累累,市政府每年都将棚改计划列入“市办实事”。全市已启动棚户区改造18.4万户,其中,2016年启动6.05万户,改造任务量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2016年2月18日,国家住建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棚户区改造现场会,推广“青岛模式”。同年11月20日,央视新闻频道以《走基层·青岛老旧房产征收进行时》为题,以市北区为典型,对我市棚改征收工作中积极探索及创新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留住乡愁 留下记忆
■改造后的里院焕发了新的生机
■改造后。
青岛是一座闻名中外的海滨旅游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青岛市的民居建筑呈现出多样化的风貌,有里院、德式建筑、日式建筑,等等。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外国建筑需要保护,独特的里院建筑也不能一概拆除。这就导致了青岛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既要大面积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又要不破坏城区的历史建筑风貌,这种条件下的棚户区改造工作,需要比其他城市付出数倍心血。
台湾省诗人余光中曾有一首诗广泛流传于中国大地,这首诗的题目就叫《乡愁》。 《乡愁》开篇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是人们对历史的眷恋,乡愁是一种对逝去年华纵深的审美意识。一座城市,不仅要有新的建筑,更要有历史记忆和供人们展示乡愁的标志和场所。
青岛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保护青岛市的历史文化风貌。在市规划局编制完成的《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中,划定了13个历史文化街区,划定核心保护区总面积为688.9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674.9公顷。
在棚户区改造工程中,面对的就是历史遗迹、面对的就是能够牵出人们舒展乡愁的建筑物。宽泛地讲,所有在棚户区改造范围内的建筑,都是历史遗迹,但历史遗迹也分有价值和无价值。一些筒子楼、简陋的小平房和城中村,尽管年代已久,但没有保留的价值,而一些里院、风貌特殊的历史优秀建筑却是有价值的,需要保护。这些保护下来的里院和建筑,能够留下城市的历史记忆,能够留下广大市民悠远的乡愁……
前海一线有几座标志性的德式建筑,外表美轮美奂,内部却破烂不堪。一户挨一户的居民长年生活在拥挤的环境里。中山路周边,也有不少独特的里院,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独特的中式建筑。历经岁月磨损,现如今这些里院已经面目憔悴,残缺破败。经了解,这些历史建筑已列入棚户区改造计划,将采取政府收购、住户搬迁、建筑维护修缮的方式进行。日前,青岛市有关部门公布了111处历史建筑为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录,其中就有许多里院。
在棚户区改造中,青岛市坚持改造和保护并重,坚持改善环境和历史文化并行,坚持提升品质和与自然风貌共融。对于风貌保护区坚持“以历史文化价值为重要标准,可留可不留的,要留,可拆可不拆的,不拆”。深入发掘地域传统文化,详细了解城市历史、规划建制、特色民俗和一些颇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的概况。征询卖海鲜的渔民、村里造船的工人、长者和老建筑管理人员意见,尽最大限度保留原始风貌,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可以整体平移,异地保留。在打造美好的生活居住环境的同时,更致力于留住城市的“根”,留一片“精神净土”,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充分挖掘、保护和彰显青岛独特的自然风貌魅力、历史文化魅力、人文精神魅力,通过棚改努力打造“记得住乡愁”“来了就不想走”的东方魅力之城。
开启新征 续写新篇
现在,青岛市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到2020年,青岛市的棚改工作会告一段落。有关专家希望,在今后的城市建设进程中,不要再产生新的“棚户区”。这就需要大幅度提高设计标准和建筑质量,公共配套设施要完善,空间布局要合理。举例说,如果迁出棚户区的居民搬入一处新盖的小区内,而这个小区周边既没有学校也没有医院、商场,既没有停车场也没有公交站点等等,这样的居民小区,实际上没有达到改善民生的预期效果。但对一些人去楼空的历史保护建筑人走了,谁来保护这些空荡荡建筑呢?长年的风吹雨淋,大面积损坏了怎么办?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个“住”字,夯定了房屋的自然属性,表达出广大人民的心声。而棚户区改造工程,就是为了更优质、更完美地解决老百姓“住”的困境。
2018年,青岛市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继续在路上。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级政府部门的尽心尽责,有广大市民的拥护和配合,我们有理由相信,夺取棚户区改造的最后胜利一定会实现!通过棚户区改造,青岛市一定会旧貌变新颜,成为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的“黄海明珠”!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然而诗意的,人栖居在大地上。”中国诗人海子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一首歌词是这样写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青岛市的棚户区改造,实实在在给成千上万户居住“苟且”的市民营造了“诗和远方”。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是所有棚户区居民的梦想。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蔚蓝色的胶州湾几乎环拥了每一寸土地。毫无疑问,千千万万从棚户区迁入新居的人家,都将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