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聚焦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深入实施惠民改造工程,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16个,惠及居民7.3万户,启动棚户区改造1.4万套(户),实施既有建筑节能保暖改造232万平方米,努力让群众居住更安心、更舒适。


■市北区南山社区改造后,老楼焕然一新。

■金门路街道逍遥一路16号2号楼改造前(上图)后(下图)。

住房,是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如今,市民的关注点逐渐从“住有所居”的刚性需求提升到“住有宜居”的品质追求,这就对围绕住房而展开的硬件提升和软件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聚焦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深入实施惠民改造工程,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16个,惠及居民7.3万户,启动棚户区改造1.4万套(户),实施既有建筑节能保暖改造232万平方米,努力让群众居住更安心、更舒适。

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市民新建商品房的交付体验,我市还积极探索新建住宅工程交付“先验房后收房”青岛模式,在住宅交付前倡议组织开展业主开放活动,因项目质量问题引发的投诉量下降25%,该模式的开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216个老旧小区“当年开工、当年完工”

众所周知,老旧小区改造是当下城市更新的一件大事,也是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据悉,我市自2016年开展老旧小区改造以来,截至2020年共计改造老旧小区230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2万户,极大改善了城市形象和居民居住环境。

2019年我市被确定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如何理顺改造路径,让这项民生工程惠及更多市民,成为试点期间我市亟待破题的关键。经过多年探索,我市如今形成了“以民为本、政府主导、多元共治”的老旧小区改造原则,坚持政府、企业、社会、居民共同参与,进而让改造实施路径越走越宽。据悉,今年我市启动改造老旧小区项目216个,涉及居民7.3万户,目前已有190多个项目基本完工。

“各区市要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列为‘一把手’工程”“逐级分解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配齐配强人员,强化一线力量”……翻看今年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能感受到一股“早实施、早落地”的紧迫感。与以往不同,今年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的一大亮点在于,所有改造项目要“当年开工、当年完工”,执行时限要求更高,促使这项惠民工程尽早落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项民生工程还将在青岛广泛而深入地推进。据透露,“十四五”期间,青岛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375个,涉及建筑面积368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9.6万户。

今年,抢抓青岛市被列入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的契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也作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的重点内容,统筹推进。其中,胶州市采取该模式共计推进加装电梯290余部,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典型经验,予以全国推广。同时,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引导社区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邻里协调沟通,基层基础作用得到充分彰显,李沧区毕家上流社区80个单元实现加装率和同意率“双100%”。据悉,截至目前,我市已经组织实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126部。

全市完成节能保暖改造约232万平方米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是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从2008年开始,青岛正式启动此项工作,至今已坚持实施14年。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创新,我市采取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立了“先干后奖”的市场化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引入社会资本投资节能改造服务,全面加快节能改造实施进程。

据了解,自2008年至2021年,青岛共完成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800多万平方米,惠及居民约47.5万户。通过节能改造,冬季室温可提高大约3-5摄氏度,夏季降低1-3摄氏度,室内冬暖夏凉感觉明显,居住舒适度得到显著改善,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约51万吨,可使1万栋老楼经过保温粉刷后焕然一新,城市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城市生活更有温度。

今年我市计划实施节能保暖改造220万平方米,目前全市共完成节能保暖改造约23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改造任务,占全年计划的105.4%。通过改造,约改善2.9万户居民室内居住环境;提升778栋老旧建筑品质,降低采暖能耗40%左右,每年可节省燃煤约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2万吨。

棚户区改造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6台塔吊吊臂旋转运送材料、各类施工车辆交叉作业,不远处,钢筋工们正在忙碌地绑扎钢筋……在即墨中心城东部片区改造安置区D地块的施工现场,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来自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市计划启动棚改1.27万套(户),经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努力,截至11月,全市已启动棚改1.4万套(户),占年计划的110%,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据悉,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于棚改工作全过程,科学部署、精心组织,及时打通堵点、化解难点,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财政局、发改委等部门,筹措棚改专项债券资金,积极争取棚改中央补助资金,为棚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支持,确保棚改项目扎实推进。

棚户区改造不仅能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还可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提升城市品质。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其建造标准和质量是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东程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在项目建造过程中,项目部主动组织东程社区居民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邀请他们定期对项目建设中的关键工序进行监督,听取监督小组提出的意见,充分听取来自市民的声音。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进度,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先验房后收房”青岛模式走在全国前列

当下,青岛市民居住体验逐步得以改善的同时,新建商品房的交付体验也在日益改善。近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倡导实行“先验房后收房”的新建商品房交付模式,彻底颠覆了以往“买了房子看不见,缴费才能领钥匙”的交房场景。这一创新工作模式的开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截至11月底,青岛市内三区共策划组织“先验房后收房”业主开放活动住宅项目53个,惠及共计18812户。经统计,通过开展分户验收提升工作后的“先验房后收房”住宅项目交付后,与2018年、2019年同类型项目相比,有效质量投诉总量下降了近75%、有效投诉实际户数占总户数比从2.4%下降至1%。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倡导的相关制度充分融入开发建设周期中,开发建设单位房屋集中交付日取得了良好的交付效果,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及口碑,有效化解了交付即维权这一行业弊病,取得了长远的社会效益。

“在交房之前,没想到开发企业会主动邀请我们来‘找茬’,直到整改满意后再交房,这样的体验让我们觉得省心多了。”不久前,业主刘女士收到了绿城海棠印月项目的邀请,前去参加工地开放日活动,在专业验房师的引导下,全面查验新房的建设质量。能提前进入新家参观,让她吃了颗“定心丸”。此外,为了让房屋建设装修环节充分“可视化”,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还推出“一户一档”制度,业主进房扫码就可以看到自家房子建造的各个环节及相关质量报告。

“这些举措的出台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新建房屋质量维权纠纷的发生,进而保障广大市民的合法权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继续把工作的发力点及落脚点放在市民关心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上,持续探索建立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商品房建设和交付“青岛模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