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随着崂张区间左线TBM的“破岩而出”,青岛地铁4号线全线实现贯通!


青岛地铁4号线全线贯通 施工过程创造多个“首次”

青岛新闻网3月11日讯(记者 孙志文)在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展开之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又有新突破!3月10日上午,伴随着崂张区间左线TBM的“破岩而出”,青岛地铁4号线全线实现贯通,这不仅标志着4号线向着通车运营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青岛2022年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开了个好头!

25座车站全部封顶,铺轨完成62.81%

随着大河东站主体结构于1月22日顺利封顶,4号线全部25座车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如今又迎来全线贯通,标志着4号线已全面进入铺轨、机电、供电、弱电、装修等建设的新阶段。据青岛地铁集团第一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善明介绍,目前青岛地铁4号线轨道完成62.81%,机电完成22.01%,供电完成19.58%,弱电完成20.57%,后续,青岛地铁将认真贯彻落实青岛市作风能力提升年工作部署,科学筹划、压茬推进后续工作,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4号线的高质量开通。

国内首次超小径距下穿运营地铁线路

4号线自2016年正式开工建设,在近6年的时间里,地铁建设者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等困难,采用多种新技术、新工法,全情投入,精心施工,终于实现贯通。

据了解,根据4号线的线路设置,在人民会堂站—沂水路站区段要下穿已投入运营的3号线。施工过程中,建设者根据自动化监测数据指导进行施工掘进,通过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了风险全过程监管,最终顺利完成4号线下穿运营中3号线主体结构施工,下穿最大沉降值小于1毫米,开创了国内首次超小径距下穿运营地铁线路的先例。

不足3米侧穿已建高架桥桥桩

地铁4号线在内海区间竖井—福州路站位置陆续侧穿杭鞍高架及福辽高架桥桥桩,施工现场与桥桩的水平垂直距离均不足3米,桥桩沉降、变形风险较大。施工单位采用“爆破微差控制技术”降低爆破振速,通过增设中空孔,设置多段雷管,分层引爆,通过临空面和减少同时起爆药量来减少振动效应,最终顺利侧穿通过高架桥桥桩。

机械施工超六成、穿越百个风险点

整个地铁4号线土建施工中,机械法施工占62%,共投入5台盾构和6台TBM大型掘进设备,是目前在建线路中机械化水平最高的一条。借助盾构/TBM等大型掘进机械,在下穿富水砂层、村庄建构筑物时,采用盾尾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等措施;严控掘进参数,在下穿房屋河流段,采用辅盾泥工法、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等多项措施;在上软下硬段,采用带压开仓换刀、加强出土量控制、地表注浆和空贯探测等措施,将沉降控制在3毫米之内,盾构施工控制达到国内顶尖水平。在地质条件差、埋深浅、开挖风险大的地段,采用上导贯机械静态开挖的方式有序推进施工,保护既有线结构安全。土建阶段,全线顺利下穿不良地质Ⅰ级、Ⅱ级风险源多达上百个。

车站附属设施首次采用顶管法施工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青岛地铁不断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在工程建设“新”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取得卓越新成绩。首次在地质条件差、埋深浅的主城区车站附属引入顶管法施工工艺,极大减轻路面压力,提高安全系数,缩短工期6个月。劲松七路站出入口由明挖法变更为矩形顶管法施工,是全省首次在硬质地层采用矩形顶管施工的项目。

四成渣土实现了再利用

在施工现场引进盾构泥水分离设备,将盾构渣土分离成碎石、砂、干化泥饼和滤液水,其中,碎石可用于商混站或路基回填,砂可用于同步注浆,滤液水可用于盾构施工用水、冲洗车辆或设备循环利用。设备将盾构渣土中50-60%的水分降低到10%-15%,水、沙石等材质再利用率达40%-50%,此设备的应用可消除渣土运输、堆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解决了渣土外运对项目施工进度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

同时,为了实现地铁工地的文明施工,青岛地铁通过设置隔音措施、采用水压爆破施工等办法多措并举提升文明施工管理,实现绿色和谐建设。

月进尺突破900米大关,刷新“青岛速度”

去年10月,4号线03工区TBM掘进月进尺突破900米大关,达到923.95米,是继同年5月TBM单月掘进突破800米后,再一次刷新青岛地铁TBM单月进尺新纪录,江泰区间首次实现同区间双线同日贯通。

在机械法区间掘进中,青岛地铁集团带领各方参建单位,切实把握工程关键环节,勇于探索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攻破施工重难点,有效解决了TBM曲线始发、TBM掘进与车站施工相互干扰、小曲线条件下快速掘进、断层破碎带、大坡度及反坡施工等一系列施工难题,为TBM提前顺利贯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围护结构首次应用地下连续墙

4号线围护结构首次应用地下连续墙,开挖后基本无渗漏水,大幅降低富水砂层深基坑施工风险。同时,护盾式TBM衬砌管片新增仰拱支撑组件,可以有效减小TBM施工时管片拼装完成脱出盾尾后产生的下沉以及管片错台和渗漏水情况,将管片错台合格率从60%提升到98%,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施工防疫“两手抓、两手硬”

4号线在建设过程中,做好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青岛地铁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关于就地过年的号召,提前筹划、提前动员,抓好暖心稳岗工作,今年57个工点278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留青过年,为节后迅速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了解,地铁4号线是贯穿青岛市区中部的东西向骨干线路,全长30.9公里,设车站25座,其中12座是换乘站,沿线经过11所学校、8家大型医院。可以说,4号线是青岛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金腰带”,起到了“穿线成网”的重要作用,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东西大动脉”,建成后将极大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显著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相关链接:

贯穿市区中部,东西向“金腰带”全线贯通

青岛地铁4号线年底空载试运行,25座车站中换乘站多达12座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0日讯 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展开之际,地铁建设领域传来新进展。

3月10日上午,随着“浮山号”TBM刀盘从张村站的封端破岩而出,贯穿市区中部的东西向骨干线路、在青岛地铁线网中有着“金腰带”之称的地铁4号线全线贯通,向着通车运营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地铁4号线为2022年省重大实施类项目。4号线起于人民会堂站,止于大河东站,总体呈东西走向,线路全长30.9公里,共设25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线。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地铁4号线将空载试运行。此次全线贯通为后续轨通、电通等施工创造了重要条件。青岛地铁将以全市“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牢牢把握“安全、质量、效益、效率”四要素,科学统筹施工时序,压茬推进铺轨、机电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等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轨通、电通等节点,推动线路早日高质量开通。

副市长张军出席全线贯通仪式。

在建线路中,机械化水平最高

地铁4号线于2016年开工建设。在整个土建施工中,全线机械法施工占到62%,共投入5台盾构和6台TBM大型掘进设备,是目前在建线路中机械化水平最高的一条。

此次全线贯通的节点车站张村站由中铁建大桥工程局有限公司负责施工。该公司承建4号线九水东路站到董家下庄站(一站四区间),全长5.5公里。“这一标段沿途地质情况复杂,以TBM机械掘进为主,暗挖为辅,共投入了3台TBM和1台盾构。”项目经理尚久军告诉记者,施工过程中需穿越多个老旧居民区和地质破碎带。面对较高的施工风险,项目部采取了科学有效的管控措施,两次穿越张村河,顺利实现全线贯通目标。

据了解,在土建阶段,4号线全线需下穿不良地质Ⅰ级、Ⅱ级风险源多达上百个。机械化掘进过程中如何避免地质风险?“施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多项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确保项目建设又好又快推进。”青岛地铁集团第一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善明介绍,借助盾构/TBM等大型掘进机械,在下穿富水砂层、村庄建构筑物时,采用盾尾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等措施;严控掘进参数,在下穿房屋河流段,采用辅盾泥工法、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等多项措施;在上软下硬段,采用带压开仓换刀、加强出土量控制、地表注浆和空贯探测等措施,将沉降控制在3毫米之内,盾构施工控制达到国内顶尖水平。在地质条件差、埋深浅、开挖风险大的地段,采用上导贯机械静态开挖的方式有序推进施工,保护既有线结构安全。

25座车站全部封顶,铺轨完成62%

今年以来,青岛地铁集团深入贯彻落实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部署,积极推动省市级重大项目攻坚任务。春节期间,4号线全线57个工点278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留青过年,为节后迅速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实保障。1月22日,大河东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4号线全部25座车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随着全线贯通,4号线已进入铺轨、机电、供电、弱电、装修等建设新阶段。目前,轨道完成62.81%,机电完成22.01%,供电完成19.58%,弱电完成20.57%。

其中,铺轨工程共分为两个标段施工:2021年7月,从人民会堂站至董家下庄站(不含)的01标段铺轨工作启动。02标段为董家下庄站至大河东站,2021年11月开工。“4号线轨道工程施工存在道床形式多样、技术标准高、工序转换频繁、铺轨基地场地狭小、环境复杂等特点。”青岛市地铁四号线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处副处长侯超介绍,青岛地铁组织各参建单位现场勘查,技术预判,提前筹划施工组织方案,不满足机铺条件区间提前散铺,确保了轨道施工连续性。为保证工程质量,4号线轨道工程将采用CPIII轨道精调技术,可以极大提高轨道施工精度,保证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增强旅客乘车舒适度。4号线全线还设置可视化的轨行区调度监控系统,实现了轨行区机械、人员作业安全监控和行车调度,保证了轨行区施工作业的安全可控。

列车“很聪明”,首次搭载智能运维系统

土建施工加快推进,将来为乘客提供运营服务的列车也陆续到位。

1月28日,地铁4号线首列电客车顺利抵达辽阳东路车辆段,系列整备、静动调工作迅速展开。4号线共配属37列电客车,采用B1型车,6辆编组,最高时速80公里,最大载客量为1800多人,采用高性能、免涂装的不锈钢鼓形车体,外表更美观,使用寿命达30年,具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节能环保、舒适美观等特点。整车满足国际上最严格等级的EN45545防火要求,采用43寸LCD电子地图、环保水性油漆、LED节能照明灯具等先进设计,整体提高了车辆性能和舒适性。

值得一提的是,4号线列车是青岛地铁首次搭载采用智能运维系统的车辆,可以实现车辆运行过程实时状态监控和智能运维管理。相当于给列车配备了一位“随车医生”,实时对牵引、辅助、制动等系统进行监视及深度诊断,可对整车及关键系统进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全寿命周期履历管理、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运用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数据支撑,实现车辆运维智慧化升级,最终达到“延长检修周期、延长服役寿命”的目的,使整车运行更加稳定高效,为地铁4号线高质量运营服务提供保障。

与8条线路换乘,让青岛地铁“穿线成网”

在青岛地铁线网格局中,地铁4号线具有十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经过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三个人口密集的行政区;全线共设25座车站,其中12座换乘站,占比接近一半。4号线建成通车后,将与1号线、2号线、3号线、5号线、7号线、8号线、11号线、15号线等8条已批复线路实现便捷换乘。因换乘站多,4号线被誉为“金腰带”,寓意它像一条“金腰带”一样,将整个地铁线网“穿线成网”。

4号线沿线经过青大附院(本部)、青岛市立医院、青岛海慈医院、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山大齐鲁医院、青大附院(东院区)等在内的8家医院,青岛市初级实验中学、崂山六中等在内的11所学校以及市南海滨风景区、天后宫、崂山风景名胜区等风景名胜区,是一条集教育、医疗、旅游等资源为一体的民生线路,通车后将极大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市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从线路走向来看,4号线串联了浮山后、洪山坡等多个目前尚未有地铁线路覆盖的人口密集区,与目前青岛交通压力最大的几条主干道重合。该线路通车后,将显著改善青岛主城区的出行便利度,吸引更多有车一族停驶私家车,交通出行方式从地上转到地下,从而在缓解市区道路交通拥堵的同时,有效拉升青岛地铁吸引力和客运量,提高青岛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周建亮)

更多新闻:

地铁4号线创出多项省内首创、国内第一

打造地铁建设的“青岛样板”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0日讯 记者从今天举行的地铁4号线全线贯通仪式上获悉,地铁4号线在建设过程中,创出多项省内首创、国内第一,为省内地铁乃至国内地铁建设提供了“青岛样板”,是一条创新特色浓郁的地铁线。

根据4号线的线路设置,在人民会堂站-沂水路站区段要下穿已投入运营的3号线。施工过程中,建设者根据自动化监测数据指导进行施工掘进,通过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了风险全过程监管,最终顺利完成4号线下穿运营中3号线主体结构施工,下穿最大沉降值小于1毫米,开创了国内首次超小径距下穿运营地铁线路的先例。

4号线首次在地质条件差、埋深浅的主城区车站附属引入顶管法施工工艺,极大减轻路面压力,提高安全系数,缩短工期6个月。其中,劲松七路站出入口由明挖法变更为矩形顶管法施工,是全省首次在硬质地层采用矩形顶管施工的项目。

4号线在内海区间竖井-福州路站位置陆续侧穿杭鞍高架及福辽高架桥桥桩,施工现场与桥桩的水平垂直距离均不足3米,桥桩沉降、变形风险较大。施工单位采用“爆破微差控制技术”降低爆破振速,通过增设中空孔,设置多段雷管,分层引爆,通过临空面和减少同时起爆药量来减少振动效应,最终顺利侧穿通过高架桥桥桩。

4号线的渣土利用也卓有成效,约达到四成。在施工现场引进盾构泥水分离设备,将盾构渣土分离成碎石、砂、干化泥饼和滤液水。其中,碎石可用于商混站或路基回填,砂可用于同步注浆,滤液水可用于盾构施工用水、冲洗车辆或设备循环利用。设备将盾构渣土中50-60%的水分降低到10%-15%,水、沙石等材质再利用率达40%-50%,此设备的应用可消除渣土运输、堆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解决了渣土外运对项目施工进度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

相关阅读:

张村河"蝶变"在即 北侧海信热盘均35000/㎡带装修

实探:紧邻4号线 市北CBD旁远洋万和云璟新盘首亮相

315,维权,房产纠纷,青岛新闻网
>>>点击链接或识别二维码去爆料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