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重大项目要落地,土地要素和规划服务是关键。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保障项目招引、落地、开工建设。
项目之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是面向未来的底气,也是向上跃迁的支撑。当前,青岛聚力推进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提升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
重大项目要落地,土地要素和规划服务是关键。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靠前站位,勇于担当,加强协同,优化服务,不断提升土地要素支撑和规划服务,保障省市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精准性、有效性,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动省市重点项目落地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土地要素保障能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打造“自然能办”服务品牌,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扎实推进省市重点项目落地,集全系统之力保障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今年以来,为了跑出项目落地“青岛速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可谓动作频频——
2月份制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2023年重点项目落地工作的通知》,对重点项目推进提出9条措施,全面保障重点项目落地;3月份制定集成了“16项政策措施”,从谋划提升自然资源保障能力、自然资源保护水平、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自然资源系统服务效能4个方面,精准“滴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保障项目招引、落地、开工和建设……
其中,“16项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在提升自然资源保障能力方面,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前的过渡期内,符合要求的项目可采用预支建设用地规模的方式保障建设项目用地空间;推行多部门联合开展建设项目选址工作,保障建设项目精准落地;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应保尽保,从市级统筹的新增用地指标中列支约3000亩指标对工作先进区、市予以奖励。在提升自然资源系统服务效能方面,继续推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制,适时公布第二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优化不动产“一网通办”,持续推广“全市通办”服务,进一步探索将更多不动产登记事项纳入通办服务范围,实现全市不动产登记跨区域、无差别办理;提升优化“交房即办证”,切实为企业和群众不动产登记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此外,还多次召开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省市重点项目土地规划进展情况调度会,逐一对省市重点项目进展、存在问题等分析研究,明确推进措施和办理路径,倒排时间表、路线图,对项目用地指标应保尽保,加快土地供应,提速项目土地规划手续办理,全面保障项目开工建设。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加持和工作加力推进下,越来越多优质资源正向青岛集聚,项目也加速在此扎根落地。据统计,目前已保障了海尔胶州冰箱智能制造项目、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等377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全力做好土地要素保障
“土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支撑。我们服务好了,企业的后顾之忧消除了,既能促进重大项目早日落地,也可以有力提升我市的营商环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加强用地指标支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使用工作的通知》,以国土空间规划和真实有效的项目作为配置土地计划指标的依据。坚持分级分类保障,用好国家和省保障重大项目指标政策,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指标保障范围;进一步加大市级统筹力度,对省市重点、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用地指标应保尽保。截至5月底,全市使用计划指标约1.22万亩,其中省市重点项目使用计划指标9676亩,保障了官路水库、潍柴科技研发中心等项目用地需求。
我市还不断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优先安排重点项目土地供应计划,省、市重点实施类项目用地全部编入一二季度供地计划,截至5月底,已供应土地13284亩;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精准有效供给,高效配置资源,截至5月底,今年全市已出让2405亩。同时推动“以地招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市投资促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借鉴深圳、杭州等市先进经验,正在研究建立“云招商、云选地、云政策”一体化的“以地招商”系统,综合运用地理信息、实景三维等技术,整合土地、规划、招商、政策等信息资源,实现批而未供、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等招商地块资源信息的共享发布。
自去年开始,借助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我市还开展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2022年青岛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多点开花、破局起势,以招引重大产业项目为统领,以产业链招商为主线,以重点项目推进为关键,全年组织实施项目269个,有力推动了低效片区(园区)的蝶变升级和青岛产业能级的提升。
2023年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再进阶——全年计划推动攻坚项目35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要达到148个,续建项目202个,新腾空土地不少于1.8万亩,统筹实现低效片区土地集约利用、产业空间拓展、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完善,确保腾空土地高效合理利用。
低效片区开发建设不仅仅与城市更新建设密切相关,还关乎着实体经济的未来。记者从市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指挥部获悉,首批15个新兴产业专业园区中,10大低效片区(园区)将承接8个园区,涉及六大新兴产业,达产后工业增加值将超4200亿元。以10大低效片区(园区)之一的王台老工业区为例,前不久,位于该区域的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内,总投资80亿元的融安光电科技园和开投芯屏产业园两大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标志着作为我市重点谋划部署的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持续跑出项目引建“加速度”、产业集聚“高效应”。
在青岛面向未来的产业格局中,低效片区正逐步转型为新兴产业和重点项目的承接地。
创新优化规划审批机制
站在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开发建设指挥部顶楼向远处眺望,如今项目建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为满足邮轮港启动区作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核心区的功能需求,前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北分局组织相关单位认真研究项目用地条件及其利弊,确定在有限的可开发用地条件下,高度集约利用该区域用地,充分挖掘地下空间资源,结合集地铁站点、公交、旅游大巴、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为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对地下空间统一规划实施。
“我们会同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环海湾公司采用‘合横连纵’的工作思路推进地下空间项目的规划编制及后续实施。”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北分局工作人员介绍,在横向上,全面整合和规范各类专项规划编制模式和工作成果,确保地下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同时委托吴志强院士团队、华东设计院相关专家开展了涵盖产业、交通、水陆统筹、旅游、地下空间、市政、防风暴潮、防洪排涝、综合防灾、海绵城市等各专项规划成果整合工作,整合成果统一纳入单元控规,真正实现了一张蓝图;在纵向上,组织相关单位制订《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整体开发规则(试行)》,提出“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开发思路,明确项目建设全线条纵向各节点的关键要素、解决路径、协商模式等,确保项目落地可实施性。
为快速推进项目落地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靠前服务,多措并举,精准保障,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对重点项目采取容缺受理、模拟审批、承诺许可、图证分离等方式,压茬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手续。深化“项目管家”制度,为每个重点项目确定一个项目管家,按照“有呼必应、无需不扰”的原则,提供24小时全流程土地、规划服务,协调推进项目落地、建设。截至5月底,已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面积2326.5万平方米,促进项目“拿地即拿证”“拿地即开工”。
土地规划服务保障工作是推动项目落地实施的重要环节。下一步,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将进一步扎实履行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职责,把服务保障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形成工作合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土地要素支撑和规划服务保障。
(王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