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历经改革开放40年,青岛的棚改工作始终开足马力,改出了安居,改出了新环境,改出了老百姓的一张张笑脸。

对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来说,棚改,是一场关乎格局的“大手术”。从住房“解困工程”到“安居工程”,从“两改”工程(旧城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到棚户区改造工程,数以万计的青岛市民逐步实现了“宜居”的梦想。历经改革开放40年,青岛的棚改工作始终开足马力,改出了安居,改出了新环境,改出了老百姓的一张张笑脸。

一家几口住在破旧的大杂院,筒子楼里几十户共用一个水龙头、一间厕所……过去,尽管守着海滨春暖花开的风景,但面对这样“蜗居”条件的老青岛人实在无暇赏析。1985年的一次全市房屋普查显示,当时青岛市民人均居住面积仅5.3平方米。后来,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中低收入家庭无力改善居住条件,生活在低矮破旧的城市棚户区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大幕也徐徐拉开。

市城乡建设委提供的一组数据有力地佐证了这种变化:1990年-1993年,青岛实施了“解困工程”,10523户“特困户”率先搬进了新楼房;1994年-1997年,基本完成了居住条件恶劣、防灾能力差和影响城市形象的棚户区改造,安置居民两万余户。1998年-1999年,青岛实施了规模浩大的24片剩余棚户区的改造工程,通过易地安置和就地安置,2.3万户普通百姓从低矮的小平房搬进了宽敞的楼房。此间,崂山大院、太平镇、南仲家洼、道口路片、劳工房片、振华路52号……一处处破旧的棚户区消失了,一片片新的居民楼建起来了。青岛的城中村也开始改造,辛家庄变成了香港花园,浮山所成了新贵都,海泊村变身海泊人家,小鲍岛成了颐中银街……2013年,国务院下发2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这一次棚户区改造覆盖了全市的危旧房、陋旧村和筒子楼。截至2017年,全市共启动棚户区改造18.4万户,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

看着新家园一砖一瓦搭建起来,棚改户矫洪军心中充满了期盼,这是新家梦实现的地方。1975年她和丈夫结婚时,住进了开平路15号的筒子楼里,一住就是四十年。那处老楼每层11户,共用一个厕所,只有三个蹲坑,她家的房子面积20.5平方米,分里外两间,生炉子做饭都在屋里面。回忆起筒子楼的生活,矫洪军直摇头。如今,那座破败的筒子楼已变成了漂亮的现代化小区“水清新居”。小区环境优美、配套完善,院内有绿化,地下有停车场,还有专业的物业公司管理。矫洪军在2017年搬到了这里,新居两室一厅,71.56平方米,布置得十分温馨。“小区环境好、很安静,风景也好,住起来特别舒心。”坐在新家明亮的客厅里,矫洪军的脸上笑开了花。

和矫洪军一样,还有许许多多青岛人告别了不堪回首的“蜗居”生活,搬进了宽畅明亮的现代化楼房。截至2017年底,青岛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2.7平方米。同时,在棚户区改造推动下,城市土地资源实现了更高效的配置,城市发展空间得以进一步拓宽。

直指人心的美才是一座城市最生动的表情。通过棚户区改造,青岛城市面貌变得大气而优雅,市民生活变得舒适又便捷。2020年,我市棚户区改造任务将全面完成。到那时,一座环境优美度高、生活便捷度高、文明和谐度高、城市品质品位高的美丽之城将跃然而出,且不仅可以用眼看到,还能用心去感受。

讲述人:见证“现代化新城”浮山新区的崛起

一个人,一座城,一件事,一辈子。在王建军40年的工作生涯中,他与“解困”、“安居”、“棚改”等民生关键词有着不解之缘。上世纪70年代王建军进入青岛市房管局工作;1990年调入青岛市建委,历任开发管理处副处长、开发管理办公室副主任;2001年,任青岛市建委副主任后,他的诸多职务中又增加了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浮山新区开发指挥部总指挥等。在众多项目中,令他最难以忘怀的,还是浮山后的开发与崛起。

1996年,东西快速路的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安置改造中涉及拆迁的居民?与此同时,老城区的改造进一步加快,外来人口增多的趋势已经显现,人口的增长对城市有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疏解旧城区过多的人口,将人口向城市的外沿迁移。“当时的决策者将目光投向了浮山后。”王建军回忆,前几轮的城市规划中,都将浮山后作为城市发展的备用地来预留,“这为城市的发展留下了一块宝地。”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启动浮山后开发成了当时必然的选择。

在浮山新区的建设史上,1997年1月14日是一个具有纪念性的日子。这一天,浮山新区工程勘探第一钻破土钻探,揭开了浮山新区开发建设的序幕。浮山新区的开发建设采取了统一规划、配套先行的办法,通过《浮山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发布,确保了浮山新区整体发展的框架,使市政、公用、文化、教育、商业服务及治安管理、养老托幼等配套工程能高标准配置。至2006年,新区的主要路网建设已基本完成,一个崭新的城市新区基本形成。

如今,历经20年的风风雨雨,浮山新区已由当年的荒凉之地,华丽变身为容纳40万居民的新城区。“浮山新区的整体开发建设可谓青岛市城市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是城市建设理念和居住文化理念的一次升华,标志着青岛市城市开发建设由被动地解困、改造转为主动规划、营造。”回顾过去,那些棚户区几代人走出陋居的欣慰以及各种因新居而幸福欢欣的场景,王建军仍历历在目。他深情地说:“能够在这样一个时期,在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领域献计献策,直接参与并为之奋斗,是我一生的荣幸。能够在青岛经历、从事和见证这个变革年代的发展历程,我很自豪!”

讲述人:从“小平房”搬进“大高楼”

说起居住条件的变化,家住台湛路社区的仲伟义是最有切身体会的人之一,他不仅是土生土长的仲家洼人,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棚户区改造的直接受益人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住在仲家洼地区,当时弟兄几人同住一个四合院,我和妻子一家四口挤在只有30平方米的三间平房里,空间十分狭小。”仲伟义回忆,当时仲家洼吊铺很普遍,有的一家人挤在一间小平房里,屋里搭上木头梁子、铺上木板组成吊铺,小孩大人一上一下,居住条件可想而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仲伟义家不仅空间小,而且生活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当时卧室也兼做厨房,灶台和土炕相连,夏天一生火做饭,土炕就烫得人难以入睡。”仲伟义说,那时由于家里都是木窗户,密封不严,冬天只得拿木柴、散煤取暖,屋里烟熏火燎。“上厕所也是件头疼事,很多人排队等公厕,洗澡得去大众澡堂,很不方便。”当时仲家洼地区地面无硬化,下雨的时候,地面全是湿滑的泥,行人常常摔倒。

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仲家洼地区迎来了棚户区改造。仲伟义一家告别了低矮狭小的平房,住进了近7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楼房。“在这里,我们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厨房,生火做饭也用上了煤制气,后来换成了天然气,干净卫生还方便,在厨房做饭成了一种享受。”仲伟义笑着说:“搬进新房不久,就先后通了暖气,装了空调,家里冬暖夏凉,再也不用生煤取暖了。”

不仅如此,近二十年来,仲伟义所在的小区还经历了多次改造和整治,如今,小区地面经过硬化,铺上了透水砖。闲暇时分,仲伟义制作了木板凳,放在楼下小花园供居民休息,老邻居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改革开放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棚户区改造让我们普通市民的居住条件天翻地覆,真是知足。”仲伟义感慨道。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