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哈尔滨共同签署共建哈工程青岛创新发展基地项目协议,力争3年时间形成在校生10000人规模。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哈尔滨共同签署共建哈工程青岛创新发展基地项目协议,力争3年时间形成在校生10000人规模。

早在201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就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签署了《共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框架协议》,双方将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哈工程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也是有许多亮点。

“区市重教”的发展势头迅猛,对于注重人才培育、创新引领的青岛而言,人才和教育在今日更是至关重要。

万人规模!哈工程青岛校区诚意满满

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和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签署共建哈工程青岛创新发展基地项目协议,又一所全国名校将落户青岛。

根据协议,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选址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规划占地2000亩左右,总建设规模约10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校企联合学院、青岛研究院,一期建设规模不低于30万平方米。校园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并结合校区地势、地理位置,以三沙路为轴分为东、西两个区域。自西向东形成“山—校园—海”的景观生态带。

并且,哈工程青岛校区还将力争3年时间形成在校生10000人规模。哈工程青岛科技园总经理孙宏放介绍:“按照计划,一期工程完成后,校园建设达到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在校生规模计划首年达到1200人;到第三年,在校生规模力争达到10000人,其中研究生规模力争达到4000人。最终,青岛校区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0000人左右,继续教育学生规模达5000人左右。”

哈工程青岛校区将设置6个左右学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20余个本科专业。并且将与国际名校如南安普顿大学以及学术机构展开合作,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本次哈尔滨工程大学落户青岛的亮点正是基于青岛丰富的海洋资源,将发挥在船海领域的特色优势,在青岛创新发展基地设置重点优势学科,建设深海空间站国家国家重大专项等平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产学研用协同聚集效应,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军民融合战略实施,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

哈尔滨工程大学分量十足

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陈赓大将为首任校长,中央军委直属正大军区级(正部级)高校,1966年文革爆发,哈军工退出军队序列,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国家“一五计划”唯一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985平台院校,56所研究生院之一,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由国防科工委、海军、教育部、黑龙江省、国家海洋局重点共建,现隶属于工信部。

作为鼎鼎大名的“国防七校”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中国三海一核领域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更是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的唯一获奖院校。本次哈工程落户青岛,必将成为青岛高校圈中分量十足的一颗明星,也将极大提升青岛教育的含金量。

青岛“高校朋友圈”再添新力量

青岛在海洋科技领域,聚集了全国30%的海洋科研机构,50%的海洋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具有领跑全国城市的实力,这也是吸引主攻船海领域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的重要原因。据了解,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和青岛船舶产业园已先期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研究院目前已入驻海洋新材料、舰船总体技术等7个国内顶尖国防创新团队,正在创建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实验室、青岛水下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实验研发平台和海上试验场。

高校对一个城市的影响之大,显而易见。教育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持,创新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全国性名校,选择青岛作为新校区,既是对青岛本地教育资源和条件的认可,同样也是对青岛整体教育水平的促进。

哈工程落户后,将依托青岛在海洋等领域的优势,整合青岛市以及国际知名涉海单位等资源,凝聚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海洋领域一流人才,并形成多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团队,从而为国家、青岛市及西海岸新区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

衡量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拥有大学的数量和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考量标准,它直接影响城市的经济活动、创新能力以及人才集聚度。

随着青岛“高校朋友圈”的不断扩容,将为青岛的城市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