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数据统计,目前中国80后、90后人群的有房率高达70%,居全球第一。然而,这些年轻人中的大多数,经济能力和高企的房价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有数据统计,目前中国80后、90后人群的有房率高达70%,居全球第一。然而,这些年轻人中的大多数,经济能力和高企的房价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于是,“啃老”买房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但这些年轻人中,也有一股清流,就是完全靠自己能力买房的。那么,这些人是如何靠一己之力买上房的?他们的买房之路顺利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刚需: 首付35.5万元每月还5000元,其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作为普通上班族,我们能自己买上房,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说这话的王女士,与丈夫都来自临沂,2017年在青岛结婚。原本他们想当年在城阳买套婚房,不曾想被一纸限购令拒之门外。“政策要求外地来青者买房时,需要提供一年的社保或纳税记录,我们当时没有,于是赶紧开户交社保。于是,2017年一整年,我们都不具备买房条件,只能眼睁睁看着房价一天一个变化。”王女士说。

2018年4月,王女士具备了买房资格,但发现,手握28万元已经无法在城阳买房了。于是这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除了努力攒钱凑首付外,还在马不停蹄地四处看房。“看了好多新楼盘,大户型居多,总价都很高,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所以就借了10万元,买了一套面积不大的二手房。”王女士告诉记者,他们这套房子是今年年初买的,位于城阳区,建面不到80平方米,总价为116.5万,首付35.5万,贷款81万。“如今月供近5000元,刚好花掉我一个人的工资,我老公的钱则作为家庭支出和偿还外债。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终于在青岛有个家了,这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现在家里老人一直在催我们要孩子,但这样的经济压力,怎么敢要孩子?”

王女士坦言,从有买房的打算起,她和丈夫就没想过啃老。“我们两家父母都在农村,一年挣不了多少钱,能养活自己就已经不错了。我实在开不了这个口再去求他们帮忙。换句话说,其实我们也无老可啃。有时候也挺羡慕那些父母可以帮上忙的朋友。”

改善: 10年间成功“卖一买一”,不靠父母月还2万房贷

不靠父母想在青岛买套房,对于年轻人来说,确实难度很大。为此,有些刚需表示,如果早10年买上房,那时房价低,现在卖掉以前的房子改善一下居住环境,会轻松不少。然而事实真的有这么简单吗?李女士听到这句话,苦笑了一下说:“10年前我就买了房,去年刚换上房,如今背负近2万元房贷。一路走来,都没有跟父母和公婆要过一分钱,虽然辛苦但也自豪。”

2009年,还在济南的李女士,相中了当地一套总价54万元的新房,面积约为99平方米。当时仅攒了3万元的她,很“大胆”地向亲朋借了7万元,凑齐10万元首付买下了那套房子。几年后,她来到青岛工作,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租房生活。“这些年,我搬了4次家,结婚和两个孩子的出生,都是在这几套出租房里度过的。想到在青岛不能没房子,2013年,我们就在城阳买了套85平方米的公寓,总价42万元左右,当时也是借了一部分首付,每月还贷1800元。后来为了给父母找个养老的地方,2015年8月,我们又在海阳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总价36万左右,交了部分首付,剩下的5年还清,每月还款4000多元。”李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名下已有3套房,但她在青岛市区却还是过着租房生活。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她和丈夫商定卖掉济南的房子,买一套学区房。

2016年,李女士济南的房子卖了96万元,拿着这笔钱,她和丈夫又开始了东奔西走的看房之路。历经近2年多的时间看房和筹钱,去年上半年成功在市南区买上了一套二手房。这套房子位于闽江路,总价286万元,首付130万,每月还款1万多元。“现在三套房子的月供加起来要近2万元,加上两个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压力很大。想起来挺辛酸的,我们都40岁了还在为房子所累。不过,值得骄傲的是,我们从买第一套房子到现在,就没有跟家里要过一分钱,都是我们自己奋斗出来的。相信也会成为孩子的表率。”李女士说。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