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穿过70年的时光回望,青岛的发展建设演绎着辉煌绚丽的变奏曲,澎湃着昂扬向上的最强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晚报与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推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铭记光辉历程,为新时代岛城的高质量发展汇聚动能、添砖加瓦。
开栏语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云际会,70年沧桑巨变,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岛城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矮小破旧的老楼到高耸入云的大厦,从泥泞不堪的小径到笔直宽阔的大道,从凋敝衰落的旧街区到开放现代的新城市……穿过70年的时光回望,青岛的发展建设演绎着辉煌绚丽的变奏曲,澎湃着昂扬向上的最强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晚报与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推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铭记光辉历程,为新时代岛城的高质量发展汇聚动能、添砖加瓦。
诗人海子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安居、宜居,是所有居民的梦想。从住房“解困工程”到“安居工程”,从“两改”工程(旧城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到棚户区改造工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岛市的一系列住房改造工程,实实在在地为千家万户提高了居住条件,营造了“诗和远方”。“老青岛”们纷纷告别了“蜗居”生活,逐步实现了“住有宜居”的梦想。
开发前的浮山后。(徐常青摄于1994年)
现在的浮山后是岛城最大的居住片区之一。 (徐常青摄于2019年)
历史从大杂院筒子楼迁入新居
新中国成立后,那时的青岛除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之外,还有大片老旧危房和拥挤狭窄的棚户区。一家几口挤在破旧的大杂院,筒子楼里几十户共用一个水龙头、一间厕所的现象比比皆是。1985年的一次全市房屋普查显示,当时青岛市民人均居住面积仅5.3平方米。“居者”虽然有“其屋”,但住在这样的屋里,根本谈不上有品质的生活。
改革开放后,青岛市的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大幕也缓缓拉开。台东仲家洼、西镇十大院、市北小鲍岛、四方棉纺宿舍、铁路宿舍等片区的老旧危房陆续拆迁改造,一处处破旧的棚户区消失了,一片片新的居民楼建起来了。2013年,新一轮的棚户区改造启动,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全力推动棚户区改造驶入快车道。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启动棚户区改造22.5万户,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青岛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2.9平方米,较2012年年底提高5平方米。
感受房子更大了环境也更好了
说起居住条件的变化,家住台湛路社区的市民仲伟义是最有切身体会的人之一。他不仅是土生土长的仲家洼人,也是棚户区改造的首批直接受益人之一。“当时,我们弟兄几人同住一个四合院,我和妻子、孩子一家四口挤在只有30平方米的三间平房里,空间十分狭小。”仲伟义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仲家洼迎来了住房改造。仲伟义一家告别了低矮狭小的平房,住进了近70平方米的宽敞明亮的楼房。“在这里,我们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厨房,生火做饭也用上了煤制气,后来换成了天然气,干净卫生还方便,在厨房做饭成了一种享受。”仲伟义笑着说。
和仲伟义一样,今年74岁的战淑芳也享受到了住房改造带来的“红利”。战淑芳原来住在杭州路195号2号楼,属于交通局职工宿舍。上世纪80年代,单位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她家从12平方米的筒子楼搬进了52平方米的“大房子”。虽说房子变大了,但老少三辈住在一起还是太挤。2015年启动拆迁后,她用房屋补偿款在金科星辰小区选了个90多平方米的小套三。一说起新房子,战淑芳就喜笑颜开,“自己再添点钱简单装修下就能住进来了。小区环境真不错,有专门的社区活动中心,以后活动再也不用愁没场地了。”
意义提升城市品质增强竞争力
住房改造到底给一座城市带来了什么?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与环境的同时,还带来了哪些变化?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专家认为,改造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品质,增强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一座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指标和自然风光,直指人心的美才是一座城市最生动的表情。“消灭”棚户区,建成现代化居民小区,可以使整座城市焕然一新。同时,在现代化小区里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居民才能真正享受到时代发展的实惠。
另一方面,在住房改造推动下,城市土地资源实现了更高效的配置,城市发展空间得以进一步拓宽。如今容纳40万居民的超级社区浮山新区当年只是一块偏远的荒凉之地。1997年1月14日,浮山新区第一钻破土钻探,揭开了开发建设的序幕。据了解,浮山新区的开发建设采取了统一规划、配套先行的办法,市政、公用、文化、教育、商业服务及社政、治安管理、养老托幼等配套工程均高标准配置。“浮山新区的整体开发建设可谓是青岛市城市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是青岛市城市建设理念和居住文化理念的一次升华,标志着青岛市城市开发建设由被动的解困、改造转为主动的规划、营造。”回顾过去,特别是那些因新居而幸福欢欣的场景,对原青岛市建委副主任、浮山新区开发指挥部总指挥王建军来说,仍历历在目。不只是浮山后,还有老台东、老四方、老沧口……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这些原本老旧的地方都焕发了青春,岛城各区域的差异越来越小,城市的肌体越来越健美。
趋势“棚改”在青岛将成历史名词
记者了解到,现在,青岛市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已经进入了“深水区”,2019年,我市棚户区改造计划启动2.8万套(户)。在此前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典龙介绍,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托底工程”,自2013年起每年都将其列为向市民承诺必须完成的“市办实事”。“到2019年底完成主城区所有‘棚改’任务,而到2020年将基本完成全市‘棚改’任务,届时‘棚改’将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在青岛消失。”李典龙说。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个“住”字,夯定了房屋的自然属性,表达出广大人民的心声。而住房改造工程,就是为了更优质、更完美地解决老百姓“住”的困境。有关专家希望,在今后的城市建设进程中,不要再产生新的“棚户区”,这就需要城市的建设者和决策者大幅度提高设计标准和建筑质量,公共配套设施要完善,空间布局要合理。在改造的同时,保护历史建筑,传承历史文化也同样不可忽视。坚持改造和保护并重,坚持改善环境和历史文化并行,坚持提升品质和与自然风貌共融。在打造美好的生活居住环境的同时,充分挖掘、保护和彰显青岛独特的自然风貌魅力、历史文化魅力、人文精神魅力,打造环境优美度高、生活便捷度高、文明和谐度高、城市品质品位高的美丽之城。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傅春晓 摄影徐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