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医疗健康产业的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是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关键支撑。刚刚迈入“十四五”,青岛医疗健康大项目建设传来好消息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5日讯 医疗健康产业的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是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关键支撑。刚刚迈入“十四五”,青岛医疗健康大项目建设传来好消息,在城阳区,一座“生命方舟”已经拔地而起,经过两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奋战,青岛市公共卫生应急备用医院竣工落成;在高新区,康复大学7栋建筑主体已封顶,其他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建设者们抢工期、提进度,力争全部项目于2021年如期竣工。
1月4日上午,观海新闻记者在青岛市公共卫生应急备用医院看到,病房楼内已配上了病床,手术室设备已到位,工作人员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局部收尾和设备调试工作。这是国内首个具备平战转换功能的医院,已于2020年12月31日竣工。
据了解,市公共卫生应急备用医院项目从去年10月31日第一个单体钢结构开始吊装,到12月31日工程竣工,两个月的建设期,已实现了多项建设之“最”:配备13种综合管线总长度达到40公里,数倍于普通医院;高端设备配比为普通医院的2倍以上;拥有国内一流百级负压数字化手术室等智能设备。
为保证施工进度,项目建设过程采用装配式建筑以及模块化设计的应用,为工程按期竣工提供了速度保障;应用BIM技术,利用三维建模,实现了详图设计、车间加工、现场安装无缝对接,控制了加工精度和现场安装质量,有效降低了返工率,节省了成本。
据悉,院区建筑面积43000多平方米,由6栋单体组成,其中包括4栋病房楼、1栋ICU医技楼及1栋行政后勤保障楼。平时总床位数为348张,战时总床位数为382张。观海新闻记者在病房区看到,所有病房均为负压病房,负压病房的通风系统按照平战结合设计,送排风系统按楼层及分区分别独立设置,可有效避免污染区、半污染区及清洁区的交叉感染。
同一天,青岛另一项医疗健康大项目也在快马加鞭地推进当中。初冬时节,康复大学项目建设工地机器轰鸣,为了让项目于2021年全部如期竣工,广大建设者抢工期、提进度,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记者在现场看到,康复大学的4座宿舍楼、校医院、学生活动中心、能源中心等7栋单体建筑已经封顶,另外21栋建筑已进入地面以上施工阶段,整体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康复大学项目选址位于高新区,经二路以北、火炬路以南、安和路以西、前海路以东。学校占地面积约1360亩,总建筑面积约53.5万平方米,办学规模暂定10000人(5000名本科生、5000名研究生),总投资约60亿元。校园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共享中心、公共教学实训中心、创新驱动中心、学术会堂、宿舍楼、单身教师公寓、校级行政楼、六大学部、公共实验楼、动物实验中心、校医院、能源中心、南北区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体育馆及室外配套等。
近年来,青岛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发展健康产业,不断加快高水平医疗机构建设,集聚优质医疗资源。2019年12月,青岛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的意见》,力争到2022年建成综合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统筹优化布局,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引进、盘活、嫁接、提升医疗资源,新引进建设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青岛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蓝谷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青岛院区、中日友好国际医院,加快建设韩国延世大学世福兰斯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等。
2020年,全市新增6家大学附属医院;引进各类人才2900多名;建设高水平医院重点项目20个,计划增加床位1.61万张。最近的一张“时间表”、“路线图”,已经可以显示出青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决心:9月,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在西海岸新区开工,规划建设临床医学院教学基地、公立和国际两家医院,以及精准医学研究中心、智慧医疗研究中心等;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全面开启室内精装工作,计划2021年6月开诊;11月末,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出“求贤令”,面向全国招聘600余名高端医疗人才,为12个卫生重点项目“招兵买马”……
进入2021年,大健康产业以大项目建设为牵引,将加快补齐我市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均衡布局三甲医院在各区市的设置,“大病不出青岛”的目标将初步实现,打造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的美好愿景指日可待。(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郭菁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