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6月11日上午,全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现场会在李沧区召开。
在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里走一走,看一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处处透着便利:孩子放学后没地方去,社区里建起了免费托管班;社区服务站里,有医生24小时“值守”,可随时上门诊疗;家里水电出了毛病,一个电话就能“招来”专业的社区志愿者……
在居民李建君的记忆里,以前的社区居委会对于居民来说,就是开证明的地方,而现在却变成了服务居民的场所。
“社区真的变了。”享受到社区服务带来诸多便利的李建君感慨道。
社区既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城乡社区治理这一关乎“中国之治”的“宏大命题”,背后却联系着每个居民的“细微幸福”。
6月11日上午,全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现场会在李沧区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指示要求,总结工作、交流经验、部署任务,不断开创全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新局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岛答好“宏大命题”服务“细微幸福”的成效,以及未来如何打造更多城乡社区治理的“青岛品牌”和“青岛样板”的实践路径。
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
01
为民精准精细服务:
城乡社区治理的“样板”长这样
青岛城乡社区治理的“样板”,应该是什么样子?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给出了“答案”。
首先,服务好,基本服务社区内都能享有。今年66岁的于仙花,体验到了社区全方位服务带来的幸福感。绿色便民大食堂里吃饭,可以打三折,实惠得“不得了”;抬脚便可到的便民服务社可以购买蔬菜、水果、日用百货等商品,社区每人每年发放的5000元福利卡“使不了”;买完菜,约上三两个老姐妹到幸福街上的“喫茶去”茶馆免费喝茶,心情好得“不得了”。
面对做好服务“一老一小”这一城乡社区治理的“必答题”,上流佳苑也有了“实招”。社区开办了免费托管中心,为1到3年级孩子提供免费托管服务,免去家长的后顾之忧;配建了面积约230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中心,为60岁以上老人尤其是半自理、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
再就是,经济好,人人享有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一条党建引领、经济繁荣、群众幸福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上流佳苑的“康庄大道”:在社区党委带领下,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由2018年的7700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0297万元,社区集体资产总值超过30亿元,五年累计投入民生保障2.86亿元,社区为股民发放的生活补贴从2018年的每月1600元提高至每月2500元,非股民也享有每月600元的生活补贴和900元的社保补助。
上流便民服务社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社区居民在此一站购齐
城乡社区治理的“样板”,也是所有人参与治理的社区。通过党员共议、居民商议、共建联议的形式,搭建民主协商会、居民论坛等协商议事平台,上流佳苑社区用3个月就完成了42部电梯的加装工作,不到一个月就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100%。
不仅仅是上流佳苑社区。因地制宜满足本社区群众的需求,青岛城乡社区治理的“样板”正在不断涌现。
作为年轻的城市社区,李沧区延川路社区结合社区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异质性高、社区资源种类多以及社区居民需求复杂化等特点,促进各类资源融合服务社区居民。与中国海洋大学深度合作,携手共建延川路蔚蓝社区学院,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高质量教育。引入颐诺国际等39家社区共建共治“合伙人”,组建“银龄闪耀”服务队、“红色先锋”医疗护卫队等7支20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半边天启航计划”等特色服务项目7个,培育“延读社”等社区社会组织27个,开展助困助学等公益活动1000余场次,“理想延川”社区治理品牌成为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的最直接体验。
而作为老城区代表的沧口街道邻里中心,设有多功能室、中国式摔跤馆、非遗实践基地、沧口小剧场、童梦同行儿童之家、理发屋、烘焙厨房等功能室,采用无休运营模式,培育了92支社区自组织、2300多名小邻志愿者,每天服务居民600余人次,每周开展各类活动50余场次,满足社区居民不同的需求。
02
治理重心“下移”
更多的资源管理服务下沉到社区
实现治理重心“下移”,是城乡社区治理的题中之义。青岛让更多的管理服务资源赋能城乡社区一线,使社区成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家园。
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青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治理、高效能服务,推动加快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
目前,全市已建立网格(小区)党支部4023个,划分楼院(楼栋)党小组8900余个,确定党员中心户3.5万余个,布局建设网格党群服务站2018个,有效推动了党的工作进楼入户、延伸到“神经末梢”;深化拓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100余支,12万名党员到社区报到,帮助社区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精准回应和有效解决民生、发展、执法三大类诉求,将大量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一线,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诉求事项35.29万件,诉求解决率为93.43%,满意率为97.89%。
上流佳苑社区幸福街上汇聚了社区创办的茶馆、便民服务社、幼儿托管中心等便民场所。
安全感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也是最基本的民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在青岛正在蹚出自己的路。
现在,1.4万个城乡社区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9万名,实现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网格全贯通;所有社区建成1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配置1名法律顾问,组建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物业纠纷、治安纠纷等 N个调解小组,加大无讼社区创建力度,切实把小矛盾小问题化解在基层;开创全国首个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市级地方标准,城乡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站覆盖率达到 95%以上,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问题发生;建成智慧安防小区(村庄)11902个,实现市域全覆盖,6295个智慧安防小区(村庄)实现可防性案件“零发案”。
聚焦养老、医疗、文体活动、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之重”,青岛将更多的公共服务下沉到社区。
建成138处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213处标准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由专业养老机构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的城市。
建成28家社区医院、20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街卫生院、3932个卫生室,基本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3000余家基层机构,初步实现“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镇街、社区”。
建设“市民身边的图书馆”,建有“青图驿站”104个,24小时图书馆34处,文化馆分馆161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000多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便民文化圈。
在城乡社区更新建设场地设施3186处,青岛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到3.3m²,高于全国2.62m²,社区居民健身去哪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居民家门口建起的一处处场地,让社区居民有了运动好去处。张羽摄
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2022年改造小区318个,惠及居民9.2万户;今年计划改造小区473个,惠及居13.77万户。
……
更多好政策好举措的“上山下乡”,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03
补齐短板勇于创新
打造更多“青岛品牌”和“青岛样板”
当前,青岛正在推动全市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这就需要对标先进城市好经验好做法,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补齐短板勇于创新,打造出更多城乡社区治理的“青岛品牌”和“青岛样板”。
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社区党组织要当好“主心骨”,加强对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整合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服务中去。广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开展志愿服务、化解矛盾纠纷、收集社情民意,引领带动更多群众投身社区治理。
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城乡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中“唱主角”,引导居民依据兴趣爱好、特色专长,成立邻里互助团、纠纷调解队、志愿服务队等各类自治组织,搭建群众喜闻乐见的议事协商平台,激发群众参与城乡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坚持因地制宜。每个社区自身资源禀赋、基础条件、人文特色各不相同,需要立足自身实际,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有机结合,加快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
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了多种多样的家用工具,方便社区居民急用。
考量社区承载力。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可以依托智慧社区综合平台实现各类信息一次采集、多头调用,大幅减少社区各类报表。严格落实社区工作准入清单,各职能部门不能随意将自身权责事项派交社区承担;对各职能部门在社区加挂的各种牌子、出具证明等事项,也要进一步清理规范,着力减轻社区负担,让社区真正回归主业,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抓服务、抓治理。
城乡社区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让群众生活办事更方便一些,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共建共治共享。只有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凝聚更多有生力量,才能做好新时代的社区治理工作。
(作者慕昱摄影邢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