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纵观西部老城,已有火车站、轮渡、快速路、海底隧道已经弄成“带状”的交通枢纽,跨海地铁、新疆路快速路在紧锣密鼓地建设

    编者按:年迈的西部老城是青岛城市日志的起点,文化的母脉。为了破解道路拥挤、停车矛盾突出的问题,青岛已经开始编制西部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胶州湾东岸28万平房公里历史城区,延安三路、长春路、威海路、海泊河以西的胶州湾区域划片入区,重新编制进新的立体交通网络之中。

    纵观西部老城,已有火车站、轮渡、快速路、海底隧道等交通枢纽,跨海地铁、新疆路快速路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虽然“立体交通网”的规划还在酝酿,但可以想见的是,未来西部将形成密集的多维度交通网,破解老城路窄出行难的问题。

    近日,新闻网记者走访了新规划中提及的修建中的快速路三期、已经淡出人们视野的轮渡、实现青黄两地互通有无的海底隧道以及正在紧锣密鼓施工的地铁换乘站,西部老城区的立体交通网络架构“编织”进行中

快速路三期“盼升级” 空中“城市之路”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城镇群聚效应不断……冲击并考验着青岛的主城区的交通路网。青岛市政道路拥挤每况愈下,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在城市上空架起一道新路——东西快速路。随着快速路一期、二期的正常通行,让市民不断尝到甜头。无信号灯、不间断地、快速通行的高架桥远远胜过一般的城市化道路。横亘在城市上空的“快速路”成为人们出行的必要方式。

小港旁新疆路高架路施工状态
小港旁新疆路高架路施工状态

    目前,快速路三期最重要一环“新疆路快速路”因为建设难度大,一直没能通行。起于上海路路口,与胶宁高架路三期相接,平行胶济铁路西侧,采用整体式高架形式沿冠县路、新疆路向北,跨过普集路货场后分为两幅,沿昌乐河两岸高架,终点经昌乐河立交接入杭鞍快速路,全长约3.5公里。建成之后,连通青黄交通“大动脉”的胶州湾隧道,从黄岛经隧道、地大市区后,市民驾车可直接通过新疆路高架桥迅速抵达航鞍高架路或者环湾大道。

    记者驱车亲自体验了一把从岛城东部到西部的“快速之旅”。下午一点半中,记者从燕儿岛路拐上宁夏路高架,工作日的下午,快速路上车辆不多,仅用了10分钟就到达台东三百惠商场,大约6分钟过去了,记者抵达西部市立医院附近,从东到西基本上是一路畅通无阻。

    行驶到西部市立医院,记者看到新疆路快速路-医院西侧段已经雏形初现了,路面已经平整、安全护栏继续在安装中,初步具备了通行能力。而小港附近,中联自由港门前那段快速路建设进程较慢,车每每经过此处,尘土飞扬,水泥搅拌机轰隆隆作响。工程被蓝色铁皮围住,从外部能看到钢筋交错的网格,部分桥墩子已经摆好位置,但未能连接桥面。而快速路旁边就是火车进出青岛的必经轨道。

“轮渡”转型“观光”快线 邮轮母港带动“海航”时代到来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通的轮渡码头,曾是连接青岛和黄岛的唯一通道。大船摆渡来往的行人和货物,每天通往老黄岛或者薛家岛安子码头。随着胶州湾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继开通,青轮渡没落了。公路成了最便利、耗时最少、最常用的一种交通方式。而和飞机一样“看天定路”的轮渡逐渐成了供游客游览海上风光的码头。


西部,交通,走访,立体,交通网
如今荒凉的轮渡大院

    下午2点,当记者亲自探访轮渡码头,昔日人声鼎沸的轮渡大院子空空如也,两排已经搬离了居民的破筒子楼显得有些荒凉,院子轮渡办公大楼安静伫立在那。通往快船售票处的小路上停着几辆空的出租车,司机躲在一旁的路边休息。顺着指示牌进入曾经人满为患的售票厅,如今已经空荡荡,只有5、6个客人坐在候船室漫不经心地等待出发。

西部,交通,走访,立体,交通网

青岛港客运站盼邮轮母港时代来临

    虽然轮渡的热闹不再,但是“海运”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在青岛并未退出历史舞台。

    老青岛人都知道大港是军用码头,而小港则是货运码头。新疆路上青岛港客运站只承运寥寥几艘从青岛到日本、韩国的船只。近年来,小港片区打造世界级邮轮母港的计划付诸实践,码头主体工程已于去年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至此,世界最大邮轮在此可以自由进出,设计年通过能力为60万人次。而在邮轮母港周边将配套建设国际顶级商业中心、游艇码头、休闲中心、星级酒店、SOHO办公区,总投资规模逾千亿。西部的小港湾振翅一跃,全新的邮轮母港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