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青岛经济中心的东移,市南西部逐渐没落,成了急需待兴的老城区,现在青岛市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市南老西部的振兴,缩小东西城区之间的差距,其中包括青岛湾拆迁改造,团岛旧城改造,中山路复兴以及新兴商业的打造。

   中山路片区复兴和旧城保护规划方案已基本形成

中山路走上了“文艺复兴”特色之路

    中山路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闻名全国的商业街,曾经是青岛的“名片”,也可以说是青岛商业的“母脉”。

    中山路约1500长、商业街创始于1897年德国占领时期,原分为两段,南段是栈桥至德县路,名斐迭里街,属德国等欧美侨民居住地,史称“青岛区”,也叫“欧人区”;北段自德县路至大窑沟,属国人居住的“鲍岛区”,也称“华人区”,俗称大马路。1914年开始,日本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了8年的殖民统治,这条路改名为静冈町,至今还留下了日本商号的一些遗迹。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则更名为山东路。1929年5月22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中山路。

    上世纪30年代,青岛的经济文化进入繁荣时期,步入鼎盛的中山路成为青岛的金融中心,中国银行青岛分行、交通银行等各类官办、私营银行、钱庄凭借着自己的雄厚实力在此立足。中山路金融商业中心地位可见一斑。

    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山路的地位依然,当时青岛最早的现代综合商场青岛百盛就在中山路上,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行政中心、商务中心东移,老的商业街区呈现衰落的征象。中山路旧城的经济复兴与旧城保护计划开始提上日程,青岛市政府组织专门的机构研究论证相关改造的政策与措施,开展了该区域规划方案的优化工作,规划把解决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把文化回归与经济繁荣作为主要目标。目前,中山路片区复兴和旧城保护规划方案已基本形成。

    在大规划落地之前,中山路片区已经悄悄地开始了自己的“文艺复兴”,借助赫赫有名的天主教堂,加之青岛独具特色的“菠萝油子”地,成了知名的旅游景点,各式咖啡馆、文艺小店兴盛,加之2005年中山路片区第三次改造后重新开业的劈柴院,有人说,中山路现如今更有“情怀”了,即便再也没有往昔的繁华,但中山路的“金字招牌”足以支撑它走上“文艺复兴”的道路。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