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过去的许多年间,住公房,交租金,是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的居住解决之道。青岛的公房主要是青岛市房产管理局直接经营管理直管公房和单位自管公房两种。
过去的许多年间,住公房,交租金,是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的居住解决之道。青岛的公房主要是青岛市房产管理局直接经营管理直管公房和单位自管公房两种。
新闻回顾——
十一个单位在鞍山四路组织住宅小区联建
由市规划设计管理局牵头统一规划,市建筑设计院统一设计,八个大局所属的十一个单位组织起来联建的鞍山四路十二座五、六层住宅大楼(共二万多平方米),从今年三月初开始破土动,只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主体工程,有的楼并已开始内外装修,建设中做到了先地下后地上,住宅建设和配套工程同时施工日前下水已安好,上水正在机紧进行,高业服务网点和绿化也作了妥善安排,建成后将成为一片布局比较合理,配套比较齐全环境和居住比较协调的新建筑群。
实践证明,搞住宅小区联建是加快城市住宅建设的一条好经验,好处很多,一是有利于实施规划,联建的住宅组群,不但在建筑造型.立面装修等方面可以取得统一完整的效果,而且可以通过建筑花墙大门等的点缀,建筑色调的变化,以及铺设人行走道和绿化,形成一个完整,统一而又富于变化的建筑空间和舒适安静的属住环境:二是有利干市政工程和商业网点等的配套,可以改变居住区无市政设施,无公共交通,无商业学校,无绿化空地的状况:三是有利于节约人力和资金。这项工程仅铺设污水管道一项即可节约一万余元,并提前工期半个多月;四是有利于简化建筑手续和组织鑣睜总之,对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建设建度都有好处。
解放初期,青岛的住房问题尚不突出。从1950年到1955年,那时还出现过桂牌租房。据老房产人回忆。市房产局所属的各区房产办事处解放后将一批空置房房源公开向社会挂牌出租,市民可凭相关证明申请租赁居住1955年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加,我市各单位开始从福利基金的多年积累中拿出资金自己建房子。
据《青岛房产志》记载.1978年以后,各单位新建住宅日益增多面对住房分配供不应求的局面,各系统、各单位基本都制定了相应的分房办法,大数的做法主要是:一、成立分房委员会.由内部各部门推选出的分房代表和单位领导及职能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本单位的分房事宜。一由职工个人提出要房申请,由分房委员会审查确定申请者的资格。三综合评分分房对象限于本单位正式职工,分别按照职工的职称、职务.工龄、原住房条件等分类计分。职务(职称)高分值则高,工龄越长(一般每满一年计1分)分值越高,有的单位还设置附加分,如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规定的附加分有:子女分(独生子女加信)、老人分(鼓励瞻养老人的职工、所龄分贡献分(奖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方面的奖励和国家、省、市劳模及科技板尖人才)等,按分值高低依次分房。有的单位对特殊情况规定可不受分值限制。
当时有众多的中小企业,一个企业的资金盖不了一个楼座,为了解决选整企业职工长期无房分配的问题.1980年9月5日成立青岛市统一建设房屋办公室,设在青岛市房产管理局。具体操作是这样,由需要建房子的单位“凑份子”交建房资金,当时联建房子的每平方米的平均建筑价格大约是45元,由市房产局选址,市规划局批准后统建设,建成后按照各单位出资多少按比例分房。
当时由于僧多粥少,企业分房引发的争执许多福利分房的种种弊端,像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名词解释
市直管公房 由政府接管和国家经租收购新建井由房产管理部门直接管理的房展。属全民所有制公有房产的一部分.1950年末,市内直管公房建筑面611462380平方米,占全市房屋总建筑面积的1923%.190年末,直管公内建风面积8783500平方米,占全市房属en筑面积的26.58%.其中.住宅建风位722.91万平方米。占全市区实有住宅总建筑面积的4425%。
单位白管房 公有房产的一 部分,包括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管房产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白管房产。主要是各个单位日行建造成购置的。单位白管内技照国家和政府有关房地产政策.由单位自行管理。
数字1980——
1980年,青岛农民从集体分配的收人平均每人达到143元,比上丰增加十五元。全市职工工资总制比1979年增10700万元,全 民所有制职工平均收入达到837元,比上平增长106元,全有职工宿合城工面机达72万平方米,市区居民居桂面机由上年的每人平均1.95平方米增加到42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