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元化的众多“新玩家”正纷纷切入产业地产,行业“百家争鸣”的时代已然来临。

近年来,随着产业地产发展不断变迁,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主体,开始将目光聚焦到产业地产这块硕大“蛋糕”之上。

克而瑞产城发展部通过对产业地产领域TOP100活跃机构的监测发现,制造业实体企业、互联网科技企业、金融投资机构在产业地产领域的投资主体占比已超过30%,且未来这一比例有望继续提升。

我们认为,多元化的众多“新玩家”正纷纷切入产业地产,行业“百家争鸣”的时代已然来临。

多元主体竞争将成发展常态

REITs(公募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被称为“不动产金融王冠上的宝石”,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参照美国公募REITs市场占GDP规模的比例,中国公募REITs市场未来可达到6万亿元的市场容量。

2021年6月21日,中国首批9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在沪深交易所正式上市,首批9单公募REITs项目当中,涉及到产业园项目数量最多。而随着国内REITs上市机制日趋完善,产业地产退出方式更加多元,选择继续“杀入”产业地产的新兴企业,正逐步与早先的产业地产开发商形成竞争之势。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实体企业和金融投资机构的投资主体占比正以14%和11%的比例追赶着房地产开发商。尽管产业地产商和房地产开发商依然占据大头,但差距正在缩小,多元主体竞争格局将成为行业常态。

新旧“玩家”的不同发展逻辑

在外部多元主体积极入局产业地产时,业内老牌地产商也在马不停蹄地扩张。据克而瑞研究统计,2020年,全国40家产业地产运营商累计布局538个城市、1121个产城项目,行业呈现出“整体扩张速度放缓,但头部企业扩张加速”的趋势。

与传统的“销售+租赁”模式相比,产业地产商也一直在寻找发展新路径。而“产业投资”成为各大企业眼中的“香饽饽”。一方面,产业投资可帮助产业地产商更好完成招商工作;另一方面,产业投资还可与产业资源实现合作的深度绑定。

与产业地产商不同,实体企业涉足产业地产目的是为最大限度利用自身产业基础,整合战略资源。项目选址也会基于自身的产业布局,进行通盘考虑。短期利润固然重要,但产业资本会比金融资本和开发商更加耐心,这也符合产业地产“用长钱、放长线”的发展逻辑。

京东算是产业地产领域的“老玩家”了。2009年,京东就开始在全国大规模布局自建物流基地和电商产业园。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旗下运营的物流仓库已超过900个,总仓储总面积共计约2100万平方米。

不仅仅是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巨头,近期金融投资机构也在积极入局产业地产,凯德集团便是其中之一。据公司公告称,未来,凯德集团计划将把在中国的新经济资产规模从15亿新元扩大至50亿新元,重点涵盖产业园区、物流和数据中心等方向。

产业地产商拼命奔跑,多元主体纷至沓来。对行业是喜是忧?

无疑,一场行业争夺战无可避免,但“百家争鸣”正倒逼着传统“玩家”放弃销售思维,专注在优势领域构建核心竞争力。

或主动为之,或被动转型,多元主体切入产业地产都将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相信“群星闪耀”的时代将不会遥远。(中新经纬APP)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