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岛市“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发布,将实施10个重点工程,开展上合示范区、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夏格庄等绿色生态城区(城镇)试点示范
《青岛市“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发布,将实施10个重点工程,开展上合示范区、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夏格庄等绿色生态城区(城镇)试点示范——
建筑“会呼吸”,让城市成为绿色低碳“丛林”
乘着“双碳”目标的东风,青岛的建筑行业正在加速变革。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近日印发《青岛市“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我市在“十四五”时期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助力青岛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持续、高效、全面开展。
作为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从更高层面上对青岛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同时也意味着青岛将拥有更多“先发优势”,加快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未来,青岛将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手段,促进建筑领域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争做“碳中和”先锋城市。
“十三五”时期,建筑行业减排二氧化碳986.66万吨
建筑行业是碳排放重点领域之一,“十三五”时期,青岛就开始全面提高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水平,已累计实现节约230万吨标准煤,减排986.66万吨二氧化碳,为“十四五”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色建筑如同密集排布的“细胞”,其之于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十三五”时期,青岛共建成绿色建筑5734万平方米,推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面积1291.85万平方米。新建建筑节能水平不断提升,建设了绿色公元项目、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等一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
以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十三五”时期,我市还稳步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244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0.5万户,改造规模位于全国前列,让更多老旧小区居民住上“冬暖夏凉”的节能房。
“十三五”时期,青岛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面积1884.98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30%。与此同时,我市发力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累计1.2亿吨,全市规划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41家,年设计利用能力超过6000万吨。
未来五年,青岛力争走在全国建筑节能领域前列
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上,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我市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有了新目标和新任务——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现行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为100%;力争走在全国建筑节能领域前列,2030年前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
《规划》提到,要加快新建建筑能效提升,通俗来讲,就是让建筑更好地发挥“冬暖夏凉”效果,进而提高建筑室内居住的舒适度。未来,我市将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和零碳建筑等高能效建筑项目示范,促进新建建筑能效提升。以国家确定的节能指标为基线,适时提高我市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要求;推动绿色金融支持模式创新,针对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提供更优质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此次《规划》还明晰了“十四五”期间我市绿色建筑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扩大绿色建筑发展规模,推进绿色建筑从低星级向高星级转变、从设计向运营转变、从单体向区域转变。一方面,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提升绿色建筑星级水平;另一方面,强化绿色建筑的日常运行管理,不断优化提升绿色建筑运营水平,扭转“重建轻管、重建轻用”局面。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开展绿色生态城区(城镇)试点示范,规划建设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红岛经济区、青岛蓝谷、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等绿色生态城区和张家楼、夏格庄等绿色生态城镇。鼓励所有新建规模适当的城区按照绿色生态城区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打造一批绿色城乡发展示范。
按照绿色建筑三星标准设计建造的红岛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除了新建建筑,既有建筑的能效和绿色化水平也要同步提升。具体来说,就是要结合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持续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以农村危房改造及清洁取暖改造为契机,稳步推进农房节能改造,提升农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和室内热舒适环境。
“十四五”期间,开展实施10个重点工程
“化整为零,逐个击破”。面对“十四五”时期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工作目标,我市明确了10个重点工程,以此为抓手,实现青岛建筑行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针对“超低、近零能耗推广工程”,我市将以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为代表,不断扩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试点规模,并在新建城区内实施区域性推广;将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和即墨区四区作为超低能耗建筑重点发展区(市),累计实施面积100万平方米,并在上述四区内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示范面积各为5万平方米,共计20万平方米,可减少碳排放量81万吨。
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
“零碳建筑/社区/产业园建设工程”则以奥帆中心零碳社区为示范,规划期内打造1-2个近零碳建筑/社区。建设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零排放产业园,实现废水、废气、废热和粉尘的100%回收利用,达到全利用、零排放的目标。并以建成的产业园作为示范引领,打造1-2个大型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零排放产业园。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开展“绿色低碳城区建设工程”,以碳排放峰值和碳排放总量控制为重点,开展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的低碳城区试点。规划建设上合示范区等5个绿色生态城区,2个绿色生态城镇。探索绿色城区零碳升级,在西海岸新区打造零碳先行区试点、在中德生态园打造零碳园区试点、在奥帆中心打造零碳社区试点、在邮轮母港打造绿色港区试点。
聚焦老旧小区,我市将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宜居改造工程”。以1980年至2000年期间建成的老旧小区为重点,推进节能宜居综合改造试点。规划期内,根据急缓程度、集合财力情况有序推进对2001-2005年建成小区的改造,规划共改造老旧小区1521个,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
开展“城镇光伏建设推广工程”,积极探索光伏与建筑结合的实施方案,推动太阳能光伏分布式、一体化应用。鼓励专业建设和运营公司投资和运行太阳能光伏建筑系统,支持利用厂房、商业建筑屋顶等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鼓励大型建筑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
“城市是钢筋水泥的丛林”,人们常用这句话形容现代都市的困囿感。但如果建筑能从“灰色”变为“绿色”,真正成为拔地而起、“会呼吸”的个体存在,那么城市也将演变为绿色低碳的“丛林”。眼下,随着“绿色城市”试点在青岛全面打响,各方已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引领绿色低碳发展走向纵深,全面开启“盎然”奋进之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