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房、旧村拆迁改造工程一直牵动着岛城百姓的心,无论是在网谈还是论坛上,“以旧换新”的改造工程永远是网友们激烈讨论的热点话题。
如今11月走过大半,2013年那些备受瞩目的危旧房片区拆迁改造工作推进的如何了?近日,记者来到青岛主城区最受关注的几处危旧房改造片区进行走访调查,了解这些危旧房、城中村的现状以及改造工程的进展情况。
【市南区】苏州路29号破败不堪 大学路别墅外部光鲜内部脏乱
来到市南区苏州路29号,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个破烂的四层小楼,29号大院就隐藏在小楼的后面。大院里总共20多号楼,除了二层至四层不等的小楼外,还有一些低矮的平房。民居里还住着人,而有的早已“人去楼空”。黄色的墙皮已经脱落,露出红色的砖面,居民私自包的简易阳台也已经没了模样,玻璃窗掉了,只剩下掉了蓝漆的木框子。
苏州路29号
在大院里开小卖部的吕大叔向记者介绍,最前面的四层筒子楼是70年代盖的,而其他楼大多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房子。全院当年曾为港务局宿舍,大概300来户,现在住这的大都是外来打工的租户,一间10几平米的筒子房只需200元就能租到手。“院外最前面那栋是个商业楼,一楼有装修店、馒头店,上面三层是筒子楼,10-20个平方,几家公用一个厕所。其他的房子面积多大的都有,但共同的特点都是‘破’”。“还没入户调查呢,邻居们私下谣传各种说法,但具体什么措施还不知道。”
据悉,苏州路29号位于苏州路片区危旧房改造范围内,前期已完成了摸底调查工作,编制研究了多轮规划方案。下一步将继续落实异地安置房源并同步与市规划部门对接规划设计方案。按照全市的总体部署,在落实改造所需的规划、资金、房源等条件后,适时启动改造工作,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青岛的大学路是青岛最美的路之一,始建于德国侵占青岛时,沿青岛河铺设了一条现代马路,并在今黄县路口建了一座石桥,使马路向北延伸,名叫奥斯帕斯街。记者辗转来到大学路上,马路宽阔,绿荫浓浓,道路周边有很多德式别墅、洋房,颇有异国情调。
大学路附近别墅、洋楼实拍图
记者进入大学路14号大院,院里房子都是2层小楼,墙的外立面是棕色的砖面,房顶是红色的房瓦,看起来很整齐。进入楼道内部,却是另一番风景。楼道有些脏乱,白色的墙壁已经多年没有刷过,粗细不等的各种管道从天棚穿过,走廊里挂着居民的衣服,生活杂物随处乱放。通向二楼楼梯是木质红漆,走在上面吱吱作响,非常有年代感,可以想象,几十年前,这里曾是青岛最、最高端的住宅区之一。
出了大院门,记者来到市南区大学路社区中心,说明来意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学路由于风貌保护的重要性,别墅改造计划还在考虑之中,目前还没有启动,具体的拆迁情况要通过入户调查,听取居民的意愿来定。”
【市北区】内蒙古路30号第三次入户 鞍北片区列入改造计划、方案待定
随后,记者来到四方长途车站旁的内蒙古路30号大院。院内比较整洁里,很多楼错落分布,每栋楼的“外貌”也不太一样。一号楼是二层筒子楼式,外立面上贴上砖红色的瓦片,有两栋刷着黄色墙皮的楼像是半筒子楼式,还有几栋刷着粉色墙壁的楼座看起来像普通的套房。
内蒙古路30号大院内部实拍图
记者从社区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内蒙古路30号大院里共有9栋楼,除了一栋孟庄路的楼,其他8栋均属于内蒙古路社区。社区里的住宅楼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盖的,建筑类型也不尽相同:1号楼是筒子楼,4号楼部分是筒子楼、部分套房,剩下的是普通套房。楼层分二到六层不等,户内面积也不大,甚至还有70㎡的套三。特别是大院后面的高层住宅建起后,部分楼座“活在阴影里”,整日不见阳光。
记者获悉,从2011年开始大院就开始了入户调查,当时拆迁改造的呼声很高,但是自从社区安上了暖气和天然气之后,居住条件有所改善,“拆”和“不拆”的居民双方各执一词。在今年的10月18日,内蒙路30号开始了第三次入户调查,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拆迁改造是否能实施还要听取民意,最终方案还不能确定。
瑞昌路175号是一座独栋的住宅楼,夹在北方钢管厂和京华钻石厂之间。老楼于1987年盖起,套房,7层楼,共4个单元,外立面是灰黄色的水泥墙。
“孤单”的瑞昌路175号夹在京华钻石和北方钢管厂之间
记者赶到时瑞昌路175号时,居民高阿姨和孙叔叔正在楼下准备今年过冬用的柴火。一见到记者,孙叔叔就打开了话匣子:“在这住10多年了一直没双气儿,去年好不容易给按上了天然气,现在还差暖气。老人岁数大了,冬天自己烧炉子可真是太费劲了!而且屋里面积小,楼道全让木柴、杂物堵得满满的,过路都不方便。”高阿姨接着说:“孤零零一个老楼,夹在北方钢管厂和京华钻石厂之间,汽车、叉车、吊车的轰鸣声昼夜不休,大人孩子都休息不好!”
据悉,瑞昌路175号已列入市北区危旧房零星片区改造计划。下一步,市北区将根据房屋征收进展情况,适时启动片区房屋征收工作。
随后记者来到了市北区“最破旧”的片区——鞍北片区。据了解,鞍北片区位于鞍山路以北、抚顺路以南,山东路以西、人民路以东的围合区域。记者来到鞍山一路上,正值下午四点,鞍山一路上的大集已经开集了,蔬菜、瓜果、生鲜样样俱全,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然而就在热闹非凡的集市附近,隐藏着破旧不堪、即将倒塌的筒子楼。
鞍北片区破旧筒子楼实拍图
筒子楼的外部墙皮脱落,露出的红砖已经酥了,用手一捻甚至掉渣。各种管线粗细不一,均裸露在户外,十分危险。走廊里窗户上玻璃早就“不翼而飞”,褪了色的蓝窗框随风摇曳着。楼与楼之间私自搭盖的小平房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几块破木板就搭起一个简易小平房,里面住着人,为了避免漏雨,外面的棚顶包着破塑料布,小房很脆弱,好像随时要被风吹散了。
“鞍北这边筒子楼很多,大概得有3000多户,建国初期盖的,到现在得有60多年了。”在这里居住的苏大爷对记者说:“报纸、网上都登了好几回要拆迁,摸底工作也做了很久了,但是最近又没动静了。一到阴天下雨,住筒子楼的老百姓就心惊胆战的,都盼着赶紧搬呢。”
据了解,鞍北片区改造项目已列入危旧房改造计划。目前,正在进行规划方案论证及招商工作,因该片区改造区域大,涉及居民多,市北区需要研究分期实施的工作方案。待方案最终确定后,市北区将尽快启动房屋征收等相关工作。
【延伸阅读】
11月10日,四方街道对瑞昌路三角地片区改造项目进行了补偿方案公示。据了解,此次改造区域为瑞昌路以北、人民路以西、杭州路以东的三角合围区域,项目涉及被征收人2050余户,采用货币补偿和就近房屋补偿两种方式,补偿房屋位于市北区杭州路72号专汽改造项目区域内新建高层住宅。
为保证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早日得以改善,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四方街道组织各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由区房屋征收办召开的前期培训会,对补偿金额,回迁房屋面积、位置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确保全体人员吃透政策。为保证各项相关政策落实公开、透明,街道召开瑞昌路三角地改造项目居民监督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成立由社区居民、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居民监督小组,会上对监督工作的内容、监督小组的工作职责等进行详细介绍。
【崂山区】东韩和车宋拆迁工作已经启动 中韩村的拆迁计划将适时启动
崂山作为青岛新兴的现代化新区,主打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范围划定之后,中韩街道附近的旧村改造计划就显得尤为迫切。据了解,东、中、西韩这一片区历史由来已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曾以种植业为主,辛勤耕耘、不辍劳作,因此旧村落较多。
中韩片区旧村落较多、彩钢房小店户外工作
下午五点左右,记者来到合肥路和深圳路交界处的车下家庄附近,宽阔的深圳路两旁尽是低矮的平房。多家出售彩钢房、围挡的小店在户外就开始了工作,吊车、土堆、沙子、水泥就堆在马路旁边。深圳路虽然宽敞、干净,但车子一过立刻乌烟瘴气,中间的绿化带里掩藏着废纸、塑料袋等垃圾。不远处,路西边的几栋某单位的家属楼也已经有些“年头”了,路东边的地铁M2号线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当中。
深圳路周边实拍图
据了解,崂山区中韩片城中村改造项目是青岛市2010年“两改”项目之一,包括东韩、车宋和中韩3个社区。东韩和车宋已经启动拆迁工作,但项目安置区仍有部分居民未签订搬迁协议,影响了项目总体进度。目前,崂山区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剩余居民房屋搬迁协议签订工作,待完成后将尽快办理各项审批手续,进行开工建设。中韩村的拆迁工作也将在条件成熟后适时启动。(记者 王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