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路9号与劈柴院同龄 房子冬冷夏热盼回迁改造
找到吴淞路9号时,王婶正在将刚洗好的被单挂在大院门口的两棵大树之间。“家里小、没有晾衣服的地儿,天儿好的时候我就把衣服晾出来外,影响市容也是没办法事儿”,王婶无奈地说。吴淞路9号也是四合院性质式的二层小楼,院子不怎么大,被各种杂物堆得满满登登的。二层楼的连廊每个几米就有一个“中国风”式的柱子,红柱子之间绳子上晾着被单、衣物、拖把、小孩的玩具等等,各种线路、绳子在院子的空中来回穿梭,好似罩着一张大网。
吴淞路9号与劈柴院同龄内部为大杂院
问起了这个房子的历史,王婶的她的爱人王叔叔有话可聊:“跟劈柴院差不同同龄,原本是德国人盖的军用宿舍,4.2米的房高是最大特色。我们这户20个平方,只有一室一厅一个吊铺,我们自己在院子外偷偷地拓展了一个厨房,要不根本没地儿做饭。全院30多口人共用一个2个茅房,早上排队等厕所才急人呢。”王叔叔向记者介绍说,由于离着中山路近,吴淞路在30多年前非常繁华,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可现在没人愿意过来了,冬冷夏热,要气儿没气儿、要供暖没供暖。冬天烧煤球,既不暖和、又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现在就盼着能够拆迁改造,搬到啥都有的新楼里安享晚年呐!”
据记者了解,目前吴淞路9号已被列入待改造的棚户区改造范围,但该片区范围较大,很多房屋属于风貌保护建筑。为做好征收工作,需要统筹协调好资金、房源等有关工作,计划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妥善安置、自主征收的工作思路,争取明年起分期启动房屋征收工作。
广饶路或拓宽重建 丝织厂宿舍等小平房亟待拆迁改造
2007年,老丝织厂、印染厂厂房成功“变身”为著名室内步行商业街——天幕城,给片区带了新发展契机,但周边的破旧的职工宿舍却一直不蔽风雨。此次张杰区长谈到的被划入拆迁范围的寿光路15号就是丝织厂职工和家属蜗居的地方。
寿光路15号丝织厂宿舍亟待改造
同处一个大院里的17号是一个6层高的老式套房,而15号仅仅是一趟儿“一字型”排开的平房,只不过这个平房有点“特别”,用石头垒成的地基得有2米高,不少居民还在自家窗外隔空搭建了一个塑钢房,当做厨房或者是阳台。攀上了台阶,记者深入到宿舍居民日常生活之地。毛巾、袜子、被单等垂挂的衣物立刻映入眼帘,挡住前行的视野。柜子、拖把、塑料桶等各种杂物“占领”了狭窄的走廊,行人只能侧身而过。
看记者在拍照,刚要出门的张阿姨主动上前问:“要给我们拆吗?有什么新动静了吗?”说明来意之后,张阿姨打开了话匣子:“住在这儿的差不多都是外地人,曾经的老住户都搬走了。你也看到了,我们这儿的居住情况比较艰苦,基本上老筒子楼什么样,这就是什么样,数十年没有过变化。”张阿姨说,她这样的老住户虽然盼着拆迁,但是还是希望能够就地改造,毕竟是一直生活的地方。“一个星期前,来了一帮人进家门来拍照了,也做了摸底调查了,说是给我们解决住房问题,可后续情况如何咱也不知道了。老伙计们都在说,好像是广饶路要拓宽,我们旁边的这些小平房都要纳入拆迁改造的范围内。”
青岛“土著”宁变“青漂” 逃离长山路26号失修百年老院
最后一站,记者来到位于大港区内的长山路26号。正值傍晚时分,大院内家家户户飘出饭菜的香气。和无棣二路39号一样,26号的基本构造也由二层筒子楼围成的一个四合院,人们都从一个大门进进出出,共同使用院子中间的一个公共厕所。
长山路危旧房实拍图 中间的红瓦小房为公共厕所
这座大杂院可谓“名副其实”:一楼的居民用砖砌、用油纸盖的小窝棚,尽可能地拓展着“自家领地”,自行车、破木头窗户、花盆、纸壳箱子各种杂物肆意地占据着整个大院的公共用地。“本地住户就剩5、6户了,剩下的外地人来住,基本就不在乎了,怎么可能像珍惜自家房子对待呢?”住在一楼的刘大娘无奈的对记者说。
大院内部破败不堪,并堆满了杂物
这位老大娘告诉记者,大港片区的老房子基本全都开始改造了,现在就剩下危旧房居最多的长山路片区了。“我们大院得有100多岁了,房子老化问题特别严重。我们家窗外面对着德国人的弹药库,坍塌的墙又被木头垛子堆起来遮住。一家也就20个平方,过去人不讲究居住品质,老少好几代挤挤巴巴地过日子,老的睡大床、小孩儿睡吊铺、打地铺。现在人们都喜欢住大房子,有钱的买上新房、没钱的出去租房,都想离开大杂院。”老人的儿子就是这样的一个青漂“土著”,孩子结婚后不愿意和老人挤在这个破烂的大杂院,索性和妻子在外面租房子,小孙女儿也生在出租屋内。
“不仅是面子问题,老房子确实让人头疼,年岁久问题多。等到了夏季,一下雨小院儿成了池塘了,抗洪的速度赶不上积水的速度。就因为这个事儿,我们还上过电视,但是人家房管处也不敢给我们随便乱动,万一碰到老化的墙壁和地基,更容易发生危险。”
据记者了解,尽管长山路26号已经纳入改造计划,但周边房屋新旧插建现象严重,无法全部拆建,而且项目亏损额度大,短期内实施改造难度很大。
【记者手记】
作为民生之本,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成为万千青岛“土著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加快推进包括旧城区的“危旧房”和城中村的“陋旧村”在内的棚户区改造,市政府于2013年11月13日下发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而仅2014年一年就计划启动约7000户改造,拿出近400亩土地集中建设异地安置房,保证居住环境。
由于市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量大面广,各片区的进展速度快慢不一。改造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需要各方面相互协调、全力配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按照城市更新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制定改造方案,两改工程将会实实在在地提升本地居民市民的生活品质,提高城市的宜居宜业指数。(记者 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