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岛新闻网记者对四代房奴进行了调查,结果惊讶的发现,真正生活在房奴重压之下的其实正是标榜“追求理想生活”的“80后”。
【70后】
最幸福的房奴 还完贷款如今迎来资产爆炸式增长
没有享受到福利分房、公房出售的陈先生说他依然是最幸福的“房奴”。
2008年购得第一套房的陈先生用不到100万在福州路附近买下一套三居室,这在不少人眼里还算是比较疯狂的行为。“2008年奥运会,青岛作为奥帆赛分会场,市南东部片区的房价那个时候已经不算低了。而且100万对我来说也不是小数目,但我依然贷款买了下来。”陈先生说。现在的房子值多少钱?陈先生笑道,200万吧,7年的时间总房款翻了一番。“我当时贷款年限是10年,马上就还清了,但房子给我带来的确实资产的迅速积累。”
这样的案例也许看得很多人“牙痒痒”,现如今别说是福州路的房子,就连李沧区也很难找到8000元/㎡的住房,然而陈先生还不能算第一波贷款买房的购房者。从本世纪初开始到2003年前后,我国迎来第一波房贷高潮,也诞生了第一批贷款买房的购房者,这群人当年的住房贷款期限基本以10到15年居多,如今十几年过去,不少“首代房奴”都“翻身得解放”。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早已经提前还完款,并享受到了资产爆炸式增长带来的财富,他们只能被称为“最幸福的房奴”,而这个群体则以“70后”为主。
所以“70后房奴”是洋溢着幸福光芒的粉色,你可以从他们那里听到诸如“十年前买的浮山后如今能卖上百万”,亦或是“十几年前买的崂山项目如今售价翻倍涨”等等。有人说,如果以现在的房价衡量,第一代“房奴”几乎构筑了中国目前主要的千万资产人群,靠房子发家致富的例子多到不胜枚举。究其原因,“为钱所困”而出手新兴片区成了“70后”们误打误撞的“投资”妙招,比如当年并不繁华的崂山区、浮山后、错埠岭等地方因为房价相对便宜成就了那个时候的“刚需”,并且伴随着城市大发展以及青岛大规划的崛起,曾经的刚需们只是靠“房”便成了今日的“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