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4年,崂山四中新校区携手华青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将共建“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崂山学校”。李沧区方面,位于华楼山路的青岛五十八中附属初中已正式启用,由原青岛58中校长袁国彬亲自挂帅。2023年启用的行远学校(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崂山区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举办,交由北师大团队托管管理,办学起点高,发展潜力足。

教育

高考刚落幕,关于教育的讨论却从未退场。

“孩子在哪儿上学?”“住在哪里才能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依旧是家长们关心的事。

事实上,教育属于真正的“长线竞争”,而起点,正是置业安家。

这种情况下,在楼市整体回归理性的大背景中,一类产品却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抗跌性和长期价值——具备优质教育配套的新项目,尤其受到改善型家庭关注。

这类产品不以学区炒作为卖点,而是在规划阶段就融入学校资源,构建起“生活+教育”的系统解决方案,正逐渐形成“教育型住区”的新趋势。

01

|教育资源,改善置业家庭的新锚点

“不是买学区房,而是买一站式教育解决方案。”这是不少改善客户在近期选房时传达出的新诉求。

在采访中,崂山区某项目销售负责人透露:“很多客户孩子还在幼儿园或小学阶段,他们更看重未来15年的教育稳定性与成长环境。”

这类人群不再盯着老破小,而是倾向于选择教育资源扎实、生活配套完善的改善社区,在“保值”与“成长”之间找到平衡点。

典型代表之一是位于崂山云谷板块的海尚府项目。

该项目周边已落地多所优质学校,依托青岛二中附属实验学校、海尔高中、崂山三实验幼儿园三大教育资源,形成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龄段教育体系。特别是二中附校的引入,让这个片区从“潜力地段”快速跃升为“教育核心”,吸引大量改善客户关注。

项目教育优势简要归纳如下:

崂山三实验幼儿园(已开园,为片区幼教空白补位)

青岛二中附属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公办,青岛二中团队主理)

海尔学校(青岛市直属高中,数字化特色强)

业内普遍认为,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置业安家不是“拼学区”,而是系统化配置教育资源,才更契合改善客对未来成长空间的预期。

02

|从“房子属性”转向“城市功能分区”

过去,青岛公认的学区房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例如市南区的嘉峪关小学、实验小学学区,但由于二手房源大多为老旧小户型、居住舒适度低,加之新政放宽对学区落户限制,部分有教育资源的新盘逐渐走热,替代效应明显。

一位长期关注青岛教育地产走势的房地产分析师指出:“教育资源不再仅仅是城市中心的专属。随着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教育功能向城市副中心、产业片区延伸,未来‘教育型住区’将成为购房者更现实的选择。”

在岛城“教育+住区”发展逻辑逐步清晰的当下,越来越多家庭在选择新房时不再只看学区“成色”,而是综合考量学校规划、社区品质、交通通勤与整体生活氛围。随着新兴板块教育资源持续落地完善,一个个“教育住区”正在岛城各个角落悄然崛起,成为家庭长远置业的重要参考坐标。

03

|青岛正在重构“教育+居住”的新秩序

以海尚府所在的云谷板块为代表,青岛多个板块正在构建自己的教育住区逻辑:

山东头学校(青岛实验初中崂山分校)2022年投入使用以来,持续释放优质教育影响力。紧邻的银丰玖玺城也因教育利好吸引众多家庭入驻,小区更专门修建通道直通校门口,体现出“家校一体”的人性化理念。

同样位于崂山区的张村河板块,也在快速补强教育短板。2023年启用的行远学校(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崂山区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举办,交由北师大团队托管管理,办学起点高,发展潜力足。片区内翡翠云城等项目直接受益。2024年,崂山四中新校区携手华青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将共建“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崂山学校”;深圳路小学则纳入崂山区育才学校教育集团体系,为区域内构建优质教育矩阵持续赋能。

市北区也在快速补强板块内教育资源,启元教育集团大沙路学校预计将在2025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片区带来重要支撑。周边保利和颂等新盘居民能最快受益。

李沧区方面,位于华楼山路的青岛五十八中附属初中已正式启用,由原青岛58中校长袁国彬亲自挂帅。而青钢片区的58中附属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项目进度也已完成95%,计划于今年6月底竣工、8月启用、9月招生,进一步完善青钢片区配套。

此外,高新区文典路学校也已正式启用,并纳入青岛五十八中集团化办学体系,成为高新区内优质教育新成员,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比老城区的传统学区房,这些区域教育资源落地可期、产品形态舒适度高、配套成长性强,区域内新盘更适配二孩/三孩家庭的长期需求。

这些区域项目虽不具备“核心老牌学区”身份,但凭借教育资源的规划落地、社区品质提升、交通路网及生活配套逐步完善,逐渐被有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家庭纳入考虑范围。

04

|警惕“伪教育盘”,看清三个关键词

业内也提醒,教育住区虽然热度高,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打“教育牌”的项目都值得投资或置业。购房者应聚焦以下3点:

学校是否为实建/在建项目,非规划待定;

办学主体是否为政府背书或已合作名校,排除“虚名合作”;

是否具备延续性,从幼到高是否有配套,避免“断档”……

从长远看,教育资源的独立属性的确能为项目增加保值空间,但购房者应更关注其实际落地情况与运营能力,避免陷入“教育概念”误区。

结语

教育,改善置业逻辑中的价值支点

在高考落幕后回望楼市,“教育”再次成为楼市关键词,但这一次,它更像是改善型家庭对未来15年生活路径的提前部署。

在当前楼市中,改善型置业的关键词已从“地段”、“面积”,逐步向“教育”“成长性”“确定性”靠拢。

从“学区房”向“教育住区”进阶,不只是换个说法,而是对城市教育资源供给、居住品质、家庭成长空间三者的全面考量。

对那些既要“现在住得舒适”,也要“未来孩子有成长性”的改善家庭来说,教育配套,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确定性资产。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