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青岛市全域旅游规划纲要(2018-2021年)》正式发布,在“一带一轴,三湾三山,组团发展” 总体旅游空间布局框架下,胶州市因位于胶州湾北部的地缘优势,在青岛滨海旅游带,大沽河生态旅游轴,胶州湾群,胶州湾北岸滨海旅游组团、胶州洋河山水田园旅游组团规划中,得旅游发展之先机。下一步,胶州市全域旅游如何推进?记者对胶州市旅游局局长徐道瑞进行了专访。
日前,《青岛市全域旅游规划纲要(2018-2021年)》正式发布,在“一带一轴,三湾三山,组团发展”总体旅游空间布局框架下,胶州市因位于胶州湾北部的地缘优势,在青岛滨海旅游带,大沽河生态旅游轴,胶州湾群,胶州湾北岸滨海旅游组团、胶州洋河山水田园旅游组团规划中,得旅游发展之先机。下一步,胶州市全域旅游如何推进?记者对胶州市旅游局局长徐道瑞进行了专访。
释放旅游大项目新动能
总投资270亿元的华红湾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落户胶州;重点建设海洋王国、冰雪世界、国家地理杂志探险乐园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重庆兴茂文旅综合体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水果侠主题乐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海丝国际城项目加速推进;全力打造洋河生态乐游小镇、李哥庄空港小镇、铺集足球小镇、胶莱辣椒小镇……立足龙头引领、项目带动,近年来,胶州市旅游业发展不断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一大批重量级文旅项目的落地,让胶州旅游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活力少海
徐道瑞表示,胶州迎来大旅游发展的春天,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胶州市高端旅游业态的不断涌现,政策杠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胶州市不仅编制了《胶州市大沽河流域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5年-2025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还构筑起了“一核、一带、两组团、五平台”的旅游发展格局,胶州全市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也正在酝酿编制。“这些政策大力扶持旅游业发展,这让胶州打造全景式区域、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的绿色发展新高地和文化旅游目的地,有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构筑产业融合发展大平台
随着研学旅行的火热,位于大沽河旅游度假区内的孔子六艺文化园,每个周末都吸引周边诸多学校、团体到此,这是胶州“旅游+文化”加出来的最新文旅项目。
徐道瑞说,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关联度大的综合性产业作用,打破封闭的自循环发展道路,全面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转变。为此,胶州旅游的发展不仅多了文化元素,与工业、农业、医药、体育、健康等相关的元素也不断涌现。
据悉,为推动工业向旅游延伸,提高工业企业的附加值,胶州先后打造了新希望琴牌乳业、好兄弟制帽、三绣纺织、诚信饰品等特色工业旅游点。为深入挖掘三里河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及民间秧歌、剪纸、八角鼓、茂腔等民俗文化,充分发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优势,胶州市整合了各类文化资源和文化项目,打造民间、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如胶北玉皇庙村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乔老县长故居、尼山书院、传统手工艺体验馆等一系列旅游景观,成为美丽乡村重要旅游目的地,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农业研学基地、工业研学基地、康养度假、体育休闲类旅游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下一步,将继续通过旅游+,不断衍生旅游的新业态、新产品、新供给,构筑产业融合发展大平台。”徐道瑞说。
下好乡村旅游“先手棋”
到洋河体验田园慢生活,成为不少市民游客的新选择。这两年,洋河依托艾山及东石、西石等山地型风景区资源及山相家、曲家炉等乡村生态农业资源,积极开发山水游乐、乡村采摘、现代农业等旅游项目,一个“慢”字竟成了游客口口相传的新亮点。
徐道瑞说,胶州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围绕大沽河轴带、洋河、胶北、胶莱、胶东、李哥庄、九龙、里岔等旅游片区,确立了滨河旅游度假、民俗文化、生态休闲、乡野风情总体定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可谓下了“先手棋”。
据介绍,目前胶州市共有省级旅游强镇7个、特色村17家、农业示范点26个、采摘园24个、星级农家乐29个、旅游合作社18个,涉及农家风情、休闲采摘、滨河生态、田园休闲等多种业态。同时,三里河桃源赏花会、青岛洋河采摘节、大沽河旅游节、胶北桃花节等节庆活动项目,也丰富了周边市民的业余休闲生活,拓展了胶州乡村旅游新思路。
“目前,全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特色点基本是以户为单位的松散经营模式,旅游活动主要是观光、采摘和餐饮。在挖掘乡村资源优势、突出产品特色方面下功夫还不够多。”徐道瑞说,下一步,胶州将在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培育深加工农产品品牌,增加乡村旅游体验活动附加值,提高游客重游率。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胡相洋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