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炎炎夏日,走进大沽河旅游度假区板桥镇古街区,清风掠过歇山八角亭,别样的清凉拂面而来。鳞次栉比的建筑古香古色,抬头即可见印着“奇石馆”“闳皓堂”等字样的牌匾。
从深厚的古文化中挖掘旅游资源——
板桥古镇: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小镇
炎炎夏日,走进大沽河旅游度假区板桥镇古街区,清风掠过歇山八角亭,别样的清凉拂面而来。鳞次栉比的建筑古香古色,抬头即可见印着“奇石馆”“闳皓堂”等字样的牌匾。置身于此,百年仿如昨日。板桥镇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大沽河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李储程说,作为北方海关重镇,厚重的文化积淀便是胶州的“根”,通过在度假区以仿古复原的形式集中展现古代胶州的辉煌历史,叠加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大沽河旅游度假区正全方位解锁千年历史人文资源,打造“海丝”文化小镇。
千年人文凸显板桥镇之“根”
青岛与丝路有缘,缘已千年。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北航港之起航地,胶州湾的板桥镇“人烟市井,交易繁华”,是整个胶东半岛最重要、最繁忙的古港口,一千年中,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等珍贵货物的船队从这里出发,驶向世界。
胶州市博物馆馆长王磊见证了板桥镇十多年来考古的全过程,他说,据史料记载,板桥镇建置于公元623年,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板桥镇在唐代的海运和海外贸易已初具规模,北宋时期设立市舶司,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海关重镇。繁荣的不只是经贸往来,潜移默化的文化交流之旅也由此开启。在2016年青岛板桥镇论坛上,全国20多名经济、历史专家学者聚焦胶州,再次确定了板桥镇在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当前,在国家积极推进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规划中,青岛被定为“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拥有这么好的历史文化资源, 如何让千年古镇板桥镇重获“新生”?这是近几年李储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今年上合峰会的召开,为胶州带来历史性的机遇,将要建设全国首个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文化与旅游,像是扁担的两头,一头挑着诗,一头挑着远方。如何使古胶州的灿烂文化,通过大沽河旅游度假区传递出去,让更多游客熟悉、认知、喜欢胶州,这是我们的当下正在努力的方向。”李储程说。
特色项目诠释板桥镇之“特”
找到了解锁千年历史人文资源的“锁钥”,一幅“板桥丝路文化园”建设图谱正徐徐展开。
据介绍,板桥镇于2009年5月份开工建设,主要包括中国秧歌城和胶州历史文化展示区两大部分。中国秧歌城,是为了弘扬特色文化、活跃群众生活、叫响胶州“秧歌之乡”品牌。为充分挖掘板桥镇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板桥镇旅游度假休闲功能,大沽河旅游度假区引入旅游专业运营团队,对板桥镇内民俗文化馆、市舶司、水师营、历史名人馆、榷场商业等场馆进行综合改造提升,依托古街风貌,传承文化,打造一个集文化休闲、民宿客栈、康养度假、特色餐饮功能为一体的多元创意聚落。
日前,记者在大沽河旅游度假区采访看到,新复原的板桥丝路文化园,已经建成开放明清书画馆、自然奇石博物馆等文创场馆,四星级酒店高丽亭馆也将于今年10月开放运营,并创意设计“海丝”广场和大型“海丝”公共艺术雕塑,集中打造江北“海丝”文化展陈中心。
李储程说,今年下半年,板桥镇工程续建将进一步提速,力争下半年完成主街外立面装修和开街。同时,还将依托市舶司、民俗文化主题馆等构建文化活态展示中心,引入板桥·东塘、合意小苑、兰亭世家等精 品民宿、主题酒店,陆续打造瑜伽、品茶、灯光秀、音乐聚会、剧情演艺等多彩活动。
布局多种业态加快产业聚合
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项目在为游客带来新鲜出游体验的同时,也为青岛大沽河旅游度假区集聚了人气,去年该度假区的游客接待量已逾130万人次,迈入发展动能更加充沛、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的崭新阶段。
同时,大沽河旅游度假区也致力于培育文化精品产业,加快推进实施文化旅游业振兴行动。除孔子六艺文化园之外,针对市场调研中发现的旅游消费结构朝着个性化、品质化方向升级的实际情况,度假区开放了大沽河博物馆、宝龙美术馆、自然奇石博物馆、明清书画馆等文化展馆。这些业态的集聚,让众多投资者看到了政府在此打造城市特色文化旅游街区的美好前景。
“板桥丝路文化是‘根’,根扎得深,大树才能枝繁叶茂。”李储程这样形容文化对旅游项目的带动作用。以“板桥丝路”为核心,围绕少海南、北两湖,一大批项目也在加速推进。如优先布局多层次临空酒店集群;集中布局多主题高端商业集群,加快推进一批商业大项目;重点布局多业态总部经济集群;有序布局多领域创新孵化集群,加快形成产业聚合效应。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胡相洋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