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起航。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此时的我们比以往更期待着重新出发。市南区作为青岛的核心城区
■市南浮山湾风光。宋喆摄
■市南区推出“亲商卡”,优化营商环境。
■市南区举办青岛世界大学生时尚设计大赛。
■市南区时尚活动纷呈,活力四射。
■去年12月10日,2020青岛国际技术转移大会启幕,“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在市南区揭牌。
■2020年意大利电影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起航。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此时的我们比以往更期待着重新出发。市南区作为青岛的核心城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蓄势待发,“再次创业、重铸辉煌”是市南区直面新时代发出的急切呼声。
近日,市南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市南区委关于制定市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十四五”时期和2021年市南区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的奋斗目标,确定了未来市南发展的总路径,擘画出市南新蓝图。
新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抓住时代脉搏,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突出重围,成为各个区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市南区面向“十四五”,聚焦变革和创新,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的奋斗目标。市南区委书记赵燕表示,“这个奋斗目标确定,既是基于市南所处历史方位和现实基础的考虑,更体现了面向未来的‘四个必然要求’:一是体现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锚定更高发展目标,塑造核心城区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二是体现了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建设现代服务业高地的必然要求;三是体现了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完善都市客厅功能,打造更高水平开放新窗口的必然要求;四是体现了奋力开启新征程,提振干部精气神,展现干事创业新风貌的必然要求。”
新战术:全力打造“四个功能区”
新的目标,需要新的战术路径做支撑。这次会议从经济、文化、社会和人四个维度出发,对市南区的“战术路径”进行阐释,提出将深度对标国内外大都市的核心城区,结合市南实际,全力打造“四个功能区”,不断提高核心区的首位度,充分展现国际气派、现代气息、市南气质。
首先要打造转型发展先行区。要坚持“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精心构建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为牵引,现代金融、商贸商务、航运贸易、文化旅游等产业为重点的“2+4”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为市南的发展再添新动力。
着力打造时尚特质引领区。要让文化之魂融入城市、赋能发展,让时尚要素嫁接产业、点亮生活,要擦亮市南时尚IP品牌,再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加快繁荣时尚经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到市南、留在市南、创业市南,让市南成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不夜城、浪漫城、时尚城。
着力打造现代治理标杆区。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老旧小区管理等突出问题,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要把拓展城市空间同实现现代治理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要坚持全域党建引领,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区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着力打造美好生活典范区。要加快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供给,实现产城人的高度融合。要更加重视人的感受、人的发展,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强58万人民对市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在谋划和推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建设过程中,要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路径引领,把转型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把扩大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把科技引领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把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保障,把精细化管理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2021年,市南准备怎么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市南区十三届区委履职的收官之年和市南区再次创业、重铸辉煌的起势之年。市南区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韧劲,下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保持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精神,担当作为、奋力争先,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推动全区各项工作全面起势、奋力突破,迈好市南进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现代化的第一步。
2021市南区总体工作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省委“走在前列、全面开创”、市委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再次创业、重铸辉煌”为努力方向,大力实施“七大提升工程”,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起势、奋力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大力实施产业能级提升工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全面起势、奋力突破。突出总部经济引领作用,依托海天中心等高端优质商务载体,更大力度引进和集聚跨国公司总部、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央企以及上市公司区域总部,力争引进区域性总部(机构)10家以上,打造跨国公司总部基地。强化数字经济赋能,招引培育数字经济服务业新业态,推动软件园、动漫园加快向数字园区转型,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推动金融产业提质升级,坚持错位发展,重点引进一批外资金融机构、持牌金融机构,全年新增金融机构、企业60家以上;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全力争取数字货币运用试点,发展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加强金融科技研发与应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高水平运营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梯次培育驻区企业上市,新增上市企业不低于2家。持续壮大航运服务产业,发挥海洋资源禀赋、贸易企业聚集、金融产业发达的基础优势,充分利用RCEP等自贸协定,加快发展新型贸易业态,推进存量航运贸易企业做大做强。做精高端商贸服务业,助力批零住餐等行业加快发展,打造高端、特色餐饮品牌;促进专业服务与企业资源对接,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半径,打造服务半岛乃至北方的“专业服务中心”。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把工作重点放在旅游资源整合、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旅游链条延长上,策划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开发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定制化旅游等新模式。加快实施楼宇经济“强基行动”,着力提升楼宇经济发展质效,盘活闲置楼宇资源,推动低效楼宇“腾笼换鸟”、加快转型,打造一批专业楼宇,提升楼宇运营水平,解决楼宇午餐难、停车难等“痛点”问题,力争亿元楼宇总数突破25座。
大力实施双循环提升工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全面起势、奋力突破。千方百计促消费,整合提升浮山湾国际时尚高端商圈,促进中山路商圈加快复苏,加快推动老字号品牌振兴,更多聚集“时尚首店”、引进全球知名品牌,打造时尚消费新地标。全力以赴增投资,谋划实施一批支撑强、潜力大的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强功能、优配套的基础设施项目,抢先布局一批赋能产业升级的新基建项目,力争过亿元项目新开工10个。坚持不懈扩大开放,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平台资源,在黄河流域九省区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找准位置,搭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积极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提升工程,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全面起势、奋力突破。紧盯产业链条精准招引项目,严格实行“政策跟着项目走”,盯紧主导产业,梳理出我们还缺什么、目标企业和项目在哪里,一一列出清单,按图索骥开展“补链、延链、强链”精准招商。紧盯发展需求聚集高端人才,推动人才与产业紧密衔接、人才与项目联动落地,把人才政策落实落细,引进培育各类人才2.4万人以上。紧盯企业诉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生态思维,突出“三化三型”导向,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努力让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市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实施文化软实力提升工程,在打造城市时尚气质上全面起势、奋力突破。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传承历史文脉,突出时尚特质,构建资源聚集、事业繁荣、产业发达、时尚引领的文化体系,为城区建设提供文化先导、文明支撑,全面彰显时尚城区文化魅力。
大力实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在提高区域品质上全面起势、奋力突破。高起点做好规划设计。充分用好市南区山海城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元素,用品质城市理念引领规划设计。高标准完善城区功能。整治提升绍兴路、云霄路等10条市政道路,在中山路周边等区域新增一批公共停车位,强化商务楼宇周边商业配套,进一步提升城区承载力。高质量优化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一批影响市容环境的突出问题,抓好垃圾分类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区绿化品质,高标准建设一批口袋公园、主题公园,建成10公里城市绿道,综合整治老旧小区53万平方米,让城区环境更加宜居;把西部城区特别是中山路区域作为城市功能提升的主阵地,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同步做好产业规划和项目引进。
大力实施治理效能提升工程,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上全面起势、奋力突破。进一步提高精细化治理水平,深化全域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区建设,把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转变为城市治理的着力点、用力点和闪光点。进一步提高智慧化治理水平,更加注重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管理城市,打通数据平台、加大数据共享,确保智慧安防社(小)区建成率达到60%以上。进一步提高制度化管理水平,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市南建设,确保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
大力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在建设民生工作强区上全面起势、奋力突破。千方百计“稳就业”,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多方挖掘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扶持服务,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重点做好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坚持不懈“优教育”,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擦亮“最优教育在市南”金字招牌。更大力度“保基本”,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定位,下大力气解决好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积极推进人才公寓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落实好长租房政策,为居民和人才创造更好的居住条件。多措并举“促健康”,健全以分级诊疗为重点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浮山湾畔,大潮奔涌不息。市南区正拉弓蓄势,奋发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