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网传2021年全国22个重点城市实现住宅用地“两集中”,发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过三次。

近日,网传2021年全国22个重点城市实现住宅用地“两集中”,发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过三次。2月24日,青岛率先发布《坚决落实上级有关要求部署2021年住宅用地供应工作》一文,印证了该消息的真实性。

对于此次集中供地政策对青岛土地交易市场及未来新房市场发展的影响,青岛乐居独家对话多位房地产行业资深专家,一起来看看专家们都怎么说!

集中供地政策或将促使房地产企业进一步优胜劣汰

中国社科院特邀房地产专家,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单位——青岛市生产力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显泉表示,集中实施招拍挂土地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两集中”供地政策,将会使供地和土地交易等产生明显变化,促使出让土地更加透明化、出让流程更加规范化,长期来看有助于推动土地交易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

(2)房企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现金流充足、实力强劲的头部房企在竞争中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凸显;

(3)此次政策也将促使行业进一步形成优胜劣汰趋势,资金紧张的中小房企获取优质地块的可能性将变得更小,生存空间将受到挤压,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4)集中供地政策也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规范,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双集中供地政策要注意“供地不炒”引导土地市场理性竞争

地产界大咖、山东中经联盟秘书长龙江认为,此次双集中供应土地政策,不仅说明各级政府都希望加快土地供应的需要,也说明加快土地供应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房住不炒”是国策,那么是否也应该“供地不炒”?地方政府需要引导土地市场的理性竞争,避免形成土地价格上涨,房价不能上涨的土地怪圈。

这种土地怪圈最大的弊病就是开发商利润减少的同时,也使商品房的品质大幅下降,不利于弘扬百年建筑,更不利于广大业主居住的品质和环境。

土地“两集中”政策下 房企应提前做好“择地、择时”准备

卓易数据创始人马光明分析:第一,此次土地集中政策与三道红线政策一脉相承。一次供出数十宗土地,便于资金充足的企业有计划性的拿地,减少了资金紧绷、囤地较多、负债较高的房企断断续续拿地的机会。此次政策对现金流充足、融资能力强的品牌企业是利好,而资金状况紧张的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第二,住宅供地“两集中”城市获取不到土地的房企,可适当关注三四线城市的机会,或将推动部分优质三四线城市地价和房价的上涨。

第三,高周转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需要集团有效协调尚未实行“两集中”城市的项目及资金,即便能有有效协调,高周转也会降速。

第四,集中供地之后将会出现土地集中上市的情况,短期集中供货多,竞争会加剧,除了土地较稀缺的城市或区域或板块,基本没有价格暴涨的可能。当然也有好处,对于很多有资金但拿不到地的企业而言是个好机会。

所以,此次土地集中政策实行后,房企需要做足以下准备:一、在供地前把要供出的土地研究明白,做好“择地”准备;二、筹备好充足的资金,一年只有三次,错过就错过了;三、销售环节尽量避开集中上市期,尤其供应较多的区域和板块,减少竞争,能提前提前,能延后延后,做好“择时”,实在不行就需要在产品上略胜一筹,避免同质化竞争,抢同一群客户,否则将必然陷入价格竞争。

集中供地政策利于大片区整体规划落地促进市场规范运行

仲派集团执行副总经理张斌表示,这种土地出让方式由中央倡导,很多一二线城市都将开始实行,此次政策对于全年的供地计划,特别是大片区整体的规划落地十分有利。

但是对于开发商来说,这种集中的拿地方式会造成短期内竞争加剧,也就意味着容易拍出高价。一方面开发商准备资金周期比较长、资金比较充足,另一方面集中竞拍加剧竞争,所以容易拍出高价地或者出现“地王”。

从某种程度来讲,这种集中拿地的形式实际上会让市场的集中度更高,小开发商零碎拿地会减少,从宏观看对于市场的整体规范是有好处的,但同时市场也会出现竞争会加剧的现象。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