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以来,市北区针对历史城区停车难、景观少、场馆欠缺等难题,通过“停车+”“公园+”等复合创新模式,提高资源效率,深挖空间潜力,打通老街筋脉,激发老城活力,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展新颜、焕新姿。
浮岛公园。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孙启孟摄
早报10月7日讯 今年以来,市北区针对历史城区停车难、景观少、场馆欠缺等难题,通过“停车+”“公园+”等复合创新模式,提高资源效率,深挖空间潜力,打通老街筋脉,激发老城活力,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展新颜、焕新姿。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智慧工地、BIM系统等技术手段,打造示范工程、标杆项目,探索出一套具有市北特色的“城市更新模型”,不久前落成的聊城路体育中心及社会公共停车场项目、浮岛公园项目,正是其中的生动实践。
“公园+天桥”
打造“空中花园”
浮岛公园西起潍县路、东至聊城路停车场,跨度约330米,南起李村路停车场、北至市场三路,跨度约80米,桥面全长约600米,桥面面积约5000平方米。项目设计过程中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践行“公园城市”理念,有效缝合被高架桥割裂的南北空间的同时,将市政通行道路与桥下和桥上景观有机融合,让通行可以“沉浸”,让公园“悬浮”空中,打造了青岛历史城区首个集“交通+景观+体验”于一体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艺术感的设计、开阔的视野、精巧的景观,使其迅速成为岛城“新晋”网红打卡地。
“公园城市”理念贯穿于浮岛公园项目设计全过程,项目突破以往人行过街设施设计中以实现交通功能为主的做法,开创性地将城市街角公园的休闲功能、城市地标建筑的景观功能融入项目设计中,将过街设施作为城市功能的载体,创造了多维度、多元化的人行体验,树立了城市高架桥下“灰空间”利用标杆。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浮岛公园共设5个出入口,将潍县路、李村路、李村路停车场、聊城路停车场、市场三路、沧口路等多个人群集散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城市街区的缝合,两部直梯和三部扶梯的设计也使行人通过更加便捷舒适。为进一步提升行人步行体验,项目南侧设置波螺油子体验区,博山路出口设置大鲍岛打卡拍照体验区。
浮岛公园项目整体采用流线设计,所有构件均不规则,特别是桥梁四个象限的景观结构均为双曲面设计,曲面衔接不易控制,内部空间不均一,骨架结构设计难度大。记者从施工方了解到,项目全程采用BIM正向设计,实现了景观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无缝衔接,在满足景观需求的同时,做到了结构最优、投资最省,创造了国内人行过街设施异形设计新高度。
目前浮岛公园项目已荣获DNA巴黎设计大奖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类优胜奖和第十二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施工组优秀奖。
“停车+运动”
打造综合体育公园
聊城路体育中心及社会公共停车场项目位于浮岛公园一侧,两个项目通过连廊实现“无缝”衔接,进一步将“公园+步行+停车+健身”多元叠加,在有限空间内为历史城区创造无限活力。
聊城路体育中心及社会公共停车场项目地下空间规划为停车场,可提供停车位361个(含充电车位79个),地上由休闲球馆、健身房等体育休闲设施组成,整体打造为集停车服务、市民休憩、体育健身、体育商业于一体的综合体育公园,为老城发展注入新活力。
项目建设过程中深入应用专业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降本增效、安全质量的协同并进。其中,施工安全管理模块实现远程监管安全风险隐患,并督促现场整改;危大工程页面集成现场危大工程信息,发生隐患时推送报警信息;全过程应用BIM技术,可视化手段辅助施工;采用倾斜摄影、三维扫描等新技术,科技赋能施工平稳推进。
目前项目已入选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三星级示范样本工地典型案例,并荣获中国建筑业协会第七届建设工程BIM大赛综合奖。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文超通讯员吴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