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春季,记者拿着老企业改造线路图,前往青钢、青岛碱厂、海晶化工、重庆汽车厂等老厂区进行实地探访。这些老企业有的原址已经是废墟一片,有的刚刚开始搬迁的脚步,有的仍在正常生产,周边居民还在忍受着被污染的生活环境
随着天气的转暖,2014年青岛老企业搬迁再度提上日程。近日传来最新消息,青岛90家老企业已经启动搬迁,大多分布在沧口楼山后、李村河河口、老四方滨海新区等西部老城区,预计2016年全部企业完成搬迁转型。
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春季,记者拿着老企业改造线路图,前往青岛钢厂、青岛碱厂、鸿星化工、泰能焦化、海晶化工、重汽集团、双桃精细化工等老厂区进行实地探访。这些老企业有的原址已经是废墟一片,有的刚刚开始搬迁的脚步,有的虽然仍在正常生产,但搬迁改造已经提上日程,周边居民都满怀欣喜的等待着……
楼山后:
娄山北部遍布重工业厂区 人烟稀少尘土飞扬
楼山后重化工区,是青岛工业的一个缩影。
解放前,青岛的重化工业就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解放后,尽管青岛的重化工业外迁支援各地,但仍留有很大的规模。现在的楼山后仍分布着青岛石油化工厂、青岛红星化工厂、青岛水泥厂、青岛碱厂、青岛钢铁厂等污染企业,是附近城区的主要污染源,是青岛北上扩张的重要障碍,也不利于“胶州湾东岸宜居新城”的建设。
举目四望,楼山后四周没有任何居住小区,四流南路上私家车、过往行人很少。沿着遵义路往西走更是荒凉一片,来往的皆是运送材料的大货车,货车一过,漫天尘土飞扬,路牌以及路边的绿植上都沾了一层薄薄的灰尘。记者憋着气在其中行走了15分钟,一摸脸已有一层黑色细沙。
十二五期间,这些污染企业将全部搬迁到胶南董家口和平度新河。
【青岛钢铁有限公司】
青钢老厂区现状 周边道路尘土飞扬
青岛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钢)始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56年的历史。自1997年以来,青钢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其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近年来由于受到产品结构、技术装备结构和地理发展空间的限制,致使企业发展步伐缓慢。2012年发布的环评公示显示,青钢老厂房将整体迁往董家口临港产业区。
提起钢厂,住在重庆路上青钢宿舍楼里的市民大倒苦水,“夏天不敢开窗,每天都呼吸着伴有粉尘和工厂排放的难闻气味的空气”,李先生说道,“只要大烟囱排烟,就算是大晴天也感觉灰蒙蒙的,嗓子眼儿立马就不舒服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青钢集团厂区占地面积较大,内部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日常工作,不时有搬运物料的货车来回进出,滚滚白烟从厂区内几个大烟囱内涌出,附近的楼山后河常年被青岛钢厂洗尘水污染,下游淤积严重。记者在街边偶遇一位在钢厂工作了10余年的老职工张女士,据她介绍,青钢内部已经通知他们搬迁的消息了,“最近开始慢慢往胶南迁了,估计明年底就全部搬过去”,至于搬迁后的职工安置问题,张女士说道,“老的就留在青岛退下来了,年轻的跟着过去”。
虽然还需要等些时日,但附近的居民总算有盼头了。经过近两年的筹划后,近日,青钢第一高速线材厂停产,正式退出青钢生产运行序列,意味着青钢向搬迁发展、转型升级迈出了重要一步。按照搬迁计划,青钢将于2016年完成老厂区全部关停、新厂区全部建成投产的目标。
【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碱厂没有搬迁迹象
沿着满是灰尘、遍地大货车的四流北路向南走,就可以看到道路西侧的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碱厂),这处老厂始创于1958年,原名青岛化肥厂,1984年更名为青岛碱厂。与青钢一样,青岛碱厂占地面积较大,从德江路向南一直到娄山北侧,都是碱厂的“地盘儿”。
碱厂对青岛的污染主要是“白泥”。白泥是制碱过程中的副产品,青岛碱业年产纯碱60万吨,就会产生18万吨的白泥,可沉淀出白泥的蒸馏废液就直接流入胶州湾,造成胶州湾东部海域严重污染,白泥覆盖区内底栖生物会基本灭绝。尽管近年来科研人员研制出多种方法对抗污染,但碱厂的存在愈发显得不合时宜。2012年终于传来好消息,青岛碱业搬迁事宜提上公司日程,新厂区同样位于董家口工业区内。
一年半后,当记者再次来到四流北路上的碱厂时,发现工厂内仍在按部就班地生产当中,烟囱向外排放出大量的白色浓烟,厂区内传来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因为不能进入厂区内部,记者并不能确定碱厂是否已经开始搬迁。
【红星化工厂】
红星化工老厂区
在碱厂对面,就是另一老工厂——红星化工厂。主营钡盐、锶盐、锰盐、煤矿、物流、进出口贸易,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台东化工厂,1966年更名为青岛红星化工厂,1992年组建了青岛红星化工集团公司,随后,红星集团走上了西部创业之路。
与青钢、青岛碱厂不同的是,红星化工16万平米老厂区已升级改造,新建起“红星科技创意产业园”,建设了绿色印刷产业区、创意研发产业区、数字出版产业区、仓储物流产业区、商务服务区,打造立足于胶东半岛,面向全省、日韩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经投入使用。但至于该企业未来是否仍将搬迁的相关信息甚少。
李村河河口:
焦化化工厂沿河分布 周边新建小区怨声大
脏乱的河床,干涸的河道,难忍的恶臭,腐烂的垃圾……这里便是被工业废水与生活垃圾包围的李村河河口,其中工业废水与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就是泰能焦化、海晶化工、第四印染厂等沿河老厂房。
从地理位置上看,李村河河口北接交通商务区,南邻欢乐滨海城与滨海新区,均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板块,保利香槟国际、保利百合花园、海情御园、海岸华府等新建小区如春笋般涌现,而遍布污染企业的李村河河口挡在中间,成为一处巨大的“断层”。
所幸的是李村河下游整治工程于去年开工,部分景点已初露端倪,改造完毕的李村河下游将与上游一样,在高架桥下打造滨河美景。而上述造成污染的老企业,也都纳入了搬迁规划之中。
【青岛泰能焦化制气有限责任公司】
泰能焦化周边荒无人烟
青岛泰能焦化制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能焦化”)位于镇平一路2号,该公司以煤为原材料,主要从事煤气、焦炭、焦油和粗苯等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随着老四方入住居民的增多,关于泰能焦化空气污染的抱怨声四起。“泰能焦化制气公司排放有害气体,味道刺鼻”,住在保利百合花园的方先生说道,根据风向不同,这股煤烟味儿传播的区域也不同,冬天刮西北风,大烟囱冒出的黄烟就能飘到方先生的家附近,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2011年,泰能焦化宣布搬迁,根据当时的规划,泰能焦化与青钢集团研究合资合作方式建设董家口焦化项目,公司原有的建筑、设备都将拆除,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住用地。
三年后,泰能焦化厂区已经安静下来,焦化厂车间没有开工的迹象,但也没有任何建筑被拆除。外侧的镇平一路上几乎没有任何行人,铁路线桥下堆积着厚厚的灰色尘土,这里仍是一片荒凉。
【青岛海晶化工集团】
海晶化工即将搬迁
紧邻泰能焦化的青岛海晶化工是原青岛化工厂改制创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47年,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隶属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烧碱、盐酸、液氯、三氯化铁等产品。60多年来为青岛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在工厂周边已经遍布居民楼和商业区,庞大的化工厂影响了周边的环境。
2010年,海晶化工被列入青岛市第7批老城区搬迁企业改造计划,成为搬迁改造重点企业。同年10月,该公司在青岛胶南董家口临港产业区的新厂区奠基。四年后,海湾集团董家口石化深加工基地一期工程已快竣工,海晶化工即将整体搬迁。
在国棉五厂宿舍居住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于大爷回忆,海晶化工与自己的住所一墙之隔,生产原料氯气、苯等都工业危险品从厂区中渗出,气味、粉尘等污染物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由于水清沟河也从厂区穿过,对河水水质也造成了威胁。“2011年前后我们听说了海景化工要搬迁的消息,大家都没太当真”,于大爷说道,“直到前年厂区外面挂出搬迁的宣传标语与横幅,我们才确信这是真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昔日“崛起西海岸,走向新时代”的搬迁标语已被撤下,海晶化工没有开工,偌大的厂区内看不到有人走动。最东侧的部分车间窗户破烂,看上去已废弃不用。邻近四流南路的办公区域较新,从外表上看没有人去楼空的迹象。
滨海新区居住服务区:
老企业“动作快”搬迁完毕 原址已建起高层住宅
来到瑞昌路附近,就已进入滨海新区核心片区。随着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滨海新城区作为“三城联动”胶州湾东岸的重要片区一直备受岛城市民关注,为了达到“做优做美东岸老城区”的要求,滨海新城区内列出了企业搬迁腾空片区,涉及市区27个老企业,计划在3到5年内初步完成搬迁及城区改造工作,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环胶州湾岸线的核心区、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区。
其中位于瑞昌路以北、大沙路以南、铁路线以东、四流南路以西的“都市居住服务区”是滨海新区总体规划范围中人气最旺、新建楼盘最多的片区,同时也是全市最先开始老企业搬迁的板块之一。双桃染料厂、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青啤麦芽厂、青岛瑞普电气厂等老厂区均已搬出主城,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平地而起的高层住宅。
【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
重汽已经是一片废墟
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原青岛专用汽车厂)是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9年,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与中国重汽集团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饭店举行企业搬迁合作协议,重汽旗下“青专”公司正式进驻青岛高新区。2010年初,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以14773万元的价格成功拍下棘洪滩街道春阳路以南、规划东11号线以北,规划东24号线以西,规划东28号线以东地块,随后新厂区开建。两年后,分为两期的重汽新厂区建成投产,老厂区“人去楼空”,拆迁后成为一处废墟。
到达瑞昌路141号的重汽集团时,靠四流南路的一侧已经围上了蓝色围挡,从路边的栅栏里向内张望,整个厂区已经被“夷为平地”。原先重汽的电子大门已经被拆除,进入工地后,东侧已有挖掘机施工,而西侧仍是荒地。工地外的围挡上没有任何标语或广告,看不出此地将被谁开发、如何建设。
【青岛双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双桃精细化工地处闹市区 原址已建起高层住宅
青岛双桃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双桃) 前身为青岛染料厂,始建于1919年,迄今已有九十年历史,是中国化学染料工业的先驱,但也成为周边的污染源。被列入搬迁计划后,双桃新厂址选在平度新河化工基地新建厂区内,搬迁后项目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苯胺黑、0.65万吨酸性中性染料。
至于杭州路28号的双桃老厂址,于2012年被外来地产大鳄中海以近9亿元的总成交价拿下后,经历了飞速发展。记者到访双桃时,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丝毫破旧厂房的踪影,一侧醒目的红色广告牌上标识着这里正是杭州路28号所在地。仅仅不到两年时间,原先的荒地上已经崛起数栋高层住宅,被命名为“中海临安府”的新建项目问世。
展望四周,杭州路28号周边为成熟的居住区——海云庵片区。这里既有上世纪80年代的职工宿舍,也有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永乐小区,还有2000年初开发的杭州花园、兴隆家园、上四方小区等,人气兴旺。凭借着独特的民俗优势,海云庵商圈发展成为最具有“青岛特色”的商业集群,依托一年一度主办的糖球会,能带来省内外游客约60万人次的消费力,是青岛最具规模的民俗盛会。
【记者手记】
说起青岛的碧海蓝天,岛城市民无不引以为豪。但若一提起红星化工厂的铬渣、海晶化工厂的电石泥和青岛碱厂的白泥,大家就有点垂头丧气了。
在青岛橡胶厂、青岛同步带厂、国棉八厂等老企业相继迁出主城区后,越来越多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的老厂房“腾笼换鸟”,为“大青岛”城市建设腾挪出大批商住用地。未来的几年,经过“大换血”的西部老城区或将迎来新一轮的腾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