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规划》,我市将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市范围补充耕地5046.67公顷(75700亩)

日前,市国土资源房管局发布《青岛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我市将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市范围补充耕地5046.67公顷(75700亩),周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5677.33公顷(85160亩),改造开发城镇低效用地1000公顷(15000亩)。

全市划分四类土地整治分区

根据《规划》,我市将从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土地复垦、未利用土地开放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土地整治。

结合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空间布局,《规划》将全市划分为四类土地整治分区。其中,环胶州湾地区(含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黄岛区、城阳区、崂山区及胶州市的东部区域)将主要加大城市低效土地利用挖潜,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胶州湾南北两翼区将科学布局,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导,引导工业用地向园区集中,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扩大高产和稳产农田面积,促进现代化综合农业发展。中西部平原区将切实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加大耕地质量建设投入,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山地丘陵区将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施以荒山造林为重点的综合治理,根据矿产资源条件,适度发展建材、采矿业。

五年力争建成高标准农田312万亩

《规划》提出,按照“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要求,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畦垄规格化整治,加强田间灌排设施、机耕道路及桥涵、积肥设施、农田林网等设施,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至2020年,全市将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118000公顷(177万亩),力争建成208000公顷(312万亩)。

建好更要管好。根据《规划》,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将设置统一规范的标识标牌,根据权属调整方案和调整协议,依法进行土地确权,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建立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农户、专业管护人员以及专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管护体系。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义务,办理移交手续,签订后期管护合同,确保建成工程长期有效稳定利用。

整理散乱、废弃等农村建设用地

根据《规划》,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上,青岛将重点加强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注重传统村落和特色景观的保护,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条件。

对于村内闲置宅基地,鼓励农民有偿退出,引导其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合理流动,并优先用于支持新房新居、公共基础设施、绿地广场、体育场地等建设再利用,有效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对于零散分布的宅基地,鼓励农民搬迁腾退,并优先复垦为耕地,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尽可能与周边耕地集中连片,引导零散村庄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聚。

加大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以农房改造、道路排水、环境卫生为重点,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状况,打造“五美”生态文明乡村。

加大旧城区、旧厂房、城中村改造

积极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是盘活土地资源的有效手段。根据《规划》,青岛将以打造提升城市魅力为出发点,鼓励有条件地区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重点加大旧城区、旧厂房(工业区)、“城中村”改造力度,增加城镇用地有效供给,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度,改善人居环境。至2020年,力争改造开发城镇低效用地1000公顷。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重点区域主要分布在黄岛区、胶州市、城阳区等地。

在“三旧”加速改造的同时,强化历史文化名城(镇)、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地下文物埋藏区和大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防止大规模拆旧建新对旧城风貌造成不利影响。《规划》提出,整体保护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和风貌特色,划定建筑高度分区,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实施策略,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功能复兴;在城市建设与改造中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延续历史文脉,鼓励发展具有传统空间特色的文化事业、旅游产业以及特色商业,充分弘扬青岛海洋文化特色,提升城镇文化品质。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