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回首过往百年,灵山卫从一个衰破落后的村子,经历炮火的洗礼,披荆斩棘,一路向前,而今发展成为吸引着世界目光的影视新城。
600余年前,为了抗击倭寇,保家卫民,灵山卫城正式设立。六百多年,沧海桑田,灵山卫的故事在时间的斑驳痕迹中、在残存的城墙遗迹中、在古人的文学作品中、在张张横跨百年的黑白照片以及口口相传中有了更多传奇色彩。
回首过往百年,灵山卫从一个衰破落后的村子,经历炮火的洗礼,披荆斩棘,一路向前,而今发展成为吸引着世界目光的影视新城。
2009年灵山卫大湾社区
半城繁华半城翠——大湾社区
高楼多耸立大湾换新颜
灵山卫过去的样子,你还记得吗?
时光倒流,2009年的灵山卫大湾社区,正处在建设当中,远处的工地上,塔吊拼命地工作着,岸边停泊着几条渔船,看似已经废弃。新旧交替,一切都在孕育着。如今,大湾社区已经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一派繁华景象。
2004年的东方影都
一桥贯通南北
百座楼阁平地起 国际舞台放光芒
十多年前的东方影都,还是一片虾池鱼塘。十多年来,这个昔日破落的小渔村,以影为媒,崛起一座现代化的产业新城,实现华丽转身。
时代的产物——小卖部
逛超市,直购海外大牌
小卖部退出时代 大商场登上舞台
时间追溯到八九十年代,小卖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那方小天地里,有大人的家长里短,有孩子们的嬉笑打闹。
30多年风风雨雨,小卖部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包含成千上万生活用品的大型购物商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去处。
1980年6月,胶南县成立第一个乡——灵山卫乡,1984年3月,更名灵山卫镇。
新时代,一个干事创业的时代
一个美丽的事业 一份美丽的答卷
1980到1984到2018,从乡到镇到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奋斗的路上,灵山卫人不曾停歇。
近年来,街道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历史沿革、城市规划、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的特点,为古卫城度身定做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振兴之路!
1970年灵山卫月亮湾
月亮湾畔沧海桑田
旧时荒芜少人问 今日新貌难相认
40多年前的月亮湾海边还是一片荒芜滩地。随着时间的流转,月亮湾畔,万象更新。青岛东方影都与星光岛遥遥相望,一条珊瑚贝桥将两者紧密相连,成为西海岸新区的活力中心之一。
1970年开山口村社员在现在的黄海学院院址上修理大寨田
扬黄海风帆,创百年名校
昔日大寨田今日树高校
火红的年代,火红的心。在战天斗地的70年代,知青们在“大寨田”上挥舞着锄头大会战。
40年弹指一挥,如今昔日的那片土地上,已经伫立了一所开设28个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的多科性本科高校——黄海学院。
1914年灵山卫城隍庙
卫城大戏台
百年城隍庙今日大戏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光阴流转,岁月无情,历尽了繁华落寞的城隍庙,一如初见般倾心。
古老的城隍庙建立于明朝,是用来祭祀、祈祷城池贞固之用,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西海岸新区唯一保留的明清道教建筑。
今天,为进一步挖掘、保护、开发、利用古卫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实施具有卫城特色的文化振兴战略,街道办事处在对辖区内历史文物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考察整理的基础上,修复了城隍庙(部分)遗址,为古城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还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积极讲好卫城故事,为其“铸魂、扬韵、传神”,使其与现代城市生活相融合,绽放出新时代光彩。
1914年灵山卫街市
卫城新貌
凡事过去,皆为序章;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灵山卫自明朝洪武五年建城以来,历经640余年繁华与衰落的历史沉淀,造就了卫城独有的地域、建筑和人文特色。今天,灵山卫得地利之便,承风气之先,正以磅礴之势,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