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对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造成了较大影响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对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延长假期和推迟开工,对工业生产和外贸也产生了一些冲击。
从青岛目前看,旅游、住宿、餐饮、会展等行业受到较大影响,工业生产受延迟开工、订单减少、物流不畅、招工难等影响,势必出现回落,对外贸和利用外资也会带来不小冲击。
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的,中国经济有很强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不会因为这次短暂的疫情而发生改变。
对于青岛而言,疫情的影响也必然是暂时的、有限的。刚刚过去的2019年,青岛经历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极不平凡的一年,国家战略层层叠加,青岛站在了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各项工作全面起势,全市上下只争朝夕、团结奋进、捷报频传。这正是我们战胜疫情、延续良好发展势头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
1、这些领域正遭受影响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各行各业原有的发展节奏。
受影响最为直接的莫过于准备在春节黄金周期间“大展拳脚”的旅游业。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期间,旅游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1月23日,故宫博物院正式宣布,自1月25日起闭馆。自此,全国大大小小的景区景点纷纷启动停业模式。
青岛作为国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城市,2018年接待游客1亿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1867.1亿元,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今年春节期间,为了疫情防控需要,各大景点纷纷选择闭门歇业。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还在延续,这对青岛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受疫情影响的还有作为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受上游工厂复工时间延迟影响,既有订单交货期无法保证,面临贸易纠纷与索赔,虽有“不可抗力”条款避免损失,但也存在丢失新老客户的可能性。作为中国外贸重镇,青岛活跃着2万多家外贸企业,受疫情影响,这些外贸企业也将面临诸多等风险挑战。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疫情对工业的影响正在显现。青岛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问卷的反馈数据显示,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市场订单减少(68.9%)、劳动力成本高、招工难(52.3%)、物流不畅(51.8%)、缺乏资金(40.3%)等方面。
科学分析研判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客观全面地认识当前的处境,是应对危机、走出困境的前提。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将陆续显现,必须密切跟进,科学研判,及时出台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2、挺过疫情,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
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但只要把握历史大势,增强信心和底气,坚定不移发展壮大自己,就可以应对任何惊涛骇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知得失。本次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不妨回顾一下2003年的非典。
面对那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不绝于耳,但那一年,中国经济不仅未伤及元气,还交出了GDP年度增长10%的完美答卷。这一增速甚至高出2002年0.9个百分点。
再来看青岛。2003年,青岛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3%,比2002年增速高出1.8个百分点,并且,从2003年起,延续了11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
因此,我们不应该高估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由此产生悲观情绪,做出过激反应。
面对发生在17年后的这场疫情,中国经济的韧性更足,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更强、信心更足。可以预见的是,疫情缓解以后,中国经济将会迅速企稳,并且前期推迟的消费和投资会有释放,中国的经济会出现补偿性的恢复。
青岛同样应该拥有十足的信心。这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历史与现实的理性研判。
信心首先来源于,青岛所处的历史方位——
2019年,是青岛改革开放发展史上极为重要、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在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青岛,两次发来贺信,把青岛作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宣示地,对青岛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对青岛似海深情、如山厚望,给青岛巨大的鼓舞、激励和鞭策,让青岛站在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青岛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青岛有底气,有信心。
信心来源于,青岛用大视野、大坐标、大格局谋划工作,创造性地抓攻势、建平台、引项目、优环境、惠民生,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城市新动能发力,发展新优势加速,取得的成就催人奋进,全面起势的各项工作打下的坚实基础——
“学深圳、赶深圳”深入推进,全市上下不断提振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精气神,青岛这座城市因南国吹来的劲风而心怀激荡,“南深圳、北青岛”正书写新时代的“双城记”;
在发起的一场又一场战役中,在攻下的一个又一个山头上,奏响市场化、法治化的强劲旋律,拿下一个又一个“山头”,炸掉一个又一个“碉堡”,各条战线战果丰硕、捷报频传;
“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成为对市场、对企业家最有力的感召,“来青岛发展就是站在中国更高水平开放发展的新风口”成为国内外企业家的广泛共识,招商氛围厚积成势、项目人才纷至沓来,1至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3%,创近五年来的最高增速;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海内外“创新合伙人”应者云集,集聚各类人才就超过25万人;
……
青岛不断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奋力蹚出一条以开放创新引领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一座城”,跑出新时代的“加速度”,成为一个“现象级”的存在。
这些就是底气所在、信心所在。只要我们满怀信心,把各项工作抓牢、抓实,青岛一定可以尽快走出疫情的阴霾,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延续青岛良好的发展势头。
3、经济发动机已经重新启动
每一场危机都是对国家治理能力、城市治理能力的大考。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党中央沉着应对,迅速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果断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
在这场危机中,青岛也没有“乱了方寸”,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了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早在2月5日上午,青岛就召开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指出,要认真研判分析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善于化危为机,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赶超进位。
■ 2月6日下午,青岛召开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14次工作例会指出:抗击疫情要有物质保障,要正确处理好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生产、“双招双引”等工作统一起来,始终做到防疫情不松懈、抓发展不动摇。此后,青岛又多次召开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 2月8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王清宪到施工现场和生产企业,调研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强调在从严从细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积极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疫情来势汹汹,置身其中的中小企业遭遇重重困难,关键时候,政府战出来助了他们一臂之力。2月3日晚,青岛连夜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紧紧围绕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的急点、难点、痛点,在降成本、帮融资、稳队伍等方面,为企业雪中送炭。
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研判,给力的政策,为企业复产复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青岛市工业运行工作专班发布的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月10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复工复产2941户,复工率达到86.4%。
据青岛市国资委初步统计,目前青岛市属企业共有55个在建或计划新开工建设项目。截至2月11日,已有29个项目开复工。到2月底,37个项目将开复工。11个项目将于3-4月开复工,其余项目力争上半年全部开复工。
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定生产经营,2月11日,青岛市财政局紧急拨付了青岛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扶持资金,受益企业50户,资金总规模5460万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岛政府部门还将根据疫情走势和企业实际,适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为广大企业雪中送炭,携手共克时艰。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要我们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提早谋划,周密部署,抓牢抓实,化危为机,就一定可以成功战胜疫情,顺利渡过难关,并延续青岛良好的发展势头,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