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市集”遇上“海岸”,充满世俗烟火的“市集”多了时尚浪漫,别有一番味道。
“五一”假期的太平角,在网红打卡地太平石前“海岸市集”开市。
当“市集”遇上“海岸”,充满世俗烟火的“市集”多了时尚浪漫,别有一番味道。“五一”假期的太平角,在网红打卡地太平石前,“海岸市集”开市。这是市南区特意为游客们准备的“假日礼包”,市集虽小,但在细节上可以看出市南在复兴老城区过程中的不遗余力。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推动下,今年“五一”假期,“海岸市集”每日接待游客达1万余人次,“尚街里嘉年华”每日接待游客7-8万人次,最高峰达10万人次,又一次让人们看到了老城“黄金时代”的魅力。
为给游客打造享受慢生活的城市“客厅”,让市民、游客用脚步丈量老城,如今的西部老城,正在进行着一场由内而外的有机更新,文旅融合发展,也让老城经历了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老城承载太多。它是老青岛人的旧街里,是外地游客的必到之地,它关联经济社会发展,更关联城市记忆与城市精神。西部老城区复兴,不仅能带动延伸城市空间格局,促进老城区业态调整与产业升级,更能彰显和延续城市文化底蕴,是重要的城市文化名片。
老城区“讲述”新故事
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更需要与新时代结合,迸发新燃点。中山路区域的老字号企业、影院、书坊、博物馆、网红小吃、咖啡馆比比皆是……越来越多的人会有同样一个感受,那就是西部慢慢“活”起来了。今年春节期间,一场时尚青春、科技感十足的3D光影秀活动在中山路步行街精彩亮相,让青岛人感受到了市南老城区的全新魅力;“时尚+文化”,迸发新火花,八大关周边区域高端文化集聚突破行动,让老建筑焕发新活力,老城区讲述新故事,老城活了。
市南区按照打造精品工程、百年工程的标准要求,对中山路周边区域的产业定位、项目定位、商业定位、建筑定位、经营定位、业态定位进行全方位主题策划,努力实现资源要素、产业、项目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使之成为活力、时尚、方便、温馨的历史街区。
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
与“海岸市集”相应和的,便是“尚街里嘉年华”。嘉年华将市集与音乐节相结合,游客们走着走着,便会遇上一场街角的演出,正如生活中总有不期而遇的惊喜,这是市南营造的“诗和远方”。
旋律唤醒老城,音符律动生活。红瓦绿树间,响起悠扬的四重奏,音乐演出遍地开花。市集上的浪漫民谣、即兴西乐,随性所至;里院客栈里的古琴分享,让人们沉浸式体验宋代文化与艺术,韵味流淌;“海岸音乐季”让乐迷在木栈道聆听海浪与音乐的交响,这是欧陆风情的时尚。
在老城区,还可以一一品尝那些老字号美食。中山路壹号、春和楼、1907光影俱乐部、白玉餐厅、无名小吃、王姐烧烤……这里有着浓浓的市井生活气息。
市集与音乐,热闹了整个“五一”假期。今年以来,市南区以提高居民群众的满意度为目标,聚焦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示范区,通过实施公共文化载体升级、文化惠民等提升行动,推动高端艺术活动大众化、普惠化,切实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市南区融合线上与线下,推出演出、非遗、市集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迎接市民游客。“时尚青岛 乐动市南”文化惠民公益演出、2021青岛市首届“非遗+”文创大赛暨第二届“指尖上的青岛”民间十大匠人评选活动、第二届大学生曲艺周闭幕演出等精彩纷呈的惠民文化活动。
路径延伸产业链高端
新一轮的老城复兴,充分考虑产业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土地节约利用、市民方便宜居等多个维度,以尊重文化、高点定位、科学规划为准则,统筹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抢抓消费牵引新机遇,做大做强商圈、做全做优业态、做精做好产品,助力老城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将发展落到“实处”。“我们从四月中旬,订房量就达到了70%-80%,”五一“小长假期间更是一房难求,房价涨幅也比一季度增了7-8倍。”里外院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亮表示。
精准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丰富、时尚的文化活动,为老城增加了吸引力,延长了游客逗留时间,更为商户留在老城发展增加了信心。据王亮介绍,去年他们公司在老城区的三家酒店就已经进行了改造升级,拓展的两个项目“青岛历史名建展览馆”“青岛水彩百年绘画博物馆”也都在今年“五一”期间正式开馆。而像王亮这样看重西部复兴发展契机、深耕老城区的企业家不在少数——鲁作家具博物馆已开门纳客,北服青岛时尚研究院和时尚产业园项目、上街里文化产业街、宁阳路银鱼巷街区等项目也将陆续与大家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