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位市民拨打早报热线反映家中难题维修资金不足、业主同意率低导致维修难
“从去年7月开始,只要下雨,家里房顶都会漏雨,修了好几次都无济于事,不知道啥时候才是个头。”近日,家住华阳路小区的于女士再次拨打青岛早报热线,向记者反映家里漏雨的问题仍然没能得到解决。最近,岛城接连降了多场大雨,记者也陆续接到多名居民反映家中漏雨,有的甚至多年都未能解决。房屋漏雨,为何无法解决,这件事情究竟难在哪里?
市民自费维修 收效甚微
早在今年5月份,记者就曾报道过于女士家房屋漏雨的情况,将近4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于女士表示这一情况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随着雨季来临而愈发严重。 9月6日,早报记者来到于女士家,因为当天降雨量不大,于女士家漏雨的情况不算特别严重,但是墙角、天花板上的水渍与霉斑,无一不证明这里曾经历过严重的漏雨问题。“主要是南北两个房间与走廊的接缝处和阳台等处漏雨严重,只要遇上下雨天,我们都得在阳台上摆上水桶和脸盆。经常是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最近这段时间的大雨让家里又多了新的漏点。”
根据于女士的描述,这种情况从去年7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给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她多次向社区和街道反映情况,并拨打过12345政务热线。“社区居委会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都来我家看过现场,也拍过照片,但每次事后询问,得到的答复都是问题已经上报,不知道后续怎么办。”
于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都曾找过工人维修,自费对房顶做了修缮,然而下雨时依然有漏水情况。“工作日遇到下雨,在单位时总担心家里的漏雨情况。墙壁因为漏雨干不透,墙面也出现了霉斑,目前我已花费了近3000块钱进行维修,但收效甚微。”
“我就想知道,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用光了,就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了吗?我了解到,社区应该还有一部分党建经费可以用,但是社区给我的反馈是如果想要维修楼顶,党建经费也不够用的。”对此,于女士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房顶本身就是公共区域,我自己花钱也解决不了全部问题,难道就只能放任漏雨的情况一直发生吗?我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希望相关部门出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房顶换瓦导致漏雨十多年
与于女士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家住市南区观海一路29号三单元的秦先生。9月7日,秦先生也拨打早报热线反映了自家漏雨情况。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秦先生所在小区的房子是1987年建设的,三单元有4户家里存在漏雨情况,程度不一,因为他家在顶楼,所以“受灾”相对更严重些。据秦先生描述,十几年前小区楼顶的瓦片换新,西向近马路一侧用的新瓦,东向近院中的一侧用的旧瓦,“但没想到这次修缮竟让房屋漏雨严重了,雨下得大的时候,家里的床垫都只能给掀了,阳台上用盆来接雨水,屋里得用抹布擦,楼道等公共位置的雨水也不小。为怕老人、孩子滑倒,我们就时不时地用拖把拖一拖楼道,尽量保持地面没有水。”
据了解,自2007年以来,秦先生先后找过有关部门反映多次,年年拨打政务热线反映,但十多年过去了,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实在没办法最后就只能自掏腰包,其他邻居也有选择自费维修的,但是治标不治本,而且楼道、楼顶等公共部位的漏雨大家也无法解决。”
老屋漏雨难动维修资金
采访中,秦先生向记者透露,去年自己从明水路房管所了解到,自家所在小区的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只有两万多元,而且还需要先填写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申请表,然后需要三分之二的业主签字同意后公示,接着还要找维修队来现场勘查情况并做出预算,预算公示后才可以进入维修阶段,过程较为繁琐。
记者了解到,根据规定,居民需要使用房屋专项维修资金时,有物业管理的,由物业公司办理;没有物业管理的,由业主或社区居委会办理使用手续。制定使用方案后,经过不少于7天的公示,由利害关系的所占面积及户数比例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才能使用。
“正常情况下,如果符合规定的居民们签字同意后,只要资料齐全,区房管处可以在两个工作日内出方案,然后报送市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很快就可以把维修资金拨到施工单位。”市南区房管部门工作人员说,材料提交后的流程时限有章可循,难就难在让居民签字的准备材料阶段,必须要征得有利害关系户数三分之二业主的签字同意才能使用。因为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与每个业主的房屋一一对应,如果资金用完了,今后房屋买卖过户时要按规定补齐,所以一些居民不愿为“别人家的屋顶和墙面”花自己的钱。“如果没钱了或者钱不够,只能组织楼上的业主补缴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然后再申请使用,或者楼上居民自己协商平摊维修费用。如果有不愿出资的,居民可以通过到法院起诉来实现自己的诉求。”工作人员解释,房屋专项维修资金是固定房屋储存使用的,用完后不能挪用其他房屋的资金。
社区经费有限 无法集体维修
针对秦先生反映的情况,记者第一时间与所属观海山社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以及房产管理处明水路房管所进行联系,中山路街道办事处以及房产管理处明水路房管所电话都未能打通。而观海山社区工作人员则表示有关情况将直接与居民沟通,不接受采访,记者再次拨打电话后,对方表示了解情况后再回复。
针对于女士所反映的情况,记者第一时间与小区所属大港街道取得联系,据大港街道工作人员反馈,关于于女士反映的问题,因为目前居民所在楼院单元的房屋维修资金已经用完。如果需要使用社区党建服务经费进行维修,根据相关文件要求,需要个人向社区发起申请,社区根据居民提出的申请,适时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进行集体商议研究,如研究通过,则可以按照经费使用流程进行维修。但街道在与曹县路社区了解情况后得知,社区那边表示党建服务经费额度有限,需要按照流程进行使用,华阳路21号楼三个单元,楼顶住户从去年就开始反映漏水问题,其他楼座也存在同样问题,如果维修肯定需要一起维修,但是目前来看经费无法承担。
解决漏雨问题 不能一拖了之
外面下大雨,房屋下小雨,对于于女士、秦先生来说已经是常态。而这样的情况,又不单单只发生在他们身上,今年以来早报热线已经陆续接到类似的电话十多次,问题发生的地点不同,可问题的原因、现状以及有关部门给出的答复却惊人相似。“没钱维修”“房屋维修资金已经用光了”……部分相关部门面对涉及到居民进行漏雨维修的诉求,“不积极”“怕麻烦”“踢皮球”等情况比较普遍。
记者多方采访调查发现,很多居民面对轻度的房顶漏雨等小问题,在反映多次无果后,最终只能放弃使用房屋维修资金,选择了自掏腰包维修。政策不够细化,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涉及的多个部门对政策了解不够或者怕麻烦,不愿意协助居民;也有居民不愿动用房屋维修资金去维修“与自己不相干”的公共部位,造成业主同意率不够……这些都是维修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对于居民来说,家中漏雨不是小事,不仅给生活带来不便,更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青岛今年正在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年”,希望有关部门真正站在居民角度,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而不是抱着“拖一天是一天”的想法应付了事。“我为群众办实事”这句话从来就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希望有关部门将有关政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想办法帮助居民解决燃眉之急,让大家不用遭受房屋漏雨之苦,住得舒心、住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