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出炉,青岛划分到"新一线"!

对于城市,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坐标和评价体系。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双重作用下,数字化时代正扑面而来,一个全新的赛道已经形成,一场新的城市竞赛“激战正酣”。

赛迪顾问近日发布《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出炉,综合考虑各城市GDP水平及数字经济指数值情况,将数字经济百强城市划分为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个等级。

强者恒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4个老牌一线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成为“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数字赋能下,城市“越级”成为可能。凭借超强的数字经济实力,在GDP排行榜上位列第8位的杭州,一举跻身“数字经济一线城市”,与北上广深同列。

山东省共13个城市入围,在数量上与江苏省并列第一,其中青岛位列百强榜第17位,入选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及以5G为代表的移动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以数字化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催生了新型商业模式和经济范式,推动全球竞争进入数字经济领域。数字经济已成为城市争相布局的新高地,成为铸就城市当下和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显示,在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区和4个直辖市中,58.8%的城市成立了数字经济管理机构,45.7%的城市发布了数字经济规划或实施意见,适应数字经济时代要求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曾经错失信息化风口的青岛,这一次,牢牢抓住数字化的绝佳契机,全力推动“换道超车”。尤其是今年以来,青岛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事关全市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作,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当然,青岛数字化转型仍然处在“起势”阶段,还未全面“成势”,尤其是和前排城市相比,差距不小。透过“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可以照见成绩,也可以洞见不足。

数字时代,扑面而来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意义重大而深远: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也是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8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时指出,要“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

中国信通院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位居世界第二。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叠加影响下,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长,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总体上看,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活跃,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深化,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强者恒强,“优等生”北上广深做对了什么

从全国看,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3 2 N”地缘结构初步确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核心区引领,环海数字经济引领带、中部数字经济崛起带两带并进,以成渝为引领西部地区多点开花。

在中国经济发展版图上,北上广深一直是学霸、是优等生,并被冠以“一线城市”的名号。在以GDP为主要“标尺”的城市排行榜上,四城长期占据全国四强的位子。

在数字经济时代,四城的表现同样不俗。

《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位列数字经济一线城市(还有一城为杭州,下文再述),其综合经济实力及数字经济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数字经济要素汇聚能力强,呈现多维全面发展态势,代表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

这四城正好对应前文所述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核心区引领。打破边界、融合发展,原本就是数字化的基本内涵。这三大区域是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典范,而数字化正是重要推手,数字经济发展可谓水到渠成。

在长三角地区,有41个城市实现了医保“一卡通”,10个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实现“一码通”,116项政务服务事项可以跨省通办。城市群也好,都市圈也好,数字经济加深了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联动,让区域一体化明显加速。

北京排名榜首。2020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0%;互联网、数字经济相关企业云集,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3900余家,2020年,北京软件业务收入达到15677.4亿元,高居全国第一位;独角兽企业达93家;服务贸易规模约占全国20%……北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领军城市。

长三角的龙头上海排名第二位。长三角的数字经济主要特征是数字要素驱动业及数字产业制造业发达,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近年来,上海以经济数字化形成新供给,生活数字化满足新需求,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打造“物联、数联、智联”的城市数字底座,通过数字化转型激发城市生命体“细胞”的活力。

上海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从数字产业化发展来看,上海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数字产业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密切关联。从产业数字化发展来看,上海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超过1万亿元,产业数字化占GDP比重超过40%。产业数字化发展已成为上海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同属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排名第三,广州排名第四,它们依托的则是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和贸易优势,外向型特征显著。

作为制造业大市和信息通信产业重镇,深圳近年举全市之力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2020年,深圳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8446.6亿元,占GDP比重达30.5%,总量和比重都位居全国第一。

从细分领域看,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2.2万亿元,约占全国1/5,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拥有21家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约占全国1/10,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拥有11家全国软件百强企业。

四个一线城市能够在数字化新赛道上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有赖于强大的城市实力储备,更为重要的还是对潮流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强大捕捉力。

换道超车,“杭州们”机会来了

科技发展的方向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后发地区与先发地区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就给后来者带来了“换道超车”的机遇。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GDP水平整体呈正相关,但部分城市正通过数字经济“换道超车”。杭州就是典型代表,凭借数字经济一跃成为“一线城市”。

杭州对科技风潮带来的产业变革机遇非常敏感,在发展信息经济、数字经济、新产业上不遗余力。杭州第一个提出打造“城市大脑”,是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移动支付之城”,加快建设“聚能工厂”“链主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云端工厂”五类“未来工厂”,全力打造“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2020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4290亿元,创造了多个数字经济领域第一,“数字”经济已成为杭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除了杭州之外,海口、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资源汇聚能力增强,数字经济首位度凸显;贵阳、绵阳等西部城市扬长避短,突破地理限制、放大资源禀赋,深耕优势领域,逐步实现突围。

这里着重说说贵阳。近年来,贵阳一路抢占先机,依托数字经济逐步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从2013年起,历经8年时间,贵阳以大数据重塑城市核心竞争力,凭借国家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先发优势和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这一国家级平台,成为新时代大数据创新的策源地和示范高地。

贵阳的“逆袭”为后来者“打了样”。

数字经济好比一根“魔法棒”,具有“点石成金”的神奇魔力,正在重塑城市的竞争格局,成为“后来者”快速跃升的“阶梯”。

“新一线”青岛,势头不错还要加油

本次入选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的13个城市分别是成都、南京、天津、苏州、重庆、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宁波、西安、青岛、济南。

这13个城市均属于GDP万亿俱乐部成员,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具有良好经济基础与创新潜力,数字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追赶势头强劲。

发展数字经济是青岛立足自身禀赋、推动城市加速发展的可靠路径。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百余年来始终执着于工业制造的城市,青岛拥有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41个行业大类中的39个,这是青岛发展数字经济的底气所在。

2019年,青岛出台了《数字青岛发展规划(2019-2022年)》,提出打造“数字山东”引领核心区、“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区。两年多来,数字青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青岛全力打造“基础设施物理集中、行业数据逻辑集中”的公共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和公共数据开放网站,发布了全国首个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大力推动数据对内对外赋能。2020年,青岛公共数据开放指数位列全国第三。

9月8日,青岛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岐涛做客“民生在线”表示,今年上半年,青岛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运行良好,呈现主体增多、规模增大、动力增强特点。他列举了一组数据——

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相关企业数量达到585家,其中,汇集了互联网贸易、互联网平台、数字内容与媒体的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增长最快,同比增长35.4%;

企业营业收入816.7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数字技术应用业营业收入增长30.5%,充分促进了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

投入研发费用33.1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4大类增速均在25%以上。

青岛“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数字牵引作用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强化数据资源、网络安全和数字设施支撑,提升数字生产力、竞争力。

与前排城市相比,青岛数字经济规模还偏小,占GDP的比重还不够高,尤其是缺乏带动力强的“头雁型”“链主型”企业,对数字资源的集聚力还不够强,数字经济生态需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

伴随新一轮技术产业迎来应用爆发阶段,在系列利好政策催化下,数字产业、数字贸易将持续开辟增长新蓝海。有分析预计,“十四五”期间,5G、云计算等数字产业将带动超过60万亿元的经济产出。

这是一块大蛋糕。青岛要想在这条新赛道上占据有力位置,要想分到大蛋糕,必须再加码,再发力。

作者|观象君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