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年山东省生产总值为83095.9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增量高达9967亿元。

新春奋进正当时!重整行装再出发之际,需要好好盘点盘点“家底”。

在持续多年的坚持与努力下,2021年,山东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动力、活力等都发生了趋势性、关键性变化,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态势更加稳固,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快、越走越实。2021年山东省生产总值为83095.9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增量高达9967亿元。

这是山东16市共同努力的结果。截至目前,16市均已发布了各自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年报”,16市中有11市GDP增速跑赢全国,这是近几年不多见的。盘点数据,看点不少,来看看主要城市的表现。

01、青岛:龙头地位进一步增强

要观察山东经济,龙头青岛,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

这几年,与全省、全国一样,青岛也遭遇过成长的烦恼,也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也一度经历阵痛。

努力总会有回报。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杂外部环境的双重考验,2021年,青岛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发展韧性和活力持续彰显,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从关键数据GDP看,青岛首次在前三季度突破万亿后,继续呈现良好势头,全年达到14136.46亿元,一年间,净增1735.9亿元,创下新高。从增速来看,2021年青岛市GDP同比增速为8.3%,高于年初8%的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

从全国看,青岛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由2020年的1.22%提高到1.24%,提高了0.02个百分点,全国第13位、北方第三城的地位进一步稳固。

从全省看,青岛领先第二名济南的优势由2020年的2260亿元,扩大到2021年的2704亿元;在全省的首位度由2020年的16.96%,提高到2021年的17.01%,龙头地位进一步增强。

展望2022年,尽管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日渐加大,但青岛市新经济动力强劲,新旧动能转换已积聚成势,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也已就位,将为实现新目标提供动力。

02、济南:实现进位但增速放缓

作为第三大经济省份的省会,济南的表现备受关注。

2020年,济南成功晋级“万亿俱乐部”。2021年,济南GDP突破1.1万亿元,达到11432.22亿元,位列全国第18名,较2020年的19位提升了一个位次。

在强省会战略加持下,济南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局面。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智造济南”,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2%,拉动全市增长2.9个百分点;山东“第一芯”—8英寸高功率半导体顺利通线,工业机器人、光缆分别增长25.6%、68.7%,光伏电池实现倍增,高端装备制造业取得新突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

跟自己相比,济南总体表现还不错,城市能级明显提升。但无论是在全省比,还是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济南都需要再发力。

从全省看,济南GDP增速连续四个季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1年GDP为11432.22亿元,同比增长7.2%,低于全省1.1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15位;全省首位度由2020年的13.87%下降到2021年的13.76%。

从全国看,济南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在万亿俱乐部中的排名虽然上升了1个位次,但主要是由于泉州增速放缓,位次下降。

在合肥的强势追赶下,济南的领先优势从2020年的近100亿元,缩小到2021年的不足20亿元。如果延续这样的势头,2022年济南大概率会被合肥超越。要想保住现有位置,进而实现争先进位,济南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03、烟台:剑指“2023年破万亿”

这些年,无论是在全省,还是在全国,烟台的竞争力、“位置感”都有所减弱,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烟台的整体实力不容小觑。

2021年,烟台GDP为8711.75亿元,同比增长8.0%,与全省平均增速的差距缩小到0.3百分点(前三季度差距为1.2个百分点);在全省的首位度稳定在10%以上,目前仍旧牢牢占据着“山东第三城”的位置。

这几年,“迈入万亿俱乐部”,作为烟台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被反复提及。

烟台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就曾提出,“到2020年,城市综合实力、影响力实现较大幅度提升和位次前移,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总量向万亿迈进”的目标。2017年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到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万亿元以上。

2021年发布的烟台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5年全市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台阶,不断巩固在全省“三核”城市中的地位。今年山东省两会期间,烟台给出的最新“时间表”是:到2023年,GDP过万亿。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表示,“2022年,沿着目标向前,烟台有信心,更有能力!”

眼下,烟台距离万亿不足1300亿元,即便以2021年895亿元的年增量计算,如不出意外,2023年将铁定破万亿。

04、潍坊:万亿之城渐行渐近

潍坊的表现尤其值得一提。

衡量经济指标的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是当前评价中国城市的最为基础性、综合性的关键指标。2021年之前,GDP过万亿之于潍坊,鲜有提及。

2021年正月初十,潍坊市重点工作突破暨服务企业发展动员大会上,吹响了“咬定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冲刺全国大中城市综合实力前30强、加速迈入国内二线城市行列”的号角。这一目标随后写进了2021年潍坊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9月14日,“全面小康,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潍坊专场上,潍坊再度就“潍坊目标”发声:计划用5-6年时间,实现“GDP过万亿、进军国内二线城市、冲刺全国大中城市综合实力30强”。

提出这一目标,需要胆识和魄力。要知道,2020年,潍坊市GDP只有5872亿元,离万亿还有一大截。

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运曾表示,“潍坊当前人心齐、士气足、干劲大、形势好。”

2021年,潍坊GDP实现了快速增长,实际增速为9.7%,名义增速高达19.4%,均位列全省第一;年增量达到1138亿元,总量从5000亿+,直接迈过6000亿+,达到7010.6亿元。

至此,外界才真切感受到潍坊的底气与心气。目前,潍坊距离万亿还有3000亿元,如果延续当前增长势头,再有3年,也就是2024年就可以突破万亿。

以是观之,“万亿之城”的目标之于潍坊,愈发清晰可见。

05、“三圈”:胶东优势进一步扩大

放在区域发展的坐标中,我们会对山东16市的表现有不一样的解读。

国家把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摆在了重要位置。山东半岛城市群着力优化“一群两心三圈”格局,其中,“三圈”即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

2021年8月,经省政府同意,《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鲁南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印发实施。至此,山东形成了“1个实施方案+3个指导意见+3个规划”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体系,“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愈发清晰起来。

在一体化战略加持下,2021年“三圈”的表现不错。作为实力最强的胶东经济圈,其优势得以进一步彰显。2021年,胶东五市实现GDP总和35534.7亿元,较上年增加了4421亿元;在全省的比重由2020年的42.55%提高到2021年的42.76%,龙头地位进一步增强。

除了青岛、烟台和潍坊三市的良好表现外,威海的表现也不错。2021年威海市GDP为3463.93亿元,排名全省第10位,与第9位的德州的差距由2020年的61亿元,缩小到不足25亿元,2022年有望实现进位。

省会经济圈7市2021年实现GDP总和31074.57亿元,较上年增长3608.53亿元,在全省的比重由2020年的37.56%下降至2021年的37.40%,下降了0.16个百分点。

除核心城市省会济南的首位度略有下降外,德州、泰安两市在全省的占比也出现小幅下降;而淄博、东营、滨州、聊城4市增长势头良好,在全省的比重实现稳中有升。

鲁南经济圈4市实现GDP总和16463.7亿元,较上年增长1947.78亿元,在全省的比重由2020年的19.85%下降至2021年的19.81%。

“领头羊”之争激烈,临沂略占上风。2021年,临沂GDP为5465.5亿元,增速为8.7%,济宁为5069.96亿元,增速为8.5%;临沂将领先优势由2020年的311亿元,扩大到2021年的396亿元。菏泽和枣庄增速分别为8.8%、8.3%,均跑赢了全省,增长势头不错。

“三圈”强,则山东强。今年1月,《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布,明确提出,加快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进一步确立了“三圈”的发展重点与实施路径,“三圈”一体化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

未来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无论是基于全省大局,还是各市长远发展,都应更多地在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三圈”一体化发展中下更大力气,形成抱团、协同发展之势。

作者 |观象君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