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月25日下午,山东省2022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一批引领性、支撑性、示范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战鼓催征急,扬鞭自奋蹄。

2月25日下午,山东省2022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一批引领性、支撑性、示范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这次集中开工900个项目,全部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其中过10亿元项目178个;总投资734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317亿元。

这次春季集中开工活动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抢抓一季度“开门红”的重要举措,吹响了推动项目建设集结号。活动采取省主会场与地市分会场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青岛市分会场设在胶州市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项目现场。

勇当龙头、争先进位。青岛参与此次集中开工活动项目69个,计划总投资808亿元(其中外资项目6个)。这些项目集中在“七网”重大工程、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质量优、体量大、带动力强。

其中,青岛分会场的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项目盘活存量土地431亩,总投资100亿元,是青岛落实上合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额上千亿元,代表了青岛当前推动项目建设的方向。

以这次全省集中开工活动为契机,青岛正全力以赴、争分夺秒、统筹推进,用实打实的项目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

时不我待,山东以项目建设奋战开局争先

迈入“8万亿时代”的山东,在壬寅虎年伊始就上紧弦、拉满弓、铆足劲,奋战开局争先。

2月7日(正月初七)开工第一天,山东省委、省政府就召开全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发出了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走在前、聚力实现新突破、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动员令”。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重点项目既是投资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事关全省经济社会长远和全局发展。

近几年,山东多次以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打响奋力争先的发令枪。在2021年也就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山东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举行了两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两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以优质项目带动有效投资,高质量推动项目落地建设。

在这一年,山东谋划推出的12929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实现应开尽开,实施类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6万亿元,其中,1860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721.2亿元。

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加速落地积蓄起了强劲的动能。山东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0%,两年平均增长4.8%,分别好于全国1.1个和0.9个百分点。山东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动力、活力等都发生了趋势性、关键性变化,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全面突破,实现生产总值为83095.9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增量近万亿。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虎力全开、斗志昂扬。加速重点项目推进,也成为山东今年开好局起好步、实现“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列”的重要支撑。

开年以来,山东推进项目的节奏可以用“谋定快动”概括。1月20日和21日,山东省政府和省发改委先后发布2022年省重大项目名单和省重点项目名单,共确定省级重点项目2000个,总投资3.1万亿元。

今天开工的900个项目项目战略导向鲜明,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战略具体落实到一个个重点项目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七网”等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保障等项目集中展开;

这些项目凸显创新发展,把准切入点、瞄准突破口,将集中开工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布局建设一批创新项目,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过60%,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这些项目绿色特点突出,着眼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一批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智能改造等项目,推动发展质量效益和环境容量统筹衔接。

山东就是要用实打实的项目建设开局起步,提振信心,宣示决心,培植未来。

勇当龙头,青岛抓开工步伐密集有力

奋进山东,自然少不了奋进青岛的昂扬身姿。2月13日,副省长汲斌昌来青调研经济运行工作时再度指出,青岛是全省发展龙头。青岛始终以龙头的格局和担当自我加压、务实奋进,把项目建设放在城市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踔厉奋进、笃行不怠的姿态开启新的一年,今年,青岛抓开工、抓项目的步伐密集有力。

1月12日,青岛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巩固上一年“项目落地年”成效,并公布了416个市重点项目,总投资9282.1亿元。

扛起责任,把握机遇。在2022年省重大项目这一全省项目建设“第一阵容”中,青岛有43个项目入选。其中重大实施类项目35个,项目总投资1866.6亿元,较2021年增加56.6%,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4.98亿元,较2021年增加65.4%,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在省重点项目中,青岛共有92个项目入选,总投资1317.2亿元。

勇当龙头,青岛不仅拿出了好项目、大项目,更拿出了抢抓项目开工的“加速度”。壬寅新年开年以来,青岛将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急迫心情变成了推进项目的强大动力。

2月8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打响新春集中开工第一枪,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上海寰宇乾堃航天装备项目等总投资889.7亿的1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2月9日,全市省市重点项目及专项债项目工作调度专题会议召开,分析问题、部署调度,青岛亮出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奋进姿态。

高质量招引接续项目储备,2月11日,青岛参与“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高端装备产业合作专场重点外资合作项目签约,首月新引进5亿元以上重点签约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超200亿元。

2月15日,青岛2022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将实干争春的战鼓擂响,总投资超过2100亿元的272个项目参与集中开工,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和“七网”建设等重点领域,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增创新优势。

此次集中开工,青岛又有69个项目参与本次全省集中开工活动,计划总投资808亿元(其中外资项目6个)。这些项目投资大、质量高、拉动强,对推动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在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多发展机会就多,项目大发展机会就大。青岛将在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中,开拓出更加广阔的未来。

发挥开放优势,向产业更高能级迈进

此次集中开工青岛分会场所在的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项目,集合了产业高端化、开放发展、要素优化配置等特征,代表了青岛发力项目建设的方向。

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总占地面积1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容积率1.5,将建设辣椒综合商贸中心板块、配套商务服务及精品农产品交易仓储中心板块和其他香辛料交易仓储板块。

这是一个推动本土优势产业向高端发展的项目。

胶州有辣椒加工企业360余家,其中72家具有出口权,25家年销售额过亿元,辣椒产品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项目以胶州特色辣椒产业为核心,打造上合(青岛)绿色香辛料交易市场,以创业研发、文化创意和总部基地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产城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通过整合辣椒产业上下游资源,完成辣椒产业的升级,强化胶州辣椒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预计投产后年交易额达到千亿规模,辐射带动就业超过2万人,进一步提升胶州在香辛料交易中的主导权和定价权。

这是一个“开放”特色鲜明的项目。

项目规划建设的5万平方米文化展览中心,造型为“上合之花”,依托上合示范区,以及胶州市与印度等上合国家良好的辣椒贸易基础,将来可承接上合国际会议,提供上合地区农产品交易国际金融服务等,打造胶州乃至青岛的新地标建筑,并努力建设成为世界辣椒大会的永久会址。

这是青岛以项目加速招引落地推动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青岛正在依托国家级开放平台的“金字招牌”,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拥抱全球投资者。

自2020年以来,上合示范区共引进吉利卫星互联网等总投资1715亿元的50个项目,其中世界500强8个、中国500强(含民营500强)7个。2月8日,上合示范区马不停蹄启动总投资约40亿元的如意湖商业综合体项目开工,项目将突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的承载和展示功能,规划建设集展览、会议、活动、商业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作为青岛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另一极,青岛自贸片区也在同一天迎来了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46亿元,涵盖先进制造业、生命健康产业、航运贸易金融、“四新”经济等领域,项目技术性行业领先,创新引领效应突出。在2021年,通过举办对外开放项目落地大会,青岛自贸片区集中签约现代海洋、国际贸易等领域项目48个,总投资503亿元。年度新增伊藤忠、欧力士、BP等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1个。

这些项目的陆续落地,见证和推动了青岛高能级开放平台的建设的坚实脚步,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逐渐走向纵深,彰显出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着技术、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集聚。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牢记使命、勇当龙头。对青岛而言,全省集中开工是又一个新起点,青岛将在抢抓项目建设的非凡节奏中抓住发展机遇,抓住美好未来。

作者|杨光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