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1月28日,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印发《青岛市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

高校是人才培养主阵地、科学研究生力军、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青岛正在追逐新的城市梦想,需要高校发挥优势,提供更好的人才保证、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在全国各地普遍重视校地融合的今天,青岛需要主动谋划、抢抓先机,找出适合城市发展定位、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校城融合发展之路。

怎么融?11月28日,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印发《青岛市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推动高校与城市双向赋能、双向服务、同频共振,更好地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行动计划》给出的路径是:聚焦平台机制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建设、高校重点项目建设三项工程,充分发挥在青高校和科教机构的学科专业优势与人才资源优势,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形成“需求导向、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联合育人”的具有青岛特色的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格局。

1、双向奔赴,共荣共生

大学与城市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现代化最为重要的力量和标志。绝大多数情况下,高校与城市都是自成一体,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可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大学自产生伊始,就与城市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成全、共荣共生。

高校对城市最深刻的塑造莫过于无形的文化滋养,开放包容的课堂、类型多样的讲座、精彩的文艺演出、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丰厚的人文底蕴、严谨的科学精神……

同时,高校是高层次人才集聚的高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科技创新策源高地。高校学科的发展、科研成果的落地、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需要城市给予政策、财政、空间上支持。

高校与城市相互需要。城市的蓬勃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需要持续澎湃的创新动力,需要技术成果的不断积聚。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势、科技创新优势、成果转化优势正是城市发展所需。

校城融合得越好,融合得越深,往往就意味着更好的机遇、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未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人才和创新是高校与城市的纽带,是双方极度突出的契合点,更是双方极度重要的共同价值追求。在此背景下,校地相互拥抱就是一种双赢。

诸多的实践证明,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曾经的高等教育“洼地”深圳,不惜重金打造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本土高校,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大学,积极探索高校机制体制改革创新,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深圳高校的成长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而城市的飞速发展也在反哺高校持续提升办学水平,让高校深深扎根城市,更加枝繁叶茂。

放眼国内外,斯坦福大学与美国硅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与英国硅沼科技园,慕尼黑工业大学与德国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清华、北大与中关村科技园无一不是校地融合的生动写照。

校地融合、共融共生重要性自不必过多言说,必要性不言自明,现实意义重大,需要常抓不懈,更是势在必行。就青岛而言,将驻青高校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的发展优势,走好融合之路,则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

2、青岛实践,成效初显

一流的城市孕育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成就一流城市。校地融合是普遍共识,青岛、驻青高校双向奔赴,在探索、创新、实践中,寻求一种符合城市发展定位,符合高校办学特色的校地融合之路。

支持高校发展,是为城市未来投资,是为城市未来蓄能,也是把握城市未来机遇。青岛深知其中道理,推出了一些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实招。

青岛不断壮大驻青高校和高等教育机构规模,目前拥有高校29所,高等教育机构24个,全日制专、本、研在校生45.72万人,已初步形成了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校地协同的高等教育体系。

科研成果走出高校,才能为地方经济“造血”。青岛搭建多种融合发展平台,健全机制体制,让校地融合扎实落地。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集中青岛、驻青高校的优势,支持青岛的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青岛实施了两轮在青本科高校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工程,投入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了22个学科发展,如重点支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以更好对接青岛的汽车制造、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机械设备等产业发展。同时还创建了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联盟、智能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产学研合作联盟、健康食品产学研合作联盟等10个重点学科发展联盟。

▲中国石油大学古镇口校区。

盘活高校资源,统筹校城在空间布局、人才资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文化气质等领域融合,西海岸新区在全省率先组建了校城融合实体化工作机构,还设立了总规模1亿元的“高校校长基金”重点支持驻区高校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与城市同频共振,高校的人才、科研才能焕发更多活力。驻青高校主动拥抱青岛城市发展,融入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服务好“六个城市”建设,服务好青岛产业发展,依托自身办学特色、发展优势等,逐步与青岛深度“捆绑”。

山东大学(青岛)围绕青岛优势产业与青岛地铁共建了“青岛市隧道渗漏水防治专家工作站暨山东大学-青岛地铁隧道智能运维协同创新中心”;围绕新兴产业与海信集团合作成立海信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院,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围绕现代服务产业,学校计算机学院高置信计算团队与海纳云将联合打造“青岛城市大脑”,在区块链数据可信计算相关方向提供制智力支持,助力青岛市数字经济发展。

青岛最大的优势和最鲜明的特色是海洋,中国海洋大学的优势与特色也是海洋。以“海”为媒,海大在推进筹建(或参与共建)海洋科学、海水养殖、海洋工程、食品工程等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校今年以来承担的海信、海尔、中车四方、青岛港等100余家青岛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社会服务类项目达126项,合同额超4500万元。

▲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

中石大则将“融入青岛、服务青岛、贡献青岛”写入了学校发展战略,于2021年将办学注册地调整至青岛。聚焦24条青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求,该校成立了正处级服务青岛(山东)办公室,针对性做好学科专业布局、高端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建设、科技服务和高端企业引进。

实际上,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一批驻青高校均推出了诸多校地融合举措,成效明显。

驻青高校与青岛校地融合的诸多实践值得点赞。但也要看到,与先进城市和地区相比,青岛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方面仍然不够,还存在融合深度不够、体制机制不够健全、高校贡献度需提高等问题。

3、校地融合,值得更多期待

让校地融合的层级更高一些,深度更深一些,宽度更广一些。此次,青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出台校地融合《行动计划》,指向清晰、任务明确。

青岛将实施平台机制建设工程,创新性打造集“高教成果展示、创新人才引育、技术转移转化、专家智库建设”于一体的青岛高等教育校地融合服务中心,促进科技成果在青落地转化,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争取和推动科教类高层次展会论坛在青举行,扩大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支持在青高校积极融入城市产业布局,搭建校地“全面合作、联合创新、协同育人”的新平台新机制。

▲青岛农业大学的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实施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建设工程,支持“双一流”学科建设,引导在青高校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学科专业发展生态,深化科教产融合协同育人。推进在青高校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建设,重点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群),创建10个左右校企协同创新联合体,10个左右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10个左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联盟,保障在青高校每年50000名以上优秀毕业生留青就业发展。

让校地融合的辐射范围更广,青岛将实施高校重点项目建设工程,深化校地共建,以服务青岛“六个城市”建设为导向,推动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发挥引才聚才的平台作用,服务黄河国家战略、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以及胶东经济圈发展。加快推动康复大学建设,拓展在青高校办学空间,推动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二期、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二期等项目建设和启用。推动高校增设工作,协同做好上合经贸学院等筹建工作。到2025年,力争在青高校(含校区)总数超过32所,全日制在校生总数超过47万人。

相关保障措施同时出台,如完善高等教育校地融合保障机制、完善高等教育多元投入共建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和贡献评价机制等。

《行动计划》中的重点工程、保障措施像是一套“组合拳”,重点工作明确,保障措施得力,贴合青岛实际。

▲青岛农业大学的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未来,青岛的校地融合发展之路值得更多期待,也一定会结出更多硕果。

作者 |世锋摄影 |韩星编辑 |疾风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