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截至目前,青岛已经全面完成全市城区40座桥梁桥下空间违建整治,释放桥下空间6.7万平方米。


位于太平山中央公园一处桥洞下的咖啡馆,有着浓郁的时尚文化气息。


浮岛公园利用桥下空间将人行、车行系统有机融合。刘栋摄


位于新冠高架路下的莘县路口袋公园。


位于胶宁高架路下的大尧一路口袋公园。


胶州市扬州路桥下空间被改造为活动场地。   刘栋摄


海尔路立交桥下空间变身公共停车位。   贾臻摄

在城市土地资源日益趋紧的背景下,城市发展模式已由粗放扩张转变为存量更新为主。

作为低效用地的桥下空间,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将其综合利用提上日程。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桥下空间,既考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也是缓解核心城区土地资源紧张、城市功能修补完善、提升城市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开展以来,青岛将目光瞄向了桥下空间这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通过激活桥下空间,综合提升其利用与管理水平,进而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截至目前,青岛已经全面完成全市城区40座桥梁桥下空间违建整治,释放桥下空间6.7万平方米。桥下空间这一传统印象里脏乱差的“特殊地带”,正在蝶变成为城市的“公共活力新空间”。

多元化利用,“唤醒”桥下“沉睡空间”

随着城市的进化,立体交通正在加速延展。公路桥、轨道交通高架桥等实现了城市平面路网向立体交通转变,在公共交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们附属的桥下空间却常常疏于治理和利用,成为“沉睡空间”。

在青岛,这些“沉睡空间”正在被“唤醒”。

每周六上午,家住市北区云上观海小区的居民李从先都要和好友开启一场“篮球之约”,而打篮球的场地,就是位于家门口的“滨海活力训练场”。

“朋友们从市南区、崂山区开车前来,篮球场周边也有地方停车,十分方便。之前脏乱差的瑞昌路立交桥桥下,已经变身成集停车场加篮球场为一体的新空间。”李从先说。

位于市北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附近的瑞昌路立交桥桥下空间,长期以来一直被违法建设“占据”,环境脏乱差,周边居民、企业意见很大。而通过拆除违法建设,并通过停车场改造、地面铺装、基础设施完善、增加绿化景观等环境提升工程的实施,这里变成了市民家门口的活动场地,一处标准篮球场、乒乓球场地可满足居民日常健身打球的需要,100多个停车位更是缓解了周边停车难的问题。

“运动场建成后,将采用无人化智能管理,通过智能闸机、监控、语音广播等设备,实现对公共运动场的线上智能化远程管理,可做到监控全覆盖,能极大提升球场的安全性,将原来的‘水泥森林’变为‘人气网红’。”市北区桥下空间整治项目负责人王凯胜介绍道。

在青岛,全市城区40座桥梁下空间正在通过拆违治乱得到系统治理,加速实现活化利用、蝶变升级。在此过程中,一些桥下空间被打造成口袋公园,使原本利用效率较低的土地转变成集运动、休闲于一体的休闲健身空间,满足了周边居民对公共开放空间的需求。

在宁夏路与银川西路交叉口立交桥下,银杏飘金,增植的灌木和群花摇曳多姿,小广场和休闲平台上,老人和孩童共享自然。“这里原来只有一些树,现在变成小公园了,我们早晚都能过来溜达溜达、活动活动。你看看,这些石磨盘还有拴马柱,这都是我们大尧村的民俗文化。”家住大尧一路2号的市民王春仙说。

而在莘县路和小港一路交叉口西南角,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成为一块转角绿地。以海洋为主题打造的蓝色活力健身步道为周边的老人孩子提供了亲子休闲、健身的特色场地。高大乔木和“多彩花境”形成了“乔、灌、花、草”有机结合的特色植被群落。“这边原来树下都是杂草,现在好了,被整治得规规整整、漂漂亮亮的,我们晚上吃完饭也愿意过来散散步。”说到自己家门口桥下空间的变化,市民王艳如很是高兴。

据市南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吕肖儒介绍,市南区根据周边居民的需求,围绕环境特色和人文风貌开展桥下空间的创新优化,将沉闷的“沉睡地带”拓展成多彩的“生活空间”,打造公共休闲空间,在喧嚣的高架桥下打造具有桃源意境的绿洲花园,使低能效的边角绿地蜕变为服务于周边居民的活力公园,为路过的市民带来“小美好”和“小确幸”。

因地制宜,构建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为激活桥下空间,国内外不少城市都展开了实践探索。

东京“中目黑高架下”被称为“史上最牛桥底空间”,改造以“共享屋顶”为设计理念,将长期闲置的东急横线和日比谷线下约700米长的狭窄空地,定义为一个连续的、整体的创意店铺共享“大屋顶”,汇集了日本最美书店、咖啡厅、餐厅、服饰店等多元化人气元素。

纽约迈阿密将戴德县轻轨下长达10英里、120英亩的开放空间改造成城市步道、艺术走廊和自然生态的综合体。

在国内,桥下空间利用也成为不同城市的“聚焦点”。在上海的城市微更新中,连续两年以“激活桥下空间”为题,围绕高架道路桥下空间、轨道交通高架桥下空间和跨河桥的引桥桥孔空间三种类型,选取试点、发起设计竞赛,探讨更新难点和要点,为上海桥下空间的高效利用与精细化管理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从2021年至今,北京市完成了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及公路国道共565处桥下空间专项治理,推动桥下空间安全合法利用,让原本不被注意的城市“角落”焕发生机。

在西安,采取在桥下空间设置绿化带,辅之必要景观设计,融入城市地域文化、地域精神的方式,使桥下空间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城市景观。

而包括深圳、苏州、重庆等在内的城市,更是专门出台桥下空间利用和管理导则,支持桥下空间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视线回到青岛,桥下空间的利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运动场或者停车场等单一形式,而是在做好高架桥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的同时,打造园林式生态景观,提升城市空间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增强城市吸引力和辨识度。

在胶宁高架路和沧口路之间,于今年6月开放的“浮岛公园”,将人行系统与“空中花园”融为一体,满足市民“交通+景观+体验”多重需求,已经迅速成为青岛的网红“打卡地”。

整个公园建于空中,在高架桥与地面车行道之间架设起了空中人行系统。站在护栏处远眺,视野开阔,可以同时欣赏桥上和桥下景观。近看有车水马龙的城市快速路,远望有极具韵味的历史老建筑,将古朴与现代相融合。作为公园,该项目践行“公园城市”理念,结合浮岛空间开展绿化布置与环境提升,将交通功能隐藏于绿色空间、城市动线之中,设计布局景观小品和绿化,将人行系统与“空中花园”融为一体,为周边居民打造出家门口的好去处。

“以前来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得绕到路口处等红绿灯过马路。如今通过浮岛公园,一路看花赏景就到了,安全又方便。”对宁夏路街道仲家洼社区居民于明秀来说,这个公园让她切实感受到了城市更新带来的变化。

“浮岛公园项目将桥下、桥上景观和市政通行道路有机结合,让行人在通行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桥下和桥上的景观,提升市民游客的通行体验。”中建筑港项目负责人杨庆一介绍,项目实施过程中,结合绿化需求整体提升环境质量,实现了人行道路、绿化花园、城市景观等多专业协同设计和风格统一,促进慢行系统与城市景观、功能的有机融合。

不仅仅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质桥下空间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社会资本也逐步参与其中,在激活桥下空间的同时,带火了人流量,产生出更多经济效益。

位于太平山中央公园内的BERRY BEANS咖啡馆,就是利用一处桥洞空间设计成的咖啡馆。店主表示,希望利用咖啡馆这个载体找到类似桥洞这样有趣且闲置的空间利用方式,桥洞不仅不需要大拆大建产生大量建筑垃圾,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

每到周末,BERRY BEANS咖啡馆里便会人潮涌动。人们在沿途欣赏太平山中央公园美景的同时,也找到了一处休闲放松的地方。现在,该咖啡馆已经成为太平山中央公园新晋的“打卡地”,山海一体的自然景观里多了一份文化与时尚气息。

记者手记

让桥下空间好看又好用

贾臻

让桥下空间焕发生机,考验的是城市精细治理能力。

开发利用桥下空间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突破旧有粗放利用方式的限制,融入最新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将桥下空间更新作为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的突破口,进一步提升其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另一方面也需要认识到,桥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绝不是制造精致的“社区盆景”,好看却不好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市民生活所需,通过构建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让山水草木更好与城市环境相融相生,为市民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诗意家园。

从容易被忽略的桥下空间入手,让城市治理的触角不断延展,有效提升城市品质,优化生活环境。在人民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多下这样的“绣花功夫”。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