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祝玉兰是四方实验小区的老住户,热心的她平时很关注小区的变化。得知街道成立了青岛首个社区规划师工作站,她也想提提建议,却意外地发现,值班的社区规划师竟是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薛凯。“社区规划师是邻居,他肯定更能体会我们的心情。”祝玉兰的心声无意中道出了青岛在社区规划师制度构建上的创新:首批15名规划师全部受聘于自己小区所属街道,这让他们俯下身子低头“绣”社区更有积极性、责任心、参与感。而这一创新之举在全国也属首例。
祝玉兰是四方实验小区的老住户,热心的她平时很关注小区的变化。得知街道成立了青岛首个社区规划师工作站,她也想提提建议,却意外地发现,值班的社区规划师竟是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薛凯。“社区规划师是邻居,他肯定更能体会我们的心情。”祝玉兰的心声无意中道出了青岛在社区规划师制度构建上的创新:首批15名规划师全部受聘于自己小区所属街道,这让他们俯下身子低头“绣”社区更有积极性、责任心、参与感。而这一创新之举在全国也属首例。
4月4日,青岛首个社区规划师工作站揭牌成立。该工作站由青岛市城乡规划学会和市北区海伦路街道联合设立,获聘的15名社区规划师来自规划、建筑、结构、园林、市政等多个领域,能够为社区规划提供全方位的建议。作为工作站的发起者之一,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祝成表示,社区规划师并非一个新概念,在国外一些城市已经存在,国内的上海、成都等城市也开始起步。青岛则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迈出了更大的创新步伐,“从外地的运行情况来看,规划师参与社区管理多以项目的形式存在,在社区‘蹲点’相对集中于一个时间段,无法长期跟踪,下沉的幅度不够。而青岛则破解了这一难题,15名社区规划师全部住在海伦路街道,他们既是专业的规划设计师,也是社区的普通居民,对社区情况熟悉,工作更‘接地气’。”
这种模式也恰恰是海伦路街道办事处主任肖莉所期待的。海伦路街道辖区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8.9万人,有着不少老旧小区,楼院整治任务比较重,非常需要专业的社区规划师参与。作为工作站建站推动人之一,肖莉认为,相比于外聘,这些居住在社区里的规划师更了解实际情况。作为青岛市的“明星小区”,坐落于海伦路街道的四方实验小区因物业管理到位有着辉煌的过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问题接踵而来。其中,堵车最让人头疼。居民祝玉兰反映,“原本就不宽的道路被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挤占,路口还有一个大铁门把守,经常堵的车进不来出不去,老人孩子出行也紧张。”作为小区的居民,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和城乡规划学院副教授薛凯对这个问题也颇有体会,从上岗社区规划师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着手进行情况摸底调查。“通过合理的规划建设,这些问题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薛凯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能解决邻里间的实际需求,赋予了这份工作更大的价值。 (记者 李德银)
新闻延伸
促进建立社会治理长效机制
小区可否增加一些绿地?旁边新建的公园能不能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小朋友们的活动场地又能否“照顾”一下?……以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普通市民的意见很难通过有效渠道传递给政府部门,而社区规划师工作站在青岛的试水,则有望改变这种情况。据悉,作为岛城第一个“吃螃蟹”的街道,海伦路社区规划师工作站每周都会有规划师值班,社区居民可以把对于社区规划领域的建议、意见反馈给规划师,规划师则可汇集居民有价值的意见,再从专业角度予以完善后提交给相关部门。
薛凯介绍,社区规划师工作站成立之后,他们这15名社区规划师将扎根各自负责的本土社区,全过程指导公共空间微更新。此外,规划师们还将关注社区停车、绿化等细节问题。海伦路街道希望社区规划师重点针对居民的急、难、愁问题开展社区更新活动,并结合居委会及居民诉求来设计方案。
对于城市规划领域而言,社区规划和社区营造曾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为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城市规划职责覆盖的一部分;陌生,则归因于大部分规划师较少触摸到真正意义的社区规划项目,对其认知基本上仍停留在理论层面。
而今,这种情况在许多地方悄然发生改变。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祝成介绍,国内的社区规划师实践,正倡导从策划、设计、实施、后评估全流程参与。青岛探索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将推动规划师由传统的单一角色逐步向空间治理转变,从蓝图绘制向问题协调转变,服务对象和利益主体由政府、开发商逐渐向普通居民转变。按照祝成的设想,社区规划师工作站可以推广到全市各个街道,从而形成“区市—街道—邻里单位”多层次社区规划体系,有望理顺社区规划的价值、理论、方法、技术、管理等方面,建立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
对话
社区规划如何“接地气”
在我国,规划师这个职业,仿佛与城市化进程的从无到有、不断推进共生共荣,给人以“高大上”的印象。而提起社区事务,人们一定会联想到“细碎繁琐、众口难调”等字眼。青岛首批上岗的社区规划师不乏大学教授、建筑师、景观师、艺术家……是什么原因,让以规划师为代表的“高大上”专业人士们,变得如此“接地气”?他们对自己的新岗位和后期工作有什么想法?记者与15名社区规划师之一的仝闻一进行了对话。
记者:深耕社区,会不会太屈才?
仝闻一:从业至今,逐渐对建筑的根本目的产生思考——为人、为居住、为生活服务。做这种社区规划设计,恰恰可以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可能需要你抛却传统西方经典建筑学的教育影响,而要关注不同人群的喜好。当我们以社会学的眼光和方式进入城市更新环节后,面对特别多的普通居民,他们有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素养背景、审美情趣。对我们而言,无疑是个挑战。
记者:如何定义自己今后从事的工作?
仝闻一:如果要给社区规划师的工作下个定义,我觉得更像是一位“翻译官”。一方面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严谨的城市规划蓝图、政策、文件“翻译”成通俗的语言,让社区居民能够看得懂、听得明白,增加对社区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将社区居民的诉求、愿望梳理成专业的规划语境,更方便地向上反馈,推动问题解决。
记者:在你看来,要做好社区规划师这件事,哪些要素不可或缺?
仝闻一:我认为,需要两个方面给力:一个是街道和居委会层面给力;另外一个,就是居民也要给力。不过,居民这个事情比较复杂。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规划建设体系都是自上而下的,造成不少居民的主观能动性较弱,对参与社区事务不太积极。在实际调研中我发现,发动居民的积极性需要一些技巧和策略。需要找到真正关注社区发展的热心人或者积极分子,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通过他们来带动更多居民参与。通过大家的努力形成合力,促使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