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市市场监管局计划从今年起开展“农贸市场规范提升三年行动”,今年计划新建和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0处以上,最高给予300万元的奖补,同时在全省首创开展规范化农贸市场创建活动,计划创建规范化农贸市场40处以上。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农贸市场,一个城市最质朴、最普通的地方,也是距离市民生活最近的地方。近年来,一场“菜场革命”席卷了我市各大农贸市场,无论是外在颜值还是内部管理都有了质的提升,一座座农贸市场“脱胎换骨”。在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展开之际,农贸市场建设发展在大局当中谋划落实,借力突破短板、改善瓶颈,实现大提升。市市场监管局计划从今年起开展“农贸市场规范提升三年行动”,今年计划新建和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0处以上,最高给予300万元的奖补,同时在全省首创开展规范化农贸市场创建活动,计划创建规范化农贸市场40处以上,通过树立示范标杆,不断引领提升全市农贸市场整体水平,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

“一走进菜市场,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这里面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仔细一看,所有的东西却又都摆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菜摊子、肉摊子、鱼虾摊子、水果摊子,还有其他的许许多多的摊子,分门别类,秩序井然,又各有特点,互相辉映。”这是季羡林的散文《逛菜市场》中描绘的一幅鲜活的市井“油画”,恰如青岛人现时的菜场。

小小菜场,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发展与内涵。从2012到2016年,我市连续5年将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列入市办实事,累计对市区75处农贸市场进行了标准化新建改造。从2017年到2020年,市市场监管局连续4年开展了市办实事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共有62处市场成为星级市场。去年我市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列入市办实事,共完成市场改造13处。

目前我市七区共有正规农贸市场103处,其中批发市场12处。经过持续多年的不断升级改造和创建活动,农贸市场实现了硬件设施环境卫生、交易秩序、管理服务、食品安全、诚信经营等多维度提升。“应该说青岛农贸市场的数量、规模和服务能力在全省是一流的。”市市场监管局农贸市场处处长王晏林表示,但不少传统市场因为设施陈旧、管理不到位,存在“脏乱差”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来自线下果蔬超市、线上电商平台等竞争压力,这就需要农贸市场不断提档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位于兴华路上的城运物流兴山路农贸市场在2016年完成标准化改造升级后,不论从硬件设施还是从管理上实现质的飞越,成为全市争相学习的“样板”,连续三年被评选为五星级农贸市场。“我们重建了市场主体结构,打造了超市化立体模式摊位,重建供排水系统,排污管道改成暗渠管道,一些理念在当时来说都是最先进的。”城运物流兴山路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然而时移世易,市场部分硬件等出现破损老化,要争创规范化农贸市场面临新一轮改造和更新。

通过城市更新行动,补短板强弱项,重构城市新功能。我市将农贸市场建设发展纳入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市场监管部门计划从今年开始实施“农贸市场规范提升三年行动”,实现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服务两方面提升,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开展农贸市场整治提升行动、农贸市场新建和升级改造工程、规范化农贸市场创建活动、制定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地方标准等。在整治提升中,重点围绕交易秩序、安全生产、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四个方面,解决一批市场长期存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连续三年开展新建改造,每年制定工作计划,选定一部分市场,从场地环境、划行归市、设施设备配置三个大项对市场进行改造,在根本上解决市场硬件设施陈旧老化的问题。通过规范化创建,对市场管理制度、设施、设备、秩序、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每年评定出一定数量的规范化市场,评定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三个等级,提高市场管理服务水平。制定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地方标准,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提供明确的依据。

小市场,大民生。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惠及千家万户,关系城市的形象。今年我市把农贸市场新建和升级改造以及规范化创建纳入市办实事,着力破解农贸市场发展中制约城市建设高品质发展的难题,让市场既有“高颜值”,又有“烟火气”,让“小资金”带来“大变化”,实现服务优质化、交易透明化、消费人性化。今年一季度,市市场监管局在总结以往升级改造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大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对于新建和升级改造的市场,市区两级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安排补助资金,对验收合格的农贸市场给予每处不超过实际改造费用5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补助。在创建规范化农贸市场上,市市场监管局目前已制定《青岛市2022年规范化农贸市场创建办法》,对目前群众比较关注的消费维权、疫情防控等方面也作出了要求,5月份将开展市场申报,并向社会公示参评市场名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