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城市更新,成为2002年市民热议的话题。今年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围绕这个带着烟火气息的话题展开讨论。

城市颜值在奋进者的手中不断刷新,城市记忆在接续不断的更新中升华,城市气质在不断拔节向上的努力中日渐香醇。城市更新,成为2002年市民热议的话题。今年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围绕这个带着烟火气息的话题展开讨论。

市人大代表叶德才:推出可以全国复制的“青岛旧改模式”

如今,我市正在展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一批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旧城旧村改造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在市人大代表、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德才看来,对青岛老旧城区、城中村、农村村居改造方式要进行深入研究,从调研、评估、设计、监理各个环节审慎把控,做出符合青岛地域文化,经得起时间考验,可以全国复制的“青岛旧改模式”。叶德才提出了《对青岛老旧城区、城中村、农村村居改造方式的建议》。

叶德才坦言,“老旧城区、城中村和农村民居”是承载青岛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寄托着浓厚的乡愁,是老一代青岛人的情感归宿、年轻人的打卡胜地、青岛的文化铭牌、中国的青岛味道。但现实情况是,一些代表城市记忆的老旧建筑在一轮轮的旧城改造浪潮中逐渐销声匿迹。新建建筑的风格又同质化严重,体现不出青岛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另外,因为原住民被全部迁出,与之相伴的邻里乡情和社会关系等“烟火气”也一同烟消云散,形成文化断层,造成青岛城市形象单一、文化底蕴不足的现实问题。对此,叶德才提出了4点具体建议:首先是对老旧建筑进行改造,要先从历史和文化价值等多角度进行评估和分类,对一些富有建筑特色并且年代久远的建筑予以保留。其次是保留下来的建筑改造要“内外兼修”,即外立面改造和内部结构改造同时着手。外立面不能改变原建筑风貌,对建筑进行“恢复性”和“保护性”修缮和加固。内部结构改造主要是升级居住功能,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第三是改造后的建筑应尽量让原住民继续居住,用生活常态延续“烟火气”,让“邻里亲情”与老建筑一同保留。从人文价值角度讲,保留这样的建筑比保留一棵古树、一口水井更有意义。游客除了赏游建筑艺术,也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最后,对农村村居的改造不是简单地将农村变成现代化的城镇和城市社区,而是在不损害正常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习惯的前提下,在保留原村居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改造。最大限度保留“乡土气息”,杜绝大面积推倒重建。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要打通城市与农村人员双向流动的渠道,允许城市人回村“当农民”,满足多元化价值取向需求,为乡村振兴带来活力。

市政协委员王万春:在西部老城区规划青岛特色产品街区

“中山路是青岛人的记忆,是青岛人的一个情结。”市政协委员、青岛市口腔医院院长王万春说。王万春作为市南区的政协委员,曾经连续15年提出关于中山路的提案。这些年,他欣喜地看到了中山路更新升级的变化。“中山路原先是旅游一条街,我注意到,目前售卖的旅游产品只是很简单的工艺品,没有青岛特色。青岛有很多名优产品、特色小吃,可外地游客来了不知道买啥、青岛人不知道到去哪里买,这两个问题成为旅游消费的痛点。”王万春说,以中山路为核心的西部老城区改造正在有序推进,如何打造特色街区,吸引游客和岛城居民来此消费,是改造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王万春提出,要科学设定功能定位,规划青岛特色产品街区,充分利用周边资源要素、景点,加强与现状产业链条的对接,深入发掘,汇集各区市特色产品,打造集餐饮、购物、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特色产品商业购物街区。

要加强与周边片区的联动发展,通过连接商业街区与景区,将对游客的吸引力由沿海、旅游景区向内渗透,为商业街区引入客流,避免单一业态类型扎堆造成街区商业面貌千篇一律的现象。

其次是要建立准入机制,升级街区业态品质。要筛选适合街区的业态类型,形成街区的商业特色,建立准入机制,从而选择出更适宜街区文化内涵和未来发展的业态类型。

升级街区业态品质,推动商业消费水平上升,营造良好的商业文化氛围。餐饮方面,增加以啤酒、海鲜为特色的本土特色高端餐饮和特色小吃。零售商品可选择具有本土特色的优质产品,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

在具有一定影响力后,汇集胶东半岛乃至省内的优质特色品牌,在旅游产业链中起到推动与辐射的作用,带动省内旅游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再就是要深入挖掘城市潜力,丰富旅游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旅游网页、旅游自媒体等新媒体形式,增强大众对特色产品街区的认知,使其成为宣传青岛城市形象的另一张名片。

从消费角度来看,能够赢得年轻人喜爱的旅游商品才会更有市场。因此,要迎合年轻人的审美,对街区包装升级,为其注入时尚元素,吸引年轻的购买力。

以政府为主导,主动深入挖掘城市潜力,广泛征集,汇集具有青岛特色和代表性的旅游商品,并将优质品牌纳入全市文旅产品促销计划,在国内外进行宣传促销。

市政协委员吴加银:保护百年街区唤醒青岛记忆

“来青岛创业快20年了,我对青岛有着很深的感情,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市政协委员、青岛盛世闽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加银说,他带来的是《关于保护百年街区唤醒青岛记忆的提案》。吴加银说,老家福州也曾经大拆大建,但是后来意识到保护城市记忆的重要性,转而保护老建筑,“在青岛有很多百年街区,这些都是青岛的记忆,也是城市味道的体现。很多人去逛一个城市,喜欢看的是城市的历史底蕴,而不是钢筋水泥。”

吴加银说,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历史风貌保护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崂山风景名胜区、青岛海滨风景区。山东省近300处优秀历史建筑中,青岛占131处。青岛历史风貌保护区内有重点名人故居85处,已列入保护目录26处。他建议重点保护、合理保留百年老街的整体风貌,修旧如旧,尽可能多地保留物质文化要素。百年时光,人间烟火。百年街区,凝固了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元素,不仅是艺术品,也是文化史和社会史的“活见证”。保护原有的环境、街道,尊重原生态,保护它们携带的历史信息,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百年街区,以体现百年街区的文化个性。

其次是建议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精心建设和改善基础设施,以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在保留百年老街的整体风貌基础上,提升建筑品质,增建和改善基础设施,增强百年街区实用功能,增添人民幸福感,使百年街区具备面向未来生活和工作的使用功能。

市人大代表王程祥:改善中央商务区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

对于市人大代表、青岛市市北区同明书坊社会服务中心主任王程祥来说,民生问题一直是他的关注重点,这次他专门提交了 《关于改善中央商务区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现状的建议》。

青岛中央商务区“商圈”日益成熟,处处充满了生机,市北区税收过亿元的楼宇大部分聚集于此,除了新兴产业密布、商务楼宇密布,也是住宅小区的聚集区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城融合”文化,人们早出晚归,给商务区带来无限活力。

王程祥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商务区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人气”,在早晚高峰期,商务区各主要道路“流量”巨大,超高的流量给商务区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给驻区机构和市民添了不少“堵”。

为此,王程祥给出的具体建议是:敦化路、山东路路口的桥梁即将维修完毕投入使用,建议投入使用后,大力推进地下空间项目施工,待施工完毕后,将桥体及以东部分路段设置的花坛隔离带拆除,使道路变宽,然后增加一条左转车道,引导两条左转车道上行驶的车辆沿山东路向南行驶。

桥梁维修完毕后,桥梁即具备了通行公交车的条件,引导由山东路、汉口路等方向驶来的公交车通过此桥进入商务区核心区域;引导由南京路方向进入敦化路的公交车由此驶出商务区核心区域。将连云港路北段(敦化路以北)拓宽,使南北方向更通畅;设置外卖车辆、非机动车辆专用停车位,引导规范停车秩序;配备专门执法力量进行交通执法。

市人大代表赵洪伟:摸清家底更好地推进城市更新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新要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城市环境、城市安全问题等工作,对城市地质工作应用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此,市人大代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洪伟提出建议,青岛市应充分借鉴上海等特大城市的地质工作经验,强化城市地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作用,加强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有效解决与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地质问题。

赵洪伟提交了《关于加强青岛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的建议》。他告诉记者,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山东省和青岛市政府联合实施的青岛市城市地质调查项目(2018—2020年),摸清了青岛市全域山水林田海岛湾等自然资源家底,支撑服务青岛市国土空间规划、海岸带及海域空间专项规划。查明了青岛市主城区、蓝色硅谷、高新区、古镇口创新示范区、青岛上合示范区等5个重点区域工程地质结构,支撑服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构建了陆海统筹构建地质环境监测网,保障城市安全。完成青岛市地质大数据中心建设,构建了城市地质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平台。

然而,目前由于青岛市地质资料仍有很大一部分分散保存在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多个信息平台没有实现多网融合,从而影响了青岛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的服务广度和深度。为此赵洪伟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是发挥“大数据”理念,将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纳入政府管理主流程。把城市地质调查成果融入当前自然资源工作体系,作为青岛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海陆一体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数据库与青岛市地质大数据中心有机融合,同时与“多规合一”、国土调查、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等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城市全息透明、地上地下一体、资源协同开发。

其次是加强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调查与成果应用。开展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和安全利用研究工作,加强开发利用规划、建设风险评估、安全运营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再就是加快海陆一体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平台完善与应用。建设青岛市海陆一体“高智能”的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平台,建立覆盖不同建设用地类型、农用地类型的土地质量动态监测网,不断提高城市地质灾害动态监测与预警应用水平,筑牢生态地质安全屏障。

市政协委员李秋航、王艳芳、马海莉:以绣花针功夫推动城市更新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4月13日,应早报记者邀请,市政协委员李秋航、王艳芳、马海莉开了一次小型讨论会,专门就她们所关心的市北区城市更新话题,畅谈了各自的看法。

李秋航说,城市更新在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老旧小区改造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流程及办法,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改造提升效果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善提升。

市政协委员、山东正航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秋航说,强调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整体性。将邻近的老旧小区改造、绿化提升、交通整治等项目统筹谋划,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的民生问题。在改造过程中可打破小区壁垒,整合低效、废弃及位置不合理的公共空间,营造和谐共享的社区氛围,努力打造服务齐全、宜居便利的完整社区。要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公众参与。

市政协委员、市北区洛阳路街道郑州路社区党委书记王艳芳说,要加强老旧城区环境提升更新。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老旧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等,解决私搭乱建、停车难等居民的急盼难重问题,将“绿循环微空间社区治理”项目在小区内持续落地开展,让居民能“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还老旧小区一个崭新的面貌。让居民生活更舒心。

市政协委员、市北区人防办副主任马海莉说,市北区的老城区改造应该更加精细化一些,以绣花针的方式把各种资源穿起来,有效整合资源,利用好政策,实现效益叠加,既能给基层减负,又能提高效率。

本版撰稿摄影(除署名外)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世杰 陈勇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