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围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展开热议,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是一篇大文章。在青岛市发展更加聚焦有效需求的背景下,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已然成为青岛顶层推进的城市战略。 4月13日,市委书记陆治原到市北区调研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锚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积极导入新兴业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水平。围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展开热议,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用文化活力带动区域发展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让青岛老城区的城市风貌独具一格。市人大代表,山东高速青岛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秦克升认为,青岛老城区承载着岛城一百多年的城市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秦克升建议,对青岛老城区的开发和保护并重,一方面要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提升环境品质,形成具有优势的青岛老城区特色产业;另一方面,老城区是百年青岛的发祥地,是城市文化的源头,保留老城区的“根”和“魂”,一定要做好青岛文化大文章,做到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并重,用文化活力带动区域发展。

秦克升建议相关部门结合青岛市“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对城市进行全维度的更新。这种全维度更新,包括历史城区的保护更新、重点低效片区的开发建设、旧城区居住环境的提升、松散低效的土地空间的再整合利用、既有城区交通及地下管网系统的优化等等。除了这些硬件层面的维度,全维度更新还要解决好一系列软层面的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停车难停车乱、居住环境差、配套不完善、绿化品质低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提升青岛城市品质的同时,为百姓切实谋求福祉的全维度的城市跃级。秦克升介绍,山东高速青岛发展公司作为山东高速与青岛市战略合作的区域平台公司,一直在积极融入青岛城市发展新格局。山东高速青岛发展公司聚焦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等相关领域,主动投资服务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攻坚行动:公司近日联合青岛市创新投资公司、青松资本成立了山东高速(青岛)基金管理公司,计划年内联合各区市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山东高速城市基础设施基金,专项投资于青岛的城市建设,依托山东高速的资金、资源及项目管理优势,更好地服务于青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以来,公司先后中标5个项目,工程项目总规模超过50亿元,今年计划落地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总规模超过200亿元。新时期,山东高速将加大对青岛的支持和投资力度,为青岛的城市建设和更新攻坚行动提供资金、资源支持,也希望青岛的各级政府能够加强与山东高速合作,共同为青岛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攻坚行动贡献力量。

把城市记忆嵌入城市更新

二十年前,市政协委员、青岛盛世闽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加银从福建老家来到青岛创业、安家。虽然乡音未改,但吴加银早把青岛当作自己第二个故乡。

“这次关于保护百年街区、唤醒青岛记忆的提案完全是我有感而发的,正好借由青岛市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我对青岛这个第二故乡有了更多的期待。”吴加银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他心目中城市该有的模样: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不缺钢筋水泥,最缺的是专属于这座城市的记忆。就像人们常常提起福建时,想到的肯定不是高楼林立,而是带有福建特色烙印的土楼以及美丽的厦门鼓浪屿。在吴加银看来,青岛是一座天赋异禀的城市,但凡是来过这里的人都会被她宜人的气候环境所吸引。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历史风貌保护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青岛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崂山风景名胜区、青岛海滨风景区。山东省近300处优秀历史建筑中,青岛占131处。青岛历史风貌保护区内有重点名人故居85处,已列入保护目录26处。

“保护百年街区,除了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建议重点保护、合理保留百年老街的整体风貌,修旧如旧,尽可能多地保留物质文化要素。”吴加银还特别强调人间烟火,百年街区是文化史和社会史的“活见证”,应保护原有的环境、街道,尊重原生态,保护它们携带的历史信息,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百年街区,以体现百年街区的的文化个性;同时在保留百年老街的整体风貌基础上,提升建筑品质,增建和改善基础设施,增强百年街区实用功能,增添人民幸福感,使百年街区具备面向未来生活和工作的使用功能。

老城区保护利用让定位先行

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领域,其实青岛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为实现中山路及周边区域复兴,二十几年来,市、区两级对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探索突破,前后实施了多轮改造,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打下坚实基础。随着2022年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吹响号角,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正式进入“3.0时代”。市政协委员、浩越(青岛)建设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玲带来了关于我市老城区城市风貌保护及利用的提案,对中山路及周边风貌保护工作提出建议。王玲建议,青岛老城区的风貌如何保护和利用,应该在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做足文章,在进行详实的调研的基础上搞好规划,只有把区域功能的定位搞清楚,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保护和利用。同时,建议老城区保护与利用应充分论证、规划,真正把有限的资金落实到老城区改造中来。

市政协委员、青岛市口腔医院院长王万春也十分关注老城区复兴。他在提案中指出,以中山路为核心的西部老城区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如何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特色街区,吸引游客和岛城居民来此消费,是改造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王万春建议科学设定功能定位,规划青岛特色产品街区,深入发掘、汇集各区市特色产品,打造集餐饮、购物、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游客和岛城居民外出走亲访友必到的特色产品商业购物街区。建立准入机制,升级街区业态品质,该特色街区可集胶东半岛乃至省内的优质特色品牌,在旅游产业链中起到推动与辐射的作用,带动省内旅游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深入挖掘城市潜力,丰富旅游宣传形式,要迎合年轻人的审美,对街区包装升级,为其注入时尚元素,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游玩、购物。

考虑老龄化让城市更新有温度

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将生活的便利性和服务性切入其中,让冰冷的建筑有温度是城市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市政协委员、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副局长丛锦松变换视角,带来了关于在城市更新中打造老年人健身空间的提案。作为我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青岛市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加大。丛锦松指出,在老年人体育健身空间的建设方面,青岛和上海等城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没有打造适合老年人群的健身空间,亟需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源多方关注、统筹谋划。

“目前青岛市的城市更新中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我建议积极打造适合老年人的健身空间,提升健身设施的适老化程度,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多功能健身场所,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健康老龄化。”丛锦松建议,对于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规定配建社区健身设施,建议要适当安排老年人健身空间,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验收交付,不得挪用或侵占。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益事业设施用地等,扩大老年人健身空间的建设;在不违反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建议以租赁供地或与具有相容性用途土地产权人达成使用协议供地的方式,来保障老年人的社区健身设施供地。对目前我市已有的公共健身空间,建议要兼顾老年人的需求,参照国家现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适老化改造工程。

丛锦松建议启动先行先试样板引路的方式,由有条件的区市进行试点,在老年人健身出行空间范围内的步道、绿地、公共建筑等区域内落实无障碍设计,在公共厕所、浴室、机动车停车位、楼梯电梯、标识系统等方面增加适老化的基本设施,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健身空间,更好地满足老龄化人群的健身需求。此外,建议将智慧健身设施融入智慧城市发展,逐步建立健身设施科技创新平台和健身指导平台建设,提升健身俱乐部智慧化服务水平。建议政府加大对老年人健身设施建设的财政预算投入力度,可采取试点2-3处列入市办实事项目,形成好的模式后再扩大建设范围。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于波 刘卓毅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