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0年来,一处处菜市场蝶变新生,告别“脏乱差”“腥臭湿”,走向“高颜值”“烟火气”,用“智慧”和“便利”不断提升着“宜人之城”的幸福指数。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农贸市场是一座城市最具烟火气、最具人情味的地方,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幸福,一头系着民生大计和城市文明形象。自2012年,青岛市每年都把“菜市场”的事搬上市“两会”,把新建和升级改造农贸市场列入市办实事,10年来,一处处菜市场蝶变新生,告别“脏乱差”“腥臭湿”,走向“高颜值”“烟火气”,用“智慧”和“便利”不断提升着“宜人之城”的幸福指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新建和升级改造、规范化农贸市场创建再次列入市办实事。担此重任的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计划自今年起开展“农贸市场规范提升三年行动”,实现农贸市场“四化一高”。今年的目标是计划新建和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0处以上,创建规范化农贸市场40处以上。

10年大变样

菜市场硬件软件双提升

截至目前,青岛七区在册的农贸市场(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总共103处,总面积达到176万平方米。这其中包括市南区7处,市北区30处,李沧区22处,崂山区6处,西海岸新区22处,城阳区9处,即墨区7处。从经营方式看,其中有批发市场12处,零售市场91处。

“青岛农贸市场的数量、规模和服务能力在全省是一流的。”青岛市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服务发展中心主任郭大鹏介绍,以即墨东方鼎信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为例,其水果批发辐射整个北方地区,年成交额近200亿元,在全国影响力巨大。

但也有不少传统市场因为设施陈旧、管理不到位,存在“脏乱差”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来自线下果蔬超市、线上电商平台等竞争压力。“这就需要通过提档升级来让农贸市场更有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市市场监管局农贸市场处处长王晏林表示,提升需要实现“两方面”,一方面是实现硬件方面提升,农贸市场要新建、升级和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外观形象;另一方面是实现软件方面提升,农贸市场管理要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记者向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从2012到2016年,连续5年累计对市区75处农贸市场进行了标准化新建改造;从2017年到2020年,连续4年开展了市办实事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共有62处市场成为星级市场。通过创建,农贸市场实现了“六个提升”,即硬件设施提升、环境卫生提升、交易秩序提升、管理服务提升、食品安全提升、诚信经营提升。

2021年,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列入市办实事,共投入财政资金2400万元,撬动市场投资6600余万元,完成13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改造面积5.4万平方米,市场整体面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市民购物消费环境大大改善。

有“颜值”有“智慧”

农贸市场蝶变“邻里中心”

4月21日,记者来到了去年刚刚完成升级改造的浮山所农贸市场,一踏入市场,仿佛置身高档超市——青灰色的石板地面干净整洁,摊位柜台设计简约大气,商品摆放有秩,处处灯光通明,红灯笼、中国结,把市场打扮得喜气洋洋,无论鲜果还是蔬菜,都插着价格标牌,什么菜、怎么卖根本不用张口问。

除了“高颜值”,“智慧”带来的便利感更令人流连。浮山所农贸市场引入了智慧化农贸市场管理系统,配置大数据屏、智能溯源电子秤、智能AI全景监控等智能设备,市民挑选商品过秤,电子秤屏幕报价,市民扫码支付,自动打印小票,追溯二维码查询商品具体信息,市场大屏幕滚动商户出售商品的检测值、合格率,让各项农产品的价格和货源透明清晰。

记者探访中还发现,虽然这里只是一处菜市场,却处处用心,承担了许多服务功能,比如,无障碍公厕、母婴室、公益理发摊位、AED(体外除颤仪)等,显然是考虑到了各种特殊需求。不仅如此,市场还为经营业户提供了吃饭、子女学习的场所。既有“颜值”又有“内涵”,还保留了“烟火气”,如今的浮山所农贸市场已经成为新贵都社区和周边群众的“邻里中心”,为市民提供了便利,也更加贴近生活。

在崂山区,“脱胎换骨”之后的欢乐大家庭农贸市场形成了“明厨亮灶”示范一条街,消费者可以“目击”加工过程,提高了外卖食品的透明度和安全度。改造过程中,市场引入了“智慧农贸工程”,实现了数据共享、商品溯源管理、非正常价格监控、索证索票、计量监管等功能。同时,新增了社区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健康、社区文化活动等功能,用周边居民的话说,“家里有啥需求,到这儿来准能满足。”

在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进程中,市北区抚顺路批发市场的改造备受关注。一是该市场至关重要,承担着青岛市区肉菜水果等供应重任,二是改造难度大,市场硬件设施陈旧,特别是生肉区和水产区,是“脏乱差”“腥臭湿”的重灾区。2021年,该市场投入1600万元,重点升级改造生肉区和水产区,总面积8200平方米。改造后,市场购物环境极大改善,客流量明显增加,生肉、水产品销售提高20%以上。

市南区生活家、西海岸汇泽永鲜、城阳区金泰华……一处处农贸市场蝶变新生,在改造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了“宜人之城”的幸福体现。

实施“三年行动”

年内建改市场10处以上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农贸市场处了解到,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计划从今年起,利用3年的时间,开展“农贸市场规范提升三年行动”,将具体通过开展农贸市场整治提升行动、开展农贸市场新建和升级改造工程、开展规范化农贸市场创建活动、制定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地方标准等“四项措施”,实现农贸市场“四化一高”建设目标,即推动市场规范化、智慧化、便民化、特色化发展,建设高品质农贸市场。

“三年行动”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首次提出要制定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地方标准。“主要是针对当下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标准不清晰、建设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等难点痛点,对市场场地建设、场内布局、设施设备、商品管理、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经营秩序等方面实行标准化管理,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提供明确的依据。”王晏林称,此次标准制定具有填补空白的非凡意义,青岛也将是继深圳后第二个制定农贸市场地方标准的城市。

作为“三年行动”的第一年,今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计划新建和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0处以上,同时在全省首创开展规范化农贸市场创建活动,计划创建规范化农贸市场40处以上。

今年一季度,市市场监管局在总结以往升级改造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对于新建和升级改造的市场,市区两级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安排补助资金,对验收合格的农贸市场给予每处不超过实际改造费用5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补助。在创建规范化农贸市场上,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青岛市2022年规范化农贸市场创建办法》,对群众关注的消费维权、疫情防控等方面作出了要求。

“在市办实事政策推动下,青岛的农贸市场将既有‘高颜值’,又有‘烟火气’。”郭大鹏表示,通过新建升级改造和规范化创建的“小资金”,让市民感受到市场服务优质化、交易透明化、消费人性化三个“大变化”。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