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3年,市北区上下求索、奋楫笃行,扎实开展“项目落地提质年”活动,全面发力扩大内需、招商引资、城市更新、服务升级、民生保障“五大战场”,抓实抓牢稳经济、促转型、优环境、惠民生、提效能各项工作。


市北区以重庆高架路通车为机遇,规划智慧汽车商贸等功能区,打造未来出行大道。万云军摄


台东步行街成为山东首条全国示范步行街。姜庆伟摄


青岛中央商务区荣获“2023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商务区”称号,楼宇经济成为区域发展“金名片”。   CBD管委会供图


浮山森林公园成为市民休闲观光打卡地。   崔冬妮摄


2023年,市北区老旧街区改造工程涉及楼栋1017座,惠及居民5.2万户。崔冬妮摄


大鲍岛文化街区成网红打卡地。崔冬妮摄

1月2日是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当天下午,市北区委三届六次全体会议在区机关大楼举行,市北区委书记高健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回望总结,聚力前行。

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72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增纳统企业219家,同比增长35.2%;大鲍岛文化街区获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独具啤酒元素的台东步行街成为山东首条“全国示范步行街”;盐滩剩余片894户居民房屋全部拆除,全区“城中村”历史性清零;棚改征收区域25个项目、9万平方米老旧房屋实现腾空净地……

从产业落位到城区蜕变,2023年,市北区上下求索、奋楫笃行,扎实开展“项目落地提质年”活动,全面发力扩大内需、招商引资、城市更新、服务升级、民生保障“五大战场”,抓实抓牢稳经济、促转型、优环境、惠民生、提效能各项工作。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增长、抓创新、促转型,以社会治理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保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市北篇章。”高健说。

回望2023

市北区奋楫笃行谋发展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驱动内核”。2023年,市北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2+6”特色产业体系,争创山东省“三区互融”典范区,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产业链创新链壮大。绘制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等8条重点产业链图谱,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新认定市级总部企业12家,新增税收亿元楼宇4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生物科技创新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区“国字号”孵化器增至5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连年保持在20%以上。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3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和兴化学、雅合科技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合作不断深化。举办第三届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设立全国首家RCEP成员国企业税收服务中心。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获评“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改革案例在全省推广。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增长19%,先发优势持续巩固。举办争创全省“三区互融”典范区推进大会,发布5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出台21条措施强港、精园、优城。

开放创新倒逼改革提速。2023年,市北区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新组建文旅集团、招商促进公司,成立城市综合运营商——青岛聚泰城市服务集团。巩固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和市北区“区局一体”改革成果,优化调整历史城区管委会、台东步行街管委会体制机制,实现功能区与街道、部门更好协同,激活区域发展活力。

“两带三区”发展格局日益成形

坐拥大港、向海而兴的市北区,“产城融合”是其不断探索的关键命题。为了写好深度融合文章,市北区高能级重塑发展空间,布局“两带三区”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重点板块的产业承载力,以点带面,激活全域。

胶州湾东岸滨海滨河产业带扮靓“新岸线”。滨海岸线上,邮轮港区中港湾环境整治完工,建成滨海步道、海湾广场、餐饮集市等项目,180余家企业落户;人工智能片区海湾集团、东软载波等研发类项目开工,欢乐滨海城滨海国际中心一期封顶,后海成为青岛“新封面”。滨河岸线上,李村河沿岸环境整治开工,郑州路两侧新舞阳路、周口路桥等项目开工,成才路建成,科技生态新城加快点亮水岸经济活力带。

山东路重庆南路商务商贸产业带驶向“新未来”。以南北交通大动脉——重庆高架路通车为机遇,市北区高标准开展沿线区域城市设计、产业策划和招商引资,规划智慧汽车商贸等功能区,打造未来出行大道。都市科技园、科技创新园等创新载体集聚,构建人流、物流、信息流大进大出的中部发展隆起带。

历史城区推高“新人气”。完成房屋保护修缮3.8万平方米,大鲍岛片区全面投入运营,累计招引特色商户90余家,单日最高客流突破30万人次。浮岛公园、聊城路停车场等项目竣工投用,老城配套短板进一步补齐。台东商圈集聚商户2500余家,全年客流量突破1亿人次、营业额100亿元以上,均创历史新高。

老四方工业区拓展“新空间”。完成捷能中泰北地块等262余亩土地出让,中车四方智汇港二期开工,百洋国际健康城市客厅基本完工,瑞昌路三角地打造山东海洋数字科技产业中心。片区在建项目达29个,规划面积297万平方米,低效用地正腾空间、强基础、引产业,蓄势打造产业高地。

中央商务区达到“新高度”。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摘得全省唯一“双国字号”桂冠,国际航运中心、广电产业园产业集聚度达85%以上,新经济创新大厦、卓越世纪中心等运营能力全国领先。物美青岛、青啤小镇等项目有序推进,国家、省、市级特色园区达到8家,获评“2023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商务区”。

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宜居宜业宜游,其背后指向是外修高颜值、内塑高品质。2023年,市北区攻坚项目230个,一批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取得新成效,城市功能品质提质跃升。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全力护航重大市政工程,服务重庆高架路当年开工、当年通车,保障辽阳路快速路地道段、海底第二隧道等工程顺利推进。8条道路开工建设,同德路、青啤路等道路贯通。新建停车场43处、增加泊位6300余个,开放共享停车场42处、开放泊位1万余个,城区行车更加通畅、停车更加方便。

品质形象加快提升。在老旧小区改造基础上,大力推动建管衔接,探索出四机宿舍精细化物业服务等新路径,“大物管”模式惠及居民2.7万户。举办“微更新”设计比赛,建成嵌入社区的“小而美”项目70个。完成重点片区整治254处、桥下空间整治12处,拆除各类违建43万平方米。公园城市加快建设,新建口袋公园、林荫廊道、立体绿化22处,整治山头公园11处,浮山森林公园、齐鲁康体公园等建成开放,成为广受市民欢迎的休闲好去处。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9宗土壤修复,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建成电动汽车充电桩7000个,充电服务示范居民小区建设全市领先。“双碳”战略深入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民生支出60.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6%。2023年,市北区“大手笔”精准夯实民生大计,全面落实民生承诺,40项区办实事掷地有声,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公共服务不断进步。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6所,增加学位5300余个。初中学校全部参与集团化办学,综合教学质量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完成区人民医院升级改造,妇幼保健中心完成主体施工,齐鲁医院(青岛)院区二期竣工启用。改造升级59处养老服务中心、站点,提升居家养老、助餐服务水平,基本建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创新举办创业主题活动,打造创业型特色街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帮扶再就业1.4万人,新创设公益性岗位2250个。实现重度困难残疾人托养服务全覆盖,为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体发放救助资金2亿元,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筹建政策性住房1351套,有力保障住有所居。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化文明创建,开展各类主题文明实践活动1.5万余场次。持续打好旅游品质提升攻坚战。完成区图书馆升级改造,滨海文化体育中心等加快建设。举办各类文体活动5000余场次。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