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市南区和市北区是多数市民眼中青岛繁华城市生活的代表,同时由于发展周期较长,两区内也集结了一批年代较为久远的老房子、旧厂区,由于年久失修如今已成了“危旧

危旧房改造,市南老房子,水清沟,青岛德国

    市南区和市北区是多数市民眼中青岛繁华都市生活的代表,不过由于城市发展历史悠久,两区内也集结了一批年代较为久远的老房子、旧厂区,由于年久失修如今已成了“危旧房”。近日,市南区公布了一批列入计划改造的危旧房,分别位于大学路、安徽路、平度路、中山路、费县路和磁山路。而此前市北区列入危旧房改造计划的中心医院、萍乡路52号、专汽地块、磁钢厂、电焊条厂、阀门厂等7个个集中片区安置房也开始启动。

    这批危旧房如今现状是怎样的?为此,新闻网记者整合市南、市北13处危旧房改造项目兵分两路进行走访,发现市南危旧房改造项目多数仍处于公示阶段,项目仍在使用;而市北危旧房改造项目基本已完成拆迁。 

大学路12号因失火而损毁严重 现只剩一户未搬走

危旧房改造,市南老房子,水清沟,青岛德国

大学路12号内部已严重损毁

    市南危旧房改造走访的第一站是大学路12号,大学路是一条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路两旁的梧桐树郁郁葱葱,被誉为青岛最有“文艺气息”的一条路,12号楼是一座2层的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中,倒也显得和谐美观。一楼有一家咖啡馆,但大门紧锁,门口的院子里摆放着七八套桌椅,落了一层灰尘,看起来像是好久都没使用了,除了桌椅外,院子里还堆放着一些生活垃圾,有些杂乱无章。

    记者注意到,紧挨着12号楼,还有两幢与其建筑风格完全一样的楼房,分别是8号和10号,为什么危旧楼改造计划只有12号,而不包含其他两幢呢?记者走到12号楼的2层,找到了答案,原来2楼楼顶很大一部分已经塌陷了,泥土砖块堆积在地上,完全看不出房间原来面貌,阳光透过残破的屋顶,照射到了地上的泥土。在塌陷的另外一侧,记者找到了住在这幢楼里的唯一一家住户,户主李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年初这幢楼起了一把火,大火把楼损伤得很严重,“春节前其他住户都陆续搬走了,现在这幢楼就只剩我们一家。”

    李先生告诉记者,他1956年就出生在这个房子里,从小也是在这里长大的,对这里的感情非常深,“想到要离开,还是很舍不得,不过考虑到接下来住房的条件会改善,心里还是有不少安慰。”

    对于大学路上这些老洋房的修缮,去年青岛市建委副主任王元斌做客青岛新闻网“民生在线”栏目时表示,会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整治,整治后既要保留原有的风味,又能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中山路165号老旧严重 坐地户几乎全部搬离

危旧房改造,市南老房子,水清沟,青岛德国

走在中山路165号建筑内部 像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

    中山路165号是记者本次走访看到的破坏情况最严重的一处,中山路是一条较为繁华的商业街,然而踏进165号就仿佛瞬间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是一个3层的筒子楼,由于年久失修,但凡能看到的地方,全是一片破败景象。所有的墙面几乎全部都有脱落的痕迹,铁栏杆也都已生锈,起不到防护的作用,甚至用手就能轻轻掰断。最近的几场雨加剧了楼内的脏乱,雨水混着墙上掉下的水泥渣,几乎让人寸步难行。

    每一层楼大约有9个住户,却只有一个公共卫生间,记者在3楼发现,这唯一的卫生间连个门都没有,里面的卫生状况更是让人不忍直视。记者注意到,楼内很多房间都是空着的,门窗残缺不全。

    57岁的齐女士从小就住在这里,她告诉记者,这幢楼至少有60年的历史了,随着居住条件越来越差,很多人都搬走了,“现在谁还受得了这个条件啊,别人都搬走了,我们家应该是唯一的一个坐地户了,其他的都是租住的,而且这些租住的人也变动很大,往往住几个月就受不了离开了。”听到要改造的消息,她异常高兴,“终于迎来改造的日子了,对我们来说简直是个解脱。”

   这里会拆除后重新建设还是会在原基础上修补呢?虽然具体解决方案还未公布,但市规划局副局长刘敏做客“民生在线”时曾表示,改造将有计划的对居民进行外迁疏解,严格保护历史建筑,将不适宜居住的建筑进行功能置换。

安徽路和平度路危房年久失修 楼道内脏乱不堪

危旧房改造,市南老房子,水清沟,青岛德国

安徽路28号过道内堆着废弃家具

    安徽路28号—30号也是列入2014年危旧房改造的楼房之一,它们是安徽路上一排沿街的3层住宅楼,虽然从外表看起来,这些住宅楼并不是特别残破,但由于年代久远,内部设施却老旧得很严重。

    走进30号楼的楼道,记者发现墙皮有不同程度的脱落现象,楼梯是老式的木质结构,踩在上面能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楼道的窗户处被一堆废弃的家具挡住,楼内昏暗而没有生机。在2楼,记者看到仅有1米余宽的走廊两侧,紧密排列着七八个住户,显得十分拥挤。住在走廊最里面的曲先生告诉记者,28号和30号两幢楼大约住了40多户人家,每家的面积都在20多平方左右,曲先生一家三口就挤在这个27平米的小房子里。曲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家的构造,记者看到,他将房间隔成里外两间,外面一间集厨房、餐厅、洗澡间等于一身,里面那间主要用来会客。为了节省空间,曲先将里间进行了改造,隔成上下两层,上层用来睡觉。“这房子是德国人当年建的,时间太久了,条件很差,现代哪还有人住这样的房子的?经过我改造后,还稍好一些,但依然觉得比较拥挤。”曲先生说。

    与30号楼连在一起的,是平度路2号—4号住宅楼,事实上它们是一幢楼,只不过位于路口的拐角两侧而已,因此平度路2——4号也在改造的范围之内。这里的情况与安徽路28——30号相比,可谓过之而无不及,楼梯上落满了灰尘,楼道里堆着各种废弃家具,墙面更是脏的看不出本来的颜色,由于室内面积狭小,不少居民甚至将炉灶摆放在过道上,而炉灶也脏乱不堪,若不是楼下还有居民在乘凉,根本看不出这幢楼还有人居住。    

    费县路危房基础设施落后 磁山路1号“罪状”多:上厕所要打伞

危旧房改造,市南老房子,水清沟,青岛德国

磁山路1号楼房破旧,厕所天花板摇摇欲坠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费县路,按照改造计划,这里的改造计划涉及到的楼房分别是35号、37号、7号甲、37号乙、43号、45号和47号,它们是费县路沿线一排连着的2层小洋楼,与记者走访的其他区域比起来,这里要漂亮干净许多。在这里住了足足60年的李爷爷告诉记者,这一带的楼房是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建造的,在战争时期,这里曾经住过不少日本的军官。记者发现,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墙面、地板、楼梯等并不老旧。

    李先生说,虽然楼房看起来还不错,但内部的设施已经跟不上时代了,“线路老化,没有供暖等问题也挺困扰的,希望借这次机会能改善一下我们的居住环境。”

    市南区危旧楼改造的最后一站,记者来到了磁山路1号,这是一幢呈“L”型的4层住宅楼。记者走访发现,这里的居住环境也不容乐观,楼道里灯光昏暗,每一层六七户居民只有两个公共厕所...见到记者前来采访,住在1单元2楼的蓝阿姨开始向记者厉数着幢楼的“罪状”:“我们没有供暖,没有天然气,一层楼上只有一个电表......”随后,蓝阿姨拉着记者去看他们的公共卫生间,只见从门到墙再到窗户,几乎没有一处是好的,由于长期不见阳光,加上不通风,厕所里阴暗又潮湿,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最可怕的是天花板也摇摇欲坠,好像随时能掉下来。“我们这一层还算好的,在3楼上厕所,如果遇到下雨天,还得打着伞!”蓝阿姨说。

    记者还注意到,由于没有厨房,很多人只能在走廊里做饭,使得本就不宽敞的走廊更显拥挤。这次市南区的危旧房改造将该住宅楼列入计划,蓝阿姨也非常兴奋:“政府这是做好事啊!赶紧给我们换个地方住吧,不求多大的面积,只要能有基本条件我们就满足了。”

    记者走访后发现,市南区危旧房改造目前仍处于公示阶段,居民何时搬离以及楼房的处理方式,还需等待相关部门的进一步公布。

    与市南仍伫立原地的危旧房相比,市北项目则多数已经接近拆迁完毕。此次记者走访的市北危旧房和老企业搬迁项目包括中心医院大水清沟改造二期,阀门厂,萍乡路52号,磁钢厂、焊条厂,专汽地块和秀兰禧悦都项目。据悉,危旧房改造于2013年开始启动,老企业搬迁工作从2008开始开展。

危旧房改造,市南老房子,水清沟,青岛德国
中心医院片区去年5月份已拆迁完毕

    中心医院片区是2013年市北区首个启动改造的片区,根据规划该片区将在5年内实现搬迁改造计划。片区分为两个地块,分别为开平路15—37号地块和开平路22号地块(原肿瘤医院地块),拆迁工作于去年5月份开始,该地块的性质也由原来的医疗用地改为商住用地。

    记者沿四流南路经过水清沟公园来到改造地块,开平路22号地块现已拆迁完毕,根据门口保安介绍,片区居民去年3月底签订补偿协议,5月份开始启动拆迁计划。对面居民楼即是改造项目的另一地块,目前该地块并未拆迁,但居民已经搬走人去楼空,拆迁时间待定,距离启动改造计划已经接近一年半时间,距离改造完成期限也只剩下不到三年半,但此地块仍未破土动工。

    站在拆迁改造地块上可以看到不远处新建的医疗集团,目前医院已开门接诊,此医疗集团是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由原肿瘤医院、中心医院、青岛大学第二附院、青岛市职业病防治医院合并而来。

大水清沟改造“命运多舛” 一期已经封顶下半年入住

危旧房改造,市南老房子,水清沟,青岛德国
大水清沟改造B区二期改造项目

    记者接下来来到同样属于水清沟片区改造的大水清沟改造项目,记者沿南丰路,首先经过的是规划三期A区,目前该区域并未拆迁,一片生活气息,马路两边都是修鞋的,卖水果,卖菜的商贩。来到规划二期B区所在地时,你可能很难将这三种情形放在一起,一边是正在施工建设的楼房,一边是荒草丛生已经拆迁了7年的破落平房的残骸,还有一边是居民生活区,这三种情况共同构成了现在的B区。

   大水清沟改造项目更为的“命运多舛”。据张大爷介绍,拆迁从2007年开始的,现在看到的在建的、空置的空地都是2007年拆的,他女儿的房子位于二期拆迁范围,07年被拆,现在房子还没盖起来,他们这7年来一直是租房住,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入住新房。“原来住在这边的好多老人已经‘熬不住’走了,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等到住新房,”张大爷开玩笑的说道。目前拆迁的一期已经封顶,由于绿化问题未能入住,预计下半年入住。

阀门厂旧址变废品收购站 曾有职工一家3口人挤住16㎡宿舍

危旧房改造,市南老房子,水清沟,青岛德国
上图为阀门厂拆迁旧址已为废品收购站 下图为原阀门厂职工居住社区

    老四方区十大危旧房改造项目之一的阀门厂位于老四方大沙路,该厂曾2次易主,旧厂区拆迁完成,院内已经外租老厂区门口已经挂出废品收购站的牌子,走进院内到处是都是收购回来的金属废品。围绕在老厂区周边的破旧平房和充满年代感的2层小楼,是阀门厂的职工宿舍,而与这些破旧房子形成对比的是旁边新建小区海情御园,不远处是保利百合花园。

    据原阀门厂职工家属孙阿姨说:“在这些旧房子里总共住了40几户,都是原阀门厂的老职工,一家人挤在10几,20几㎡的房子里,我和我对象还有女儿一家3口就挤在16㎡的房子里,现在最愁得是女儿长大了,都不好意思带男朋友来家里,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厕所还是公用的旱厕,一到夏天味顶死个人,厨房也是多家公用,而且一到夏天,只要下雨,房子就成了“水汪”,屋里都进水,真想早点搬出去啊。”

萍乡路52号四周新建小区扎推环绕 现变为福特车厂仓库

 

危旧房改造,市南老房子,水清沟,青岛德国
萍乡路52号现为福特汽车厂仓库

    记者在一路的打听下来到萍乡路52号,门口的墙上都是涂鸦,门上写着禁止进入院内,记者试着进入院内,走进后发现拆迁后的墙角已经长满了半人高的草,但大部分空地已经停满了车辆。众车辆中有一个简易的保安亭,在询问安保人员后得知现地块已租给福特车厂作为仓库,记者询问福特的工作人员和查阅资料后未发现此地块的具体建设规划。

  从地块向四周望去,万科金色成品,金裕花园,中庭山景等新建小区将其围绕中间,周边交通发达,此地块位于萍乡路与南昌路的交汇处,不远处即是青岛的交通“大动脉”重庆南路。

磁钢厂、焊条厂成新旧分界线 左手新建小区右手老企业厂房

危旧房改造,市南老房子,水清沟,青岛德国
磁钢厂、焊条厂旧址左边为新建小区,右边为青岛锅炉厂

    磁钢厂和电焊条厂位于湖清路上,进入厂区的路较窄,但地块距离老四方的主干道金华路的四流南路较近。此地块没有任何的明显标志,周边居民大多为非原著居民,并不清楚此地块的位置,从一位上年纪的老人口中得出磁钢厂和焊条厂拆迁若干年了,并指向了一块白色铁皮围起的地块,说是当年的磁钢厂和焊条厂所在位置。该地块已成为新旧的分界线,左边为保利百合花园,盈秀花园,紫荆苑等老四方新建知名小区,右边为一些老企业,青岛锅炉压力容器厂就在右边与其隔路相望。

    此地区聚集了大量的老企业,该地块拆迁完毕,根据规划后期将配建保障性住房,由于此地块地势较高而且用白色铁皮围栏,记者只能站在墙外大体观看墙内场景,墙内荒草丛生,地块还有被挖过的痕迹。 

专汽地块去年拆迁完毕 秀兰禧悦都破土动工

危旧房改造,市南老房子,水清沟,青岛德国
上图为专汽地块,下图为正在施工的秀兰禧悦都项目

    专汽地块位于瑞昌路,属于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域,据周边居民介绍该地块去年拆迁。现已用白色铁皮围栏将其围起,记者推开围栏虚掩的门后,看到里面长满了草,空地中间还有一间临时性的铁皮小屋,房子外挂着环卫工人的衣服还有一把破旧的扫帚。

    不远处瑞安路的原制钉厂、老自行车厂的厂址也是老四方老企业搬迁改造的项目,早已被秀兰集团拍得地块,原厂址拆迁完毕,并用围栏围起,走进后,数辆工程车正在作业,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按照规划方案投资22.1亿,将老厂区打造成一个近30万平米集商业、住宅、办公楼的大型新兴社区,成为城市新的天际线,建成后将成为老四方继新都心后又一大型居住板块,周边在建的项目还有国隆幸福城中海临安府

    【记者手记

    记者一路走来,发现市北区危旧房改造多是经拆除后重新建设,目前这批危旧房已全部拆除,部分已经在建设当中。而市南老楼房由于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建筑保护,不少会在原基础上进行修旧如旧式的改造。

    面对即将要离开的老房子,老住户虽然恋恋不舍,但能改善居住条件的新房也给了他们莫大的心理安慰。同时,对于这些即将焕然一新的危旧房现址来说,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合理规划,未来换装后必将成为青岛楼市上炙手可热的“新贵”。(实习记者 王玟琳 刘晓东 于灏源)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